《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什么意思|赏析|翻译
贞观二年,太宗谓右仆射封德彝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比来命卿举贤,未尝有所推荐。天下事重,卿宜分朕忧劳,卿既不言,朕将安寄?”对曰:“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太宗曰:“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岂得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德彝惭赧而退。(《择官》)
【鉴赏】“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是唐太宗选拔人才的宗旨。类似的表达有“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崇儒学》)、“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择官》)等。太宗对右仆射封德彝讲了这一要点,让封德彝举荐贤才。封德彝以当今无“奇才异能”为由,没有推荐。唐太宗说,用人如同用器,各取所长。又举了周代的例子,说明哪个朝代没有贤才,只怕遗漏而不了解罢了。封德彝听了以后,惭愧地退出了。唐太宗相信,人才就在今世,随时留心,从新人、敌人那里,可以得到许多文武奇才。天下要长治久安,“惟在得人”。
“得人”就要有人才选拔的标准。唐太宗的标准有三个不问。一是不问士族与庶族,只要有才能都委以重任,意在打破魏晋门阀制度的界限。门阀制度胚胎于东汉,形成于魏晋,极盛于南北朝。当时家世声名是衡量身份的标准,只有祖辈做过大官,名望很高,且代代相传相继做大官的人,方能列入士族。魏文帝曹丕实行的“九品中正制”,选用官吏专看家世出身,成为世袭官僚。门阀士族又能通过相互通婚,构成一个世家大族的阶层,堵塞了庶族从政的道路,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状况。唐去魏晋南北朝不远,门阀制度还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它的影响。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山东的崔、卢、李、郑四个大姓虽已衰落,但依然骄傲自大,以聘礼多寡来决定是否与其他家族通婚。唐太宗选拔人才坚持士庶并举的方针,既有士族中的长孙无忌、崔礼源、杜如晦、高士廉、王珪、韦挺、李玄道等人,又有庶族中的房玄龄、侯君集、张亮、马周、魏徵等人。崔敦礼“世为山东著姓”,从中书舍人擢升为兵部侍郎,一直到兵部尚书。他的特长是“深悉蕃情”,这对急需抚平四夷的唐太宗来说,故“凡所奏请,事多允会”(《旧唐书·崔敦礼传》)。
二是不问官僚世家还是民间布衣,一视同仁。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马周。马周出身寒微,好学不倦,精通儒家经典。到长安做了中郎将常何的门客,常何在玄武门之变时立下了大功。唐太宗在贞观五年(631年)下令,文武百官都要上书陈时政得失,一介武夫的常何写不出奏章,便叫马周代拟。奏章共20条,条条与唐太宗的想法不谋而合。唐太宗很是诧异,召常何一问,方知是马周所写。当天就下令把马周召来,马周还没有到,“凡四度遣使催促”(《任贤》)。很快就被授予监察御史之职,后升为中书侍郎、中书令,此外他还兼任了皇太子李治的老师。来自民间的马周,既无裙带关系又无资荫可藉恩赐,但他深谙民瘼,所主张又切近社会的实际情况。欧阳修说,马周与唐太宗的君臣际遇,实在是太奇异了。马周“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非王佐才,畴以及兹”(《新唐书·马周传》赞语)。留意从布衣中“得人”,还体现在贞观年间五次下达求贤诏书,见于今人搜集的《唐太宗集》。“详求布政之方,莫若荐贤之典”(《荐举贤能诏》)、“务得奇伟,称朕意焉”(《求访贤良限来年二月集泰山诏》)。招致贤才是天下致治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比金银财宝更为珍贵,这是唐太宗的真实想法:“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一贤之重。”(《帝范·求贤》)其实,标准一和标准二都表明了唐太宗一个相同的用人观,即不问出身,唯才是举。
三是不问心腹故旧与昔日仇人,任用以是否有公心与才能为准绳。监察御史陈师合上了《拔士论》,说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一人兼任数职。话说得比较含蓄,而矛头是针对“房杜”的。当时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由两人裁定。唐太宗对戴冑说:“朕以至公治天下,今任玄龄、如晦,非为勋旧,以其有才行也。”(《杜谗邪》)信用心腹之人,对政治家来说是不足为奇的;但提拔昔日敌人阵营中的才能之士,非得有宽容之心不可。唐太宗在后一方面做得很是完美。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魏徵,这在《任贤》的鉴赏中已有论述。贞观六年,唐太宗对臣下说:“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新唐书·魏徵传》)即位之初,使用故旧中有才能之人,但不授其中庸才以官职。有人建议对他们授以武职,保卫宫廷。唐太宗没有接受,“惟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公平》)。这也是贞观君臣们的共识。魏徵在贞观十四年(640年)上疏时说:“若举得其人,何嫌于故旧;若举非其任,何贵于疏远。”(《君臣鉴戒》)三个不问,让唐太宗网罗了一大批谋臣猛将,形成唐初将相辈出、一代英杰云集的景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