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感伤主义
亦称“主情主义”。十八世纪后期欧洲出现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最初发端于英国文学界,在擅长书信体小说创作的理查逊的作中品,就显露出感伤主义的特征。该思潮的正式得名,也是因英国作家斯特恩发表了长篇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的旅行》之故。后在法国、德国、俄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相继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
大多从属于中、小资产阶级的感伤主义作家面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开始后,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的现实,深感疑虑和不满。他们既否定贵族阶级的冷酷统治及僵化的理性主义,同时也对资产阶级带给社会的贫富悬殊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畸形化提出了质疑。由于他们把人的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对立起来,认为前者损害了后者的纯朴、天真,加之又看不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前途,所以产生了强烈的感伤情绪。他们崇尚、夸大感情的作用,推崇人的自然关系的真诚合理,轻视纯理性主义、古典主义,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美学观念。在创作实践上,他们强调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或者刻意描述下层人物的辛酸遭遇和悲苦情绪,寄以人道主义的同情;或者从个人主义出发表达主体内心的愁怅,缅怀逝去的往昔,寄情于生存、死亡、孤寂,情调悲观低沉。
该思潮的兴起,一定程度地丰富了文艺的题材和表现方法。他们把艺术视角进一步移向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冲突,多用第一人称的日记、自白、游记、书简、回忆录等形式来直接抒写,促进了心理小说的发展。鉴于它明显地把个人主义和较强的主观情思、幻想等因素带入文艺,对其后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具有土壤的意义,故又被称为“前浪漫主义”。包括法国的卢梭、德国的歌德、席勒的早期作品以及俄国的卡拉姆津、茹科夫斯基等的创作,都体现出感伤主义的美学特征。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