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内圣修养方法——慎独》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内圣修养方法——慎独

【点睛之笔】

“慎独”,是指人们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凭借高度的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的事。

【经典解读】

在古代,“慎独”是非常流行的内圣修养方法。《礼记·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内圣的道德原则是时时刻刻都不能离开的,要每时每刻检点自己的行为,警惕自己是否存在什么不妥的言行而毫无察觉,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而自己却不知道。因此,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处而无人监督的时侯,也会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坚持慎独,重要的是要在“隐”和“圣”上下工夫,即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都要保持一个样,不允许萌发出任何邪恶的念头,只有这样才能防微杜渐,使自己的道德品质变得越来越高尚。慎独修养的方法,实质上就是提倡高度的自觉性。

清代的曾国藩继承了儒家“慎独”的修身传统,养成了勤勉、谦谨的性格。曾国藩对自己要求极严,从他不乏自谦之词的反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待自己的苛刻。他一生始终不渝遵照“慎独”这一信条,最终达到了胜不骄、败不馁、居安思危、处变不惊的境界。曾国藩强调要善“耐”,他与洪秀全的对抗初期是屡战屡败,并遭到世人的痛骂,对此,他“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正是有了这样一种百折不挠、强毅奋发的品格,曾国藩才最终取得了胜利。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