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农民起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起义的直接原因,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他一生中所行害民之事,多集中在初即位的七年(604至610)间,如完成了各项浩大工程,西征吐谷浑,北巡榆林,南游江都,使赋役繁巨,人民走投无路。公元611年春,又准备侵略高丽,在东莱造战船,征集军资,山东地区(太行山以东,今山东和河南、河北的一部分)成了人力物力供应基地。七月,山东、河南大水灾,漂没三十余郡。于是,大规模农民起义首先在山东地区爆发。十月,邹平(今属山东)人王薄举事,号称知世郎,以长白山(邹平南)为根据地,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人民不要从征高丽,要参加义军,很多人逃避征役投奔这支队伍。同月,窦建德、刘霸道、张金称、高士达等聚众起义,响应王薄。613年,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隋,有数名高官和四十余名贵族官僚子弟参加,造成统治集团大分裂,为农民起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后,起义从山东地区遍及全国各地。先后出现一百二十六支起义军,小者数千人,大者拥众十余万。到616年,各地义军逐渐汇合成几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其中洞南的瓦岗军和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的义军,成为摧毁隋王朝的起义中心。瓦岗军万余人,由翟让领导。616年冬,隋朝上柱国李宽之子李密,投到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对瓦岗军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说服了附近各小股义军拥戴翟让为首领,又出谋献策屡打胜仗,在荥阳大海寺击毙隋朝河南道讨捕大使张须陀,消灭了河南的隋军主力。617年春,夺取兴洛仓,振济饥民,部队扩充到数十万人,共推李密为魏国公,翟让任上柱国,置百官,建立魏政权。随后遣将攻占了河南诸郡县,形成包围东都洛阳的大好形势,又发讨隋檄文,宣布炀帝十大罪状,动摇了隋朝的统治。窦建德初起时二百人,后来收拢被隋军战败的张金称、高士达的余部,众至十余万。617年秋,在河间设伏兵,击败隋炀帝派去镇压瓦岗军的薛世雄部大军,消灭了河北隋军主力,占领了河北大部郡县,解除瓦岗军的北顾之忧。翌年,窦建德改称号长乐王为夏王,所建政权曰夏。杜伏威原属王薄领导的长白山义军之一部,613年在隋军围剿长白山义军时,杜伏威率所部突破隋军阻截,到达淮南,汇合了苗海潮、赵破阵两支农民武装,势力渐盛。617年初,大破隋炀帝派来镇压的陈稜所率精兵,消灭了隋朝在江淮的主力军,乘胜进占历阳(今安徽和县),杜伏威称总管,辅公祏为长史,立国号吴,江淮间义军皆归附,尽有江东、淮南之地。在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617年隋王朝处于崩溃之中,一些官僚地主趁机起兵,建立起地主武装约六十支,企图窃取农民起义的果实。次年三月,隋炀帝被宇文化及勒死于江都,五月李渊称帝。此后,开始了割据势力夺取天下的统一战争,全国各地义军都先后失败。这是因为,起义农民不能抵制地主阶级野心家篡夺起义军的领导权,也不能防止本阶级领袖人物的蜕化变质。如贵族出身的李密,当上瓦岗军首领以后,重用屠杀过农民军的秦琼、程咬金等一批隋朝降官降将,培植个人势力,并于617年末杀害瓦岗军的创始人翟让及其亲密的将领,把瓦岗军变成他个人争夺封建统治权的工具,618年秋被王世充击败,投降唐朝,不久叛唐,兵败被杀。隋炀帝死后,窦建德、杜伏威反隋意志消灭,都向王世充扶植的傀儡皇帝隋皇泰帝(隋炀帝孙,年号皇泰)奉表称臣。621年,窦建德在虎牢关(今河南汜水)为唐军所败,被俘而死。杜伏威619年降唐,623年死于长安。这三支在反隋战争中节节胜利的起义大军,却被自己的首领搞垮了。隋末农民大起义,不仅推翻了隋朝的黑暗统治,而且镇压一批士族地主,门阀豪强势力益衰。由于一批官僚士族被镇压,农民夺回部分土地,或者摆脱原来地主的束缚,去开垦新的田地,有的奴婢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农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唐初统治者,从起义中看到人民的巨大力量,实行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人民受较轻的剥削,带来了唐朝的繁荣与昌盛。关于这次农民大起义的记载,《旧唐书》中有李密、窦建德、杜伏威传,今人的专著有漆侠的《隋末农民起义》(华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郑英德的论文《李密——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历史教学》1980年第十二期),一反李密是阴谋家、叛卖革命的传统评价。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