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审美分类创造·花鸟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文艺审美分类创造·花鸟画

是我国传统的画科之一。它以描绘自然界的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作为画的主体,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花鸟画,如同山水画一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花鸟画的审美特征是伴随着它本身的发展历史而产生的。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里记载:东晋、南唐时期画在绢帛上的花鸟画已逐步形成独立画科,但其作品未能流传下来。到了唐代,已渐成熟,曾出现了以工笔勾填、画风艳丽的边鸾,和以墨代色、墨分五彩的殷仲容两种风格。当时边鸾画的花鸟已有“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的美誉。

到了五代、两宋时期,花鸟画已发展到极高的水平,出现了许多著名画家,并形成了新的审美标准。其中以西蜀的黄筌和南唐的徐熙最为有名并形成两大派别:即熙, 一宗黄筌, 所谓的 “黄家富贵, 徐家野逸” 之说, 正是概括了两家在风格上所追求的不同的美学特征。 黄筌作画用笔细巧传神, 赋色艳丽, 故有“黄家富贵” 之称。由于他有极高的写生能力, 所以也称之为“写生”派; 徐熙作画则不取色彩晕淡杂法,而是以落墨为格,杂彩副之, 谓之“迹与色不相隐映” , 称为之 “落墨派” 。

宋代的花鸟画基本上是在黄筌、 徐熙两派的基础上, 发展了工整细润的画院风格。 与此同时出现的陈常的“飞白法” 画法, 开创了后来写意花鸟画的先河。

到了元代, 花鸟画也如同山水画一样,画法日趋简率,画风趋于潇洒简逸, 同时水墨写意画风为之大开。 这一新的风格则是以高度的提炼取舍乃至夸张的手法, 而又不失物象的特征, 形成“于象外求之”的审美特征。 画面给人以“变形”的感觉。 这种强调“神韵”和“超然象外”的主张, 丰富了传统花鸟画艺术的审美效果。

明清的花鸟画, 由于受文人画的影响, 其共同点是追求超然出尘, 个性鲜明, 很有气势。 特别是清代的“扬州八家”, 他们承前启后进行革新, 把、 书、 画完美结合, 形成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 使花鸟画充满诗意, 为花鸟画开辟了新的视野, 使中国的花鸟画具有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