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基本理论·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历史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精神世界出发,把美归结为意识、理念,它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属于唯心主义;一种是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认为美仅仅在于对象的自然的物质形式,它带有明显的机械的直观性质。自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创造了美”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问题之后,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才真正开始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美是对人而言的。在人类出现之前,因为没有观照对象的主体存在,所以从事物皆以对立方面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的对象化关系意义上说,则无所谓美丑。即使人类社会初期,因为人还没有彻底与动物相分离,这时凭借自然条件而存在的自然美的底蕴,也不是以美的对象物存在的。只有当人摆脱了动物的形态,体现出人的本质之后,才产生了“对外界的喜悦,对装饰和游戏的爱好”。才在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中创造了美。因此探讨美的本质,不能不了解美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从这里入手才能把握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实质。
美与人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要由人而论及美。就物种关系来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这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的活动出于本能;而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他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化作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通过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生产产品,同时也创造了自身。马克思曾用生动的事例阐明人与动物的这个根本区别,他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就是说,人的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并且知道怎样使自己的意志去服从自己的目的。他在改变客观世界的自然形态之前,就已经在大脑中构成一种蓝图, “人给自己构成世界的客观图画,他的活动改变外部现实。”以便使自然成为“为我存在”的东西。同时为了达到目的,人必须逐渐认识客观对象,掌握规律,克服障碍,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便按自己的需要去生产,去创造,也就是马克思说的,人懂得“按照任何物种尺度来进行生产”,人可以“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这说明,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这正是人类所独有的本质力量。
人一方面是“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时他又是一个“总体”的自为的存在。现实中,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都要受社会关系的制约,他的生活表现都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在私有制社会里,阶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即使是男女之间的婚姻爱情关系,也带有明显的社会性。这种关系在封建社会里,显然要受制于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规范,因此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父母之命、节妇烈女等观念,就严重地扼制着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社会把人,特别是女人变成各式各样的奴隶。所以在考察人的本质时,就不能单单从人类的存在角度去认识,而必须把人作为社会的人去考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就是说,在人类本性基础上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构成了人的社会本质的特点。
由于人有这样的特点,所以他在自然本质上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在社会本质上也不可能是抽象的、超社会的人。当然就人类的特性,也就是作为自然的人来说,资本家、工人“两者都是人”,都有人的共性,但作这样的抽象,对认识社会中的人,特别是私有制度之下的人,毫无实际意义;有意义的是资本家和工人本身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对人的本质的研究而探讨社会发展的规律。正如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说的那样: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关系去谈人、人性、人的本质,不能离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对社会关系的改造去谋求人的问题的解决。”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原则。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对象化”这个概念时,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的。他指的是,主体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对自然加工改造,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之上,使客体成为人的创造物和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这一过程,从人的角度说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从自然的角度说,是“自然界的人化”。但人的实践对象并不只局限于自然,人的实践包括着无限广阔的内涵。生产劳动 社会斗争、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甚至包括人的意识活动,都是人的社会实践的方式。因此马克思关于“对象化”的理论是存在于一切社会实践、社会形态之中的,具有着普遍性的意义。作为与人的直接相关的一种特殊实践现象的美,是人的实践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不论哪种形态的美,都脱离不了这个基本的规律。
马克思从理论和实践两种途径去说明人在自然中实现“对象化”的问题。从理论上说,自然物、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不论作为科学的对象,还是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从实践方面说,自然物又是人的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材料。所以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的体现,就是人在自然界中按科学规律和美的规律对自然的占有和改造,使自然成为人的对象性的现实,也就是说“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因为“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因此,我们可以说,自然美的本质在于“人化的自然”,这是自然的美的底蕴与人自身实践的密切统一,统一即达到了自然的人化,成为人的“非有机身体”。
