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
俭,本义为生活上自我约束、不放纵,又引申为节省、节约。勤俭节用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许多先贤都先后从不同角度提出过这个主张。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虽学派林立,百家争鸣,但勤俭节用思想则是各学派共有的伦理主张。儒家奠基人孔子提出的『温、良、恭、俭、让』五大德目中,俭是重要的一目。道家始祖老子也曾指出为人处世须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也把『俭』作为必不可少的一『宝』。墨子则把俭约和淫奢提升到关乎国家存亡的高度上去认识。他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在各派思想家的宣传教育和倡导下,崇尚俭约、反对奢靡成了华夏民族流传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并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得到丰富,对中华民族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
81
【解读】
《训俭示康》是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篇家训,训诫他要崇尚节俭。文中表明自己不与世人同流,独以俭素为美。文中列举了参政鲁公和张文节虽为官却能坚守节俭的例子,文章最后说明节俭是所有美德的共有特性,而奢侈则是恶行的源泉。在《训俭示康》中,司马光无论是谈别人的经验还是教训,都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非常感人。司马光生活的时代正是宋朝稳定的时代,士大夫皆以奢靡为荣,奢侈几乎成为士大夫的一种风尚,对此司马光深不以为然,司马光认为,俭素不单是一种美德,而且关乎个人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司马光提倡节俭是有深意的,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情况下,读此文,我们应当得到更多启示。
【原文】
俭①,德之共也;侈②,恶③之大也。
——出自司马光《训俭示康》
【注释】
①俭:勤俭、节俭。
②侈:奢侈。
③恶:恶行。
【译文】
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恶行中的大恶。
82
【解读】
对我们多数人来说,司马光这个名字是和砸缸联系在一起的。此外我们所知道的就是他那部巨著《资治通鉴》。其实真正让司马光在历史上赢得巨大声望的还是他一生的磊落和廉洁。
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生活十分朴素。他家一贯粗茶淡饭,绝不奢华。即使招待上等官员,也只是用当地的山果、土产的蔬菜,而且也只限于三五道菜。父亲的俭朴影响了司马光的一生。
司马光为官50多年,历仕宋四朝,还做过宰相,只在洛阳有田三顷。司马光的老伴儿张氏伴随他46年,妻子死后,家里没钱办丧事,儿子司马康和亲戚主张借些钱,把丧事办得排场一点,司马光不同意,并且教训儿子处世立身应以节俭为可贵,不能动不动就借贷,最后,他还是把自己这块地典当出去,才草草办了丧事。他的品德,就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很佩服,愿意与他为邻。
【原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译文】
由俭朴节约的生活转变成奢华富裕的生活比较容易,而由过惯了奢华富裕的生活变成俭朴节约的日子会比较难。
83
【解读】
古人把节俭与人的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认为俭约节欲有助于正心养性。过分地追求物质消费和感官享受就会导致失去理智,迷失志向,人格毁损。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是说,修养心性的最好方法是清心寡欲,其中寡欲就意味着节俭杜奢。他表面没有讲修养与俭约的关系,实际讲的就是节俭有助于良好品德的培养。诸葛亮进一步提出“俭以养德”的思想。“俭”本来就是一种美德,其中的“德”则是指高尚的人格,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精神境界。“俭以养德”更深层的含义就是,通过理智来淡化人的物质欲望,节制人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使这种追求合于道德,合于情理,合于礼义。
【原文】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注释】
①行:品行。
②淡泊:恬淡寡欲。
【译文】
君子的品行,是依靠内心的平静来修养身心,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高尚的品德,只有恬淡寡欲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身心宁静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
84
【解读】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警世名言。
纵观古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不因节俭而昌盛,因奢侈而衰亡。昔日秦穆公,秉承“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思想,勤俭治国,很好地解决了“古者明王圣帝,得国失国当何以也?”的问题,得天下的大愿得成。历史上闻名的“文景之治”,若没有汉文帝崇尚节俭、力戒奢侈,恐怕不能实现。商纣王,虽曾攻克东夷、开疆扩土到我国东南一带,但酒池肉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臣民怨声载道,商汤江山由此断送。而唐玄宗后期沉溺酒色,迷恋玩乐,荒淫无度,招致“安史之乱”,盛世唐朝一去不复返。俭、奢二字,招致的一个国家的命运迥然不同,引人唏嘘、发人深思。
【原文】
历览前贤①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出自李商隐《咏史》
【注释】
①前贤:历史上的贤人。
【译文】
看遍了历史上无数的有识之士、国家、家庭,他们的成功都是因为勤奋、节俭,而当他们奢侈腐败的时候,就是他们破败没落的时候。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