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正』者,不偏斜。古代词语『正月』即『基准月』、『一月』。『七正』即日月五星,们都是标准时间指示者,是天然的标准报时器。
正心修身是儒家的重要课题。《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属于『修心』的范畴。物、致知是『内圣』的第一阶,即『明本性』;诚意正心是『内圣』的第二阶,即『坚心』;修身是『内圣』的第三阶,即『行圣道』。其中格物、致知是内圣的基础阶段,『破心中贼』的阶段;修身是『内圣』的发挥阶段,也就是将『破心中贼』的成果发于外在行动的阶段。诚意、正心则是连接『基础阶段』与『发挥阶段』的重要保障。
57
【解读】
对于一个普通人,且不论治国、平天下,然而修身、齐家却是实实在在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是一个人内在德智修养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心不正则行为必然褊狭。心正,然文质彬彬、身心完美,才能自觉律己。
保持心正必须坚持学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学习乃是固本强基之举,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鉴别力,提高免疫力。通过学习、感悟,可以体认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智慧;通过学习、研究,可以获得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知识。感悟研究万事万物,可以明辨事物,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提升智慧,然后效法万事万物的自然存在而使心意真诚,心意真诚则思想端正,德智修养也就日渐形成、发展和完善了。
【原文】
欲修其身者,先正①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②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③在格物④。
——出自《礼记·大学》
【注释】
①正:端正。
②诚:使之诚,使动用法。
③致知:获得知识。
④格物:研究事物的原理。
【译文】
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58
【解读】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联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①;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出自《礼记·大学》
【注释】
①身修:修养品性。
【译文】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59
【解读】
这是孔子关于君臣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的至理名言。我国古语里有“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等说法,都是说只要上面做得正、行得正,以身作则,下面政治风气、社会风气就自然良好。东汉光武帝时,阴皇后“在位恭俭,少嗜玩”,影响到下一朝,她的儿媳马皇后也常在宫中穿粗布袍服,不加花边,不讲排场。她们认为,作为一国之后,就应“以身率下”。结果东汉初年整个宫廷生活简朴,没有出现腐败奢侈现象。唐太宗在位时,也有“若安百姓,必须先正其身”的思想,所以上下一心,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景象。
【原文】
其身正①,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
【注释】
①正:端正。
【译文】
领导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下属也会跟着行动起来;如果领导自身不端正,下属是不会服从的。
60
【解读】
孔子在这里谈论的是为学所该有的精神与态度。“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虽看似安于贫穷的行为,但其原因并非安贫,而是乐道。而其所乐的是何道呢?这所乐之道有二:一是因为其志在学习及其所带来的乐趣,所以无暇顾及追求物质上的安饱,亦即《论语·学而》篇首章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意;二是因为不取不合义的利,故乐自义来。除此之外,“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亦还有一层较为消极的意义即是:注重追求物质上的安饱,便容易因陷于物欲而失其应有的向学之志。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①,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出自《论语·学而》
【注释】
①安:舒适。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