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风烟①俱净②,天山共色③,从④流飘荡⑤,任意⑥东西⑦。自富阳⑧至桐庐⑨,一百许⑩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1)。水皆缥碧(12),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13)甚(14)箭,猛浪若奔(15)。
夹岸高山,皆生寒(16)树,负(17)势竞上,互相轩邈(18),争高直(19)指(20),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21)作(22)响;好(23)鸟相鸣(24),嘤嘤(25)成韵(26)。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2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8)。横柯(29)上蔽,在昼犹(30)昏;疏条(31)交映,有时(32)见日。
[注 释]
①风烟:风尘和烟雾。②净:形容词用如动词,散净。③共色:同色。④从:顺着、沿着。⑤飘荡:漂流。⑥任意:随便,随意。⑦东西:名词用如动词,往东往西。⑧富阳:今浙江富阳县。⑨桐庐:今浙江桐庐县。⑩许:表约数,大约。(11)独绝:绝无仅有。(12)缥(piǎo)碧:青白色。(13)湍(tuān):急流的水。(14)甚:与下文的“若”为互文,都是“好像”的意思。(15)奔:动词用如名词,指奔马。(16)寒:使人产生寒意的。(17)负:仗恃。(18)轩邈(miǎo):形容词用如动词,往高处远处生长。轩,高。邈,远。(19)直:笔直。(20)指:指向。(21)泠泠(líng):形容水声清越。(22)作:发。(23)好:美丽的。(24)相鸣:相向和鸣。(25)嘤嘤:悦耳动听的鸟鸣声。(26)韵:和谐的声音。(27)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两句是互文。千转、百叫,都是形容鸣声不绝的。转,通“啭”。(28)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是互为补充的互文,要合起来理解。即“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望峰窥谷,息心忘反”。鸢飞戾天,语出《诗经·大雅·旱麓》,意是鸢鸟飞至高空。这里比喻一心一意想谋求高位。鸢,猛禽,戾,至。经纶,筹画,操持。世务,时务,政务。反,同“返”。(29)横柯:横斜的树枝。(30)犹:仍,还。(31)条:枝条。(32)有时:偶尔。
[译 文]
风尘烟雾全都散尽,天空与山峰呈现出同样的颜色。让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任凭它往东往西。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来里,沿途都是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江水全都青里透白,清澈得即使水深千丈也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和(江底的)细石,直望下去,清清楚楚,毫无遮碍。急速的江流宛如飞箭射出,汹涌的浪涛恰似骏马奔驰。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望而生寒的树木。群峰凭借地势争着向上,彼此(比着)往高处往远处伸展;(它们)竞相拔高,直指云天,形成无数险峰。泉水冲激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声响;美丽的小鸟互相和鸣,嘤嘤的鸣声和谐动听。蝉儿叫个不停,山猿啼个不止。无论是那些争名夺利像鸢那样极力想飞到天外的还是沉溺于操持俗务的人,看到这些秀丽的山峰和山谷,就会平息那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思,乐而忘返。横斜的树杈在江上遮天蔽日,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那样阴暗;(只有)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处),(才)偶尔能见到点阳光。
[鉴 赏]
这封信实际上是一篇清新淡雅的山水小品。信中主要是向友人介绍从富春到桐庐所见到的富春江上“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抒发自己热爱故乡山水和企望归隐的情怀。文章先以“奇”“异”二字概括出这一地域山水的特色,作为全文描写的中心。接下去具体写“异水”:先以“缥碧”形容水色;次以“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写江水之清澈;然后用比喻摹写急流之声威和气势。继“异水”之后写“奇山”:先写寒树,以显山之青翠幽静;次以拟人手法,勾勒山峰各种形态,赋予群山以生命和情志;继则拟声,模拟蝉、猿之鸣叫;然后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侧写山景之迷人魅力,最后以对偶句描写树木之疏密交映。经过作者形象生动的描述,这“天下独绝”的山光水色便如同画境出现在读者眼前。不仅如此,随着我们对文中景物的欣赏,还会体味到作者寄寓于景物描写中的情感。“从流飘荡,任意西东”,既写出了泛舟之乐趣,又表达了对闲适自在的生活的向往。“风烟俱净”、“水皆缥碧”,既是对实景的描绘,又反映出作者对浊世的厌恶和对真纯环境的追求。至于写“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之“息心”“忘反”,其实是借以抒发自己因仕途失意而产生的抑郁及希望归隐的心情。
文中虽大量的使用了对偶句,但富于变化:或上下句相对,或隔句相对,或四字一句,或六字一句,或在对偶句之间插入类似散行的奇字句(如“鸢飞戾天者”),既避免了句式的单调和板滞,又能使文章句丽辞畅,开阖自如,错落有致,摇曳多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