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道德经》国学经典解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老子与《道德经》

一、老子概说

在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中,老子是古往今来是受争议最多的人物。对于老子的争议,集中在老子其人以及其著作《道德经》上。最早记录老子的古籍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是一篇关于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重要传记,太史公将老子、庄子、申子和韩非子合为一传,代表了汉人对道家与法术家关系的重要看法。《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对老子的描述的原文如下: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上述《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老子的记载出现后,对于老子的争论便也随之而来。下面,我们将对老子争论的分歧做简要介绍。

1.老子的身世

至于老子是谁,在司马迁的记叙中有些含糊其辞。由此也给后人带来了颇多疑问。其中,他在《史记》中列举出三个人:一是姓李氏,名耳,字聃,是孔子曾问过礼的周守藏史,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一个是老莱子,也是楚人,与孔子同时代;一是战国时代的周太史儋。

现在大多数论者认为李耳为老子,即老聃。原因主要在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周太史儋”和“老莱子”都用了“或曰”,以示记叙的不确定性,而明言为李耳的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与世传的《道德经》相符。所以尽管司马迁的表述有所疑惑,但是思想倾向还是认为老聃即是老子。此外,关于孔老关系的记载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在《史记》中曾经记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的问题,即“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却并没有指明老子即是老聃。不过根据高亨先生的考证,《礼记·曾子问》记载有老聃之言四事,其二事云:“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桓,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枢就道右,止哭以听变’。”而《庄子》、《天运》、《田子方》篇皆记载孔子见老聃的故事。由此可见,老子并非是老莱子或者周太史儋,而是老聃。

既已知老子为老聃,便也可知老子为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其地在今河南鹿邑县东,毗邻安徽亳县。苦县原属于陈国,公元前479年,陈国为楚国所灭,后来便属于楚国,所以司马迁才认为老子是楚国人。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据《庄子·天道》所记载,“周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此时,老子开始了“隐君子”的生涯。

至于老子的生卒年已经不可确考,但是既然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礼”的问题,便可推测老子必然年长于孔子,盖孔子青年时,老子已经是中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老子的生年据此可以推测指导。现在学术界一般都接受这样的推测,老子年长于孔子20岁,其生年为公元前571年。

2.老子的著述

上文中已经知道老子在朝廷做官,但是实际上,他不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官职,而是借着做官的隐于市朝,修身养性,据说他最后西出函谷关,为关令尹喜所求,“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著成《道》和《德》81章。其中论道说德,建立了道家学派的基本理论。这本著作被后人奉为道家的经典,也称之为《道经》和《德经》,合称为《道德经》。因他被尊称为老子,所以这本著作也被叫做《老子》。至于这本著作的产生年代,出现了一定的争论,我们在下一个小节中,再详细讨论,兹不赘述。

3.老子的事迹

老子曾任“周守藏室之史”,主要掌管图书文献档案,“守藏史”又称“征藏史”、“柱下史”,属于周王朝的史官。古代官师合一,世传其学,由此便可知他的学问在当时的显赫地位。老子在任职周室守藏史期间,曾经会晤了前来问礼的孔子。老子和孔子这两位文化巨人的会晤是历史上儒道两家的第一次对话,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在上文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可以看到孔子问礼的记载。对于这个不容怀疑的历史事实,也出现了一定的争议,主要表现在问礼的时间、地点和内容上。此处不作具体讨论。

4.老子的人格追求

至于老子的人格追求,老子在《道德经》十二章中说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其中阐释的是社会生活对人的妨害,显然是把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对立起来,人对五色、五音、五味以及驰骋田猎等的排斥,是以保持人的本性为前提的。在这一点上,老子并没有看到社会对人本性的适应性,而视社会生活必然伤害人的本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子说的很极端,在十九章中曾说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就要求人们超越社会,不仅要与外部的客观世界相隔绝,而且要与人的才智和仁义道德相隔绝,这里的隔绝不会有害于人,而且是有利于人,从而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利益。

