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列宁写的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战略和策略的经典著作。写于1920年4-5月,同年6月出版。德、法、英译本相继在同年7月出版。现编入《列宁全集》第31卷。手稿上原有一个副标题:《马克思主义战略和策略通俗讲话之尝试》,列宁在世时,该书各种版本都没有使用这一副标题。

共产国际建立初期,在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危险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队伍里逐渐形成了一股“左”倾思潮。其共同特点是:反对议会斗争,拒绝参加反动工会,反对任何妥协,反对组织纪律,甚至主张否定领袖、否定党。至1920年初,这股思潮在德国、英国、荷兰、奥地利、美国等国日益泛滥。它系统地宣传“左派”主张,公然指责共产国际是“机会主义的”。列宁认为,这种思潮虽然是一种刚产生的年轻思潮,但任其发展,就会使党脱离群众而陷于孤立,使革命运动遭受损害。为此,他撰写了本书,总结了俄国三次革命和苏维埃国家成立初期的经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战略策略原则,论述了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的关系,剖析了“左”倾思潮的表现及其危害,告诫各国年轻的共产党人只有克服小资产阶级的种种片面性和好走极端等毛病,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去领导本国革命争取胜利。

列宁针对“左”倾错误观点,阐明了十月革命的基本特点及其国际意义,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必须遵守的一条根本原则。列宁指出,借口特殊性否定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是修正主义;而不从实际出发,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是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具体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是各国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列宁从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践经验出发,批判了“左派”无政府主义倾向,论证了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党的纪律,并得到整个工人阶级全体群众的拥护,是战胜资产阶级,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条件之一。共产党只有善于揭露和分析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及时加以改正,才是不可战胜的。特别是批判了“左派”把领袖和群众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的辩证关系,作了经典性的论述。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马克思主义领袖的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保证。

列宁批判了“左”倾思潮在策略问题上的错误,指出,制定策略决不能只根据革命情绪,根据一个集团或政党的愿望和决心,而必须对各阶级的力量及其相互关系作出严格的客观估计。列宁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运用战略策略的基本原则。指出,革命政党必须把革命的原则性和高度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必须学会利用敌人之间的一切矛盾、裂痕,利用一切机会来同各种可能的同盟者达成妥协,以得到大量的同盟者;善于区分什么是革命所容许的妥协,什么是叛卖和变节的妥协;应当充分掌握和利用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一切形式,把合法斗争与不合法斗争结合起来,以教育群众、争取群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应当善于把整个工人阶级和大多数劳动群众争取到自己这方面来,共产党员应当到一切有群众的地方去工作,应当参加反动工会和资产阶级议会。列宁指出:小资产阶级革命性在任何重大问题上都离开无产阶级进行坚韧的阶级斗争的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无条件的集中制和严格的纪律,才能抵制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的恶劣影响;无产阶级专政是对旧社会势力和传统进行的顽强的斗争。书中指出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经验的国际意义,同时强调各国革命政党应当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运用这些基本原则,使它们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这部著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战略和策略的典范。它以新的理论和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武装了各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