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秀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向秀

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

——《晋书·向秀传》

简介

向秀(约227~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向秀喜谈老庄之学,曾注《庄子》,“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注未成便过世,郭象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33篇。另著《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

人物小记

向秀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对食物特别珍惜,从小养成了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他入朝为官后,有了丰厚的俸禄,完全可以过上流社会的生活,但他却把钱财广济穷人,自己仍然保持着穷家子弟的简朴作风。

晋武帝泰始五年(公元269年),向秀家乡一冬无雪,春旱无雨,田地里的麦苗长得稀稀落落,老百姓欲哭无泪,忧心忡忡。向秀得知家乡的灾情后,多方筹款购买粮米运回家乡,还带领家里人每天在京城的各个饭店收集遗弃的馍饼和米饭,回到家选择还能食用的切成馍片、拍成饭饼,晒干后妥善地储存起来。这些干粮混在一起,装入麻袋。向秀给它们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金银饼”。日积月累,装满了金银饼的麻袋垛满了向秀所住的屋子。

当年秋天,向秀的家乡闹起了蝗灾,庄稼颗粒无收。临近年关,十家有九家揭不开锅,很多人饿得奄奄一息。向秀得知这个消息后,就雇佣了十几辆牛车把储存的“金银饼”全部运回了家乡。在这生死关头,村里人吃上了“金银饼”,男女老少都赞颂向秀是他们的大救星。

主要思想

向秀思想的基本面貌是“好老庄之学”。他的主要观点表现于《庄子注》中。史书中记载说,向秀在《庄子注》中阐发的思想观点,后来由他的同时代人郭象“述而广之”,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向秀著《庄子注》和郭象著《庄子注》两个版本,两个版本的思想观点大体一致,因而,要研究向秀的思想,现在所见的郭象著的《庄子注》应该是重要的依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