以上论述的是老子的人格追求,也就是他所认为的理想的世界,而在现实生活中,其最佳的人格追求是上一章中讲到的“无为”。这里的“无为”指的是“自愚且愚民、无功且无名”,其中人格的保全是以避祸全身为准则的。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中说到:“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百姓无知无欲”。所以老子认为治民者让百姓无知无欲而有健康的体魄,这是典型的愚民政策。不仅如此,他还在《道德经》六十五章中说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从这一章中能看到老子主张百姓应该无智,而且统治者也应该无智,这样子才能达到和平与安定。

二、《道德经》

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有记载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由此可知《道德经》共五千字,其中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道德经》可谓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一一介绍。

1.《道德经》的成书

关于《道德经》的成书,一直有所争议,主要有四个观点。第一种是以高亨、吕振羽为代表,他们认为老子约略与孔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而且认为《道德经》是老聃所著。第二种观点认为老子与孔子同时,但是主张将老子与其书分开,他们认为《道德经》成书于战国中期,是老聃遗说的发挥,以唐兰、郭沫若为代表。第三种观点是以梁启超、罗根泽、冯友兰为代表,他们认为老子是战国人,而《道德经》也成书于战国时期。第四种观点认为《道德经》成书于秦汉之间,持这种观点的是顾颉刚和刘节。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道德经》的成书时代不晚于战国,而且是老聃所著。

2.《道德经》的版本

目前,《道德经》的流行本是魏晋时期王弼的注本。王弼注本属文人系统,多为学术界崇信,翻刻版本很多,现已非原貌。唐初傅奕,据北齐时项羽妾墓出土的“项羽妾本”,和几种流传版本参合校订,成《道德经古本篇》,人称“傅奕本”,学界誉称善本。唐朝道士司马承祯,奉唐玄宗御旨,以篆、隶、楷三体写《三体道德经》,曾被视为祖文定本。1927年,王重民著《老子考》,其中收录了敦煌写本、道观碑本和历代木刻和排印本。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帛书《道德经》甲、乙本。甲本的字体介于篆、隶之间。乙本采用隶书抄写。1993年10月,湖北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楚墓出土了竹简《道德经》的残本,共约一万三千字,包含15篇文献古籍的内容。这些都是阅读《道德经》的重要参考书目。

3.《道德经》的风格

在《道德经》中,老子表达思想是很实在的,在现在生活中,人们把他的思想用在了各个方面。但是在《道德经》这本经典书籍中的表达却是言约义丰。他采用了格言般的语言形式,或朦胧,或玄妙。如《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着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从以上两个章节中不难看出老子善用比喻和铺陈,比喻求简,铺陈避烦,不作夸饰。

4.《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道德经》中的内容早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文献中,就多被征引或加阐释。其中《道经》主要阐述的思想为“道”及其规律。当然,老子的道,不是人类社会所依循的人道,而是宇宙万物运行的天道。换言之,即自然规律。《德经》主要阐述的是人类社会运行及处理的法则与规律,包括政治理想与处世原则两方面。

在《道德经》中,老子思想大致可分为两部分:首先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其最重要的内容一是围绕“道”进行的论述所构成的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二是在论述其思想时贯穿始终的素朴的辩证法思想。其次,老子提出了他明确的社会主张,对政治理想及处世原则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论述,从而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其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政治哲学,老子从道论和自然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无为、无欲、无名”的政治原则;而是养身理论,老子强调“虚心、寡欲”以保持生命的长久;三是精神境界,主要指的是人心中对世界的态度及由此达到的心理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讲述的大多是道者的状态。

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哲学方面,实现了“中国哲学的突破”。“哲学”这个名词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这门专业学科也是从西方传授过来的。而老子的思想与所谓的西方哲学内容有着共同之处,故道家的思想担任起了中国哲学这个重要的角色。道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在其创始人老子那里就已经确立了。老子可谓是中国哲学的开创者,他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万物起源和存在的根本问题;第一个将“道”提升为真正的哲学范畴,且认为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运动的总规律。这些理论被道家各派所继承并被其他学派所引进,成为哲学史上最核心的部分,也成为中国哲学的缩影。故老子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