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词》古汉语基础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兼有两个词的词义和语法作用的虚词叫兼词。如“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 “诸”就是兼有“之”“乎”两个词的词义和语法作用的虚词。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它扔到渤海边上”。之:它。于:到。可见兼词不是一种独立的词类,需要拆开来理解。

兼词又分合音兼词和非合音兼词两种。

一、合音兼词

1、诸=“之+于”或“之+乎”

(1)在陈述句中“诸”字是“之”和“于”连续急读时拼成的读音。如: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即“投之于渤海之尾”。之:它(指土石);于:到。

独此取诸土之所有。《竹溪记》 “取诸土”即“取之于土”。之,它(指竹);于:从。

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送东阳马生序》 “假诸人”即“假之于人”。之:它(指书籍);于:从。

献诸抚军。《促织》 即“献之于抚军”。之:它(指蟋蟀);于:给。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齐桓晋文之事》即“加之于彼”。之:它(指恩惠);于:给。

(2)在疑问句的末尾时 “诸”字则是代词“之”和疑问语气词“乎”连续急读时拼成的的合音词。如: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有诸,即“有之乎”(有这事吗)。之:这事;乎:吗。

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 有诸,即“有之乎”(有这事吗)。之:这事;乎:吗。

2、耳=“而+已”

在古代把“而”和“已”两个字连在一起快读急读,就会拼成“耳”字(古音近似于ní),意思是“罢了”。如:

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耳=而+已

3、盍=“何+不”。如:

盍各言尔志?《论语》 为什么不说说你们的志愿?

4、盖(hé)通“盍”=“何+不”。如:

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为什么不回过头来从根本上做起呢!

5、叵=“不+可”。如:

居心叵测 (成语) 居心不可测度。

(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类似的合音词,如“甭”,就是“不”和“用”拼读起来的。)

二、非合音兼词

1、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焉=于之。于,在;之,他们(之中)。

  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焉=于是。于,从;是,这儿。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焉=于是。于,对;是,此事。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焉=于之。于,在;之,他们(之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焉=于之。于,在;之,那里。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焉=于之。于,向;之,他。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焉=于之。于,到;之,他们(之中)

  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 焉=于之。于,在;之,那里。

  复到舅家,问焉。《伤仲永》 焉=于之。于,向;之,他。

  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焉=于之。于,在;之,那儿。

  然力足以至焉。《游褒禅山记》 焉=于之。于,到;之,那儿。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焉=于是。于,对;是,此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 焉=于之。于,在;之,那里。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石钟山记》 焉=于之。于,在;之,那里。

  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促织》 焉=于之。于,在;之,那里。

  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柳毅传》 焉=于之。于,在;之,那里。

“焉”作为非合音兼词,是介词“于”加代词“之”或“是”的结合体。根据不同的句意,“于”可译为“在”、“到”、“从”、“向”、“对”、“比”等;“之”可译为“他(们)”、“那”、“那里”等;“是”可译为“这”、“这里”等。

“焉”作为兼词,经常充当补语。由于它兼有语气词的作用,常放在句末,翻译时,一般要把它的译文挪到动词的前面来。如“罪莫大焉”,应译为“罪过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