从社会生产的观点来看美,可以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蒸汽机,打破了古老的、分散的自在状态,一潭死水沸腾起来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文明进步的社会形态的出现和成熟。第三次浪潮的冲击力,推动人类跨入了电子时代,人类将获得更大程度的解放,将进入新的自由王国。新的社会形态,新的对象性的存在,都可以视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 “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所以,存在于人与社会关系之间的社会美,实质上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艺术是以形象观照的审美方式对现实与主体的双重肯定,创造艺术的是审美创作主体,他的创造以现实为材料,审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决定艺术美的性质。这其中审美主体的本质力量的独特本质,在更大意义上决定着艺术美。因为人通过思维和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在艺术中的这种肯定,不但集中和概括了社会美与自然美的精华,而且更熔铸了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本质力量,代表了人的本质特征,使他创造出比社会、自然更美的审美对象。这是因为艺术有它掌握世界的专有方式,它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的手段,更集中、更理想地概括了现实的美,因此更带有普遍意义,也更具有持久性。也正是这个缘故,艺术中的形象虽然来源于现实中的形象,但它比现实中的任何形象都更有审美价值,并更能发挥它巨大的感染作用。许多人都说过,“最美的是艺术”。艺术美在更充分意义上表明,它的本质也同样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王向峰)
△在美的本质问题的研究中,中国美学家朱光潜提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说,从而在美学理论体系上,独树一帜,自成一派。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观点,虽说是朱光潜在五十年代提出来的,但在理论表述及内涵界定上,却因历史条件的差别而有所不同。
早在三十年代,朱光潜在其所著《文艺心理学》、 《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中,在有关美的本质问题上曾经指出,美不完全在物,也不完全在人心, “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按朱光潜的观点,美不在物,但又离不开物,因为物能够在人的直觉中造成物的形象。这个物的形象便成了美感经验的基础。但仅有物的形象还不够,还要有心灵于物的形象之中充填情趣。这就是说,一个具体的物的形象恰好表现一种情趣,而这一特定的情趣又恰好以一定的物的形象表现出来,就成了美。 “美就是情趣意象化或意象情趣化时心中所觉到的‘恰好’的快感”,以上所讲的“情趣意象化”或“意象情趣化”,本质上都是“直觉”,都是“艺术”。显而易见,朱光潜的上述观点,明显地受到了克罗齐等人的非理性哲学的影响。
建国后的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检讨了美学研究中的唯心主义的影响,提出了“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观点。从而对过去提出的“美在心物关系”的命题作了重要的修正。他指出,美感的对象即美,不是“物”本身,而是“物的形象”。后者是“物”在人的既定的主观条件(如意识形态、情趣等)的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它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物,而是夹杂着人的主观成分的物,所以“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他强调, “物的形象”是第二性的由物派生出来的东西,属于意识形态。根据上述认识,朱光潜给美下了定义: “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朱光潜的“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说,是建立在下述两个前提之上的:第一,艺术是意识形态;第二,艺术是生产劳动。而在朱光潜看来, “美感活动阶段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阶段,”所以美和艺术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近年来,朱光潜根据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资本论》、 《自然辩证法》等的系统研究,明确地表示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作理论指导,以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来看待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朱光潜认为,自然界对于实践主体的人来说,是人的“无机的肉体”。构成人的活动的基本内容的是一种双重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人的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是人的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前者改变了自然界的原有的面貌,后者则丰富和发展了人类自身。人的活动最终趋向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心与物的统一。因为在朱光潜看来,人的实践活动的实质,是主体与客体结合的过程,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积极的肯定,是人的自觉特性的充分发挥,这样就为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心与物的统一,开辟了可能性。在劳动实践中,由于人对自然界的积极的、能动的、自觉的改造,创造出了包括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在内的对象世界。这个对象世界中,既反映了自然,又再现了人类自身,而且还体现着主体,体现着主体的精神。这个对象世界就是美的对象世界,也就是人类把“各种对象本身的固有的客观规律”运用到对象身上,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美的对象世界。
同那些把人的实践仅仅归结为物质生产实践的观点所不同的是,朱光潜强调人的实践,它包括两个方面:物质生产实践与精神生产实践。他明确指出: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这一观点,是同朱光潜在六十年代提出的观点一致的。他在《生产劳动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一文中说:“劳动创造正是一种艺术创造。无论是劳动创造,还是艺术创造,基本原则都只有一个:‘自然的人化’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朱光潜认为,所以对人的实践作上述理解,是因为这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中应有之义。马克思讲“人是用全面的方式,因而是作为整体的人,来掌握他的全面本质”的,即是说,人以自己的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全部本质力量和功能,来占领或掌管该对象,占领或掌管人类的现实界,这就是“人类的现实生活的活动”。朱光潜指出,这种“人类的现实生活的活动”,就必然要包括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其中包括艺术和审美活动。接着,朱光潜引用了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说过的一段话:“正如只有音乐才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就不是它的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的表现。”朱光潜认为这两句极简单的话解决了美和美感以及美的主观性或客观性的问题。上句说音乐美感须以客观存在的音乐为先决条件,下句说音乐美也要靠有“懂音乐的耳朵”这个主观条件,因此,美是不能脱离美感、脱离主观条件而存在的。自然界的美、艺术中的美都是如此。从中,也可以看到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一致性。
总之,照朱光潜的观点,人类的实践活动,无论是物质生产活动,还是精神生产活动,其实质上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只看到劳动实践的作用,只把人的实践活动归结为物质生产活动,这就势必忽视主观的作用,忽视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性,结论仍然不是辩证的,因此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观点的基本精神的。朱光潜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结合对人的物质的精神的活动的实质和特性的考察,努力论证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科学性,这一点无疑是深化了中国当代美学的讨论。
(洪凤桐 编述)
(严昭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