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何彧 【本书体例】

吾乡龚海峰先生,官平凉时,其哲嗣四人,皆随侍署斋读书。一日,偶以音觞召客,斋中四人者,皆跃跃作看戏之想。先生饬之曰:“试问读书好乎?看戏好乎?可各以意对。”其少子文季观察瑞谷遽答曰:“看戏好。”先生艴然斥之退。长子端伯郡丞式谷,对曰:“自然是读书好。”先生笑曰:“此老生常谈也,谁不会说?”次子益仲孝廉受谷对曰:“书也须读,戏也须看。”先生曰:“此调停两可之说,恰似汝之为人。”三子小峰邑侯对曰:“读书即是看戏,看戏即是读书。”先生掀髯大笑曰:“得之矣!”闻其时甘肃有谭半仙者,颇能知未来事,先生延致署中数月,临行手画四扇:一作老梅数枝,略缀疏蕊,以赠端伯;一作古柏一树,旁无他物,以赠益仲;一作牡丹数本,以赠小峰;一作芦苇丛丛,以赠文季。且语先生曰:“将来四公子所成就,大略视此矣。”由今观之,则与所答看戏之言,亦隐隐相应也。

(选自《浪迹丛谈》)

我家乡的龚海峰先生在平凉做官时,他的四个儿子都跟随他在官衙读书。一天,偶然邀请客人来看戏喝酒,官衙中的四个儿子都按捺不住想要看戏了。先生命令他们说:“请问读书好呢?看戏好呢?各自回答自己的想法”。小儿子文季(字瑞谷,后官观察)急忙回答说:“看戏好。”先生生气地斥责他退下。长子端伯(字式谷,后做郡丞)说:“自然是读书好。”先生笑道:“这是老生常谈,谁不会说?”后来做了孝廉的二儿子益仲(字受谷)回答:“书也须读,戏也须看”。先生说“这是调和两可的说法,恰似你的为人。”后来做了县令的三儿子小峰回答:“读书就是看戏,看戏就是读书。”先生掀起胡子大笑说:“说到点子上了!”听说当时甘肃有一个叫谭半仙的人,颇能知将来的事。先生请他到官衙数月,离开时手画四扇:一把扇上画的是老梅数枝,稍加点缀了几朵稀疏的花,赠给端伯;一把上画的是一棵古柏,旁边没有其他东西,赠给益仲;一把上画的是几株牡丹,赠给小峰,一把上画的是一丛丛芦苇,赠给了文季。并对先生说:“将来四位公子干成的事业,大略可以从画中看出。”从现在看他们,则同所回答看戏的话,也隐隐相对应了。

每个人的言语,同其性格、志趣、才智等是存在着紧密联系的。

兴盛于四、五十年代的西方心理语言学研究成果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既是后天学习和培养得来的,也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个人运用语言,要受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制约,人们在每一次运用语言的过程中,都不是简单地模仿已有的语言信息,而是一次“再创造”的过程,其中存在着各人不同的编码和解码的心理活动规律。具体到龚氏四兄弟讲,由于他们天生的禀性不同,后天的追求不一,以及年龄大小、协调同成人关系的经验不一样等,所以在对待看戏、娱乐和读书的问题上,是各有其侧重的。四儿子年龄小,当然娱乐在意识中所占的比重大;老大受其父教育多年,自然知道成年人心里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至于后边老二、老三的回答,就有些用心猜想,迎合当时其父想要听到的最佳回答之嫌疑,而并非真心之流露了。

中国民间故事中有大量一人设问,几人回答对一事物或问题看法的结构模式,一般先回答的总是不对,最后一个回答的总是最好。其实,在选择回答问题的次序上,也显示出了一个人的聪明、狡猾程度。没有城府、控制不住自己的,总是抢先回答,却常常不对问者的口味。懂得以逸待劳,以他人的失败铸成自己成功的人,总是选择在最后出场。推而广之,在历史事变中,也可以找到许多最后出场的聪明人,譬如刘邦,审时度势,后来居上,抢了项羽的灭秦之功等等。细品《看戏》一文,为父称赞老三回答得合适,恐怕不仅是欣赏其语言之妙,亦有暗喜其出击时机把握得准确的意思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