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光烈《登华山记(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乔光烈:登华山记(节选)

乔光烈

岳有五,而太华之神秀,冠于嵩衡岱宗。《山海经》谓其削成四方,高五千仞。峻极天表,险绝人境,称名山之宗。岳东西南凡三峰。其南峰为莲花,视两峰愈甚。然自下望之,三峰隐合,常如一峰。隆隆正起,若古章甫冠状。必登其岭,则分明对出。类菡萏葩敷瓣坼,故谓之岳莲矣。……

由第一关至坪,多幽壑曲涧,而张超之谷、车箱之潭、种药之坪、壶公之台,在山麓者,皆左右绕焉。逾坪而上,为十八盘。以山最陡崱,必旋盘十有八折,乃得升。故以名之盘。既尽为青柯坪,地坦以舒,草木鲜茂。中列祠宇。有馆曰青柯。计距玉泉,已二十里矣。登岳者至此,甫及其半,必坐息少休,然自第一关来,虽崎嵚塞侧,尚可僦土人之健且习于险者,以篮舆舁至坪所。过此则千尺幢。一峰直上,中陷如霤,步不得施。《水经注》谓之天井者也。非易装短衣,仰挽铁絙,趾蹋绝壁,如猿猱攀援,度终不可能上。以故,游者惮其艰,至青柯坪,往往辄止。余既度,仰见天光,如从井中出,为之汗涊力疲。勉而前,历百尺峡。东北行二里,过二仙桥,见铁杙横贯壁中。上架木板,为飞梁,下瞰无底。度者面崖攀锁,屏息瞑视,践板以过。板不盈尺,蹑之振振然,益危惴。念昔时凿悬度,施穷人力,疑鬼神所为。自桥益进,为老君犁沟,为阎王碥、苍龙岭。岭两山中断,溪深不测。有石若桥者,南北相属,通往来径。凡长二丈许,形椭以削,类天台石梁,望者心悸。然必度此,乃得至岳上。

余既登太顶,谒显灵宫,观玉女井、仰天池,即《图经》所为太乙池者,水才一泓,冬夏不盈耗。顾瞻仙掌,指拇朗列,如抵如擎。俯视瀑布,从百尺峡下垂,玉虹沉沉,倒银汉而挂天绅矣。远望河渭,细仅萦线。其南连山奔峭,如海涛起没无际,莫知纪极。……

比甚暮,仍还止院中,剪灯取酒,兴益清旷,不复思睡,风泉竹树,吹万之声;烟晖日景,变眩之色;岭蹊曲径,窈窕之趣;洞姿百态,诡俶之观;蹬危梯,涩缒曳之险。凡升降上下之得于岳者,悉集乎前,若目犹载之,意犹领之也。遂濡墨缀笔,而记登岳。

华山为五岳之一,历来是文人墨客登临之地,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词散文。乔光烈这篇游记,是其中写得比较详尽生动的一篇。文章开头,先引典籍总写其山势的突兀高危,壁立如削。三峰重叠,“隆隆正起”似高冠,似莲花,比喻形象,描写生动。

文章第二段以下描写登山情景和所见景色,这是全文重点,作者依游览路线,一一将场景铺展开来。他由第一关出发,先到青柯坪。一路上尽是幽壑曲涧,左右绕旋,景色深幽,应接不暇,但都一笔带过,一是作者乘竹轿,不及细览,二是与“奇险”中心关涉不大。而张超、车箱、种药、壶公几处遗迹,仙踪可求,灵气流荡,也只是点到为止。经过十八盘的回复盘旋,及至顶上,便到了“地坦以舒,草木葱茏的青柯坪了。游人至此,得一憩息。行文到此,也略为舒缓。这一段描写,如快板急拍,一气灌注,用笔简而疾,峭而厉,具有攫取神志的力量。

稍停之后,随即又转入更为紧张的描写。过千尺,一峰直上,山路均开凿于悬崖峭壁之上,作者不得不换上短衣,下轿步行。拉着铁链,摸着石缝,似猿猴攀援上爬。感受真,体验深,其峰路之萦回与山势的峻危以及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刻画得绘形绘色。过百尺峡,历二仙桥,贴壁挽索,攀爬在悬崖绝壁的崎岖山径之中,践行于宽不盈尺的木板之上,下临万丈深谷,幽荡无底,其屏息静气,不敢下视,心惊肉跳,动魄伤魂之态与困危之状如在眼前。然而,一险未尽,二险又起,华山天险,险象环生,步步危艰。过志君犁沟、阎王碥、苍龙岭,经二丈长许圆而滑的石梁,横度深不可测之溪谷,提心吊胆,几番惶怵,几经艰难,战战兢兢,始得登临极顶,览得奇险风光,而后又游观显灵宫、玉女井、仰天池、仙掌崖等胜景。站在峰顶,鸟瞰四周,群山环拱,瀑布千尺,似玉虹悬空,银河倒泻;远眺黄渭二河,细如丝线;山峦起伏,似海涛无际。视野开阔,心胸开朗,不禁令人顿生身与物化,心与天游之感。寻窥朝元洞,点明峰顶仙灵秘迹,杳幽殊异之景不可胜数,都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其摹写之功,形象之真,几欲夺人魂魄。

华山之景幽深怪险,诡奇百出,登山也就成了险绝奇绝的活动。可是,山不险不奇,不奇则无趣。经过登山历险,才能得到最大的乐趣。所以作者下山后仍“兴益清旷,不复思睡”,登山时的见闻依然历历在目,从而濡墨缀笔,写就此篇文字。从美学意义上讲,险路对人既是一种威胁,也是一种诱惑。 自然界中的悬崖峭壁,瀑布飞堕,火山爆发,雷鸣电闪,狂风骤雨,惊涛骇浪,大漠荒原等现象,总是首先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但是,当人们处在安全地点观照这种威力强大的自然对象时,则会由惊恐进而认识到如此强大的自然景象,竟是自己欣赏的对象,从而产生一种自豪感,并由此把自己提到对象的高度,唤起驾驭它的崇高感和自信心。于是获得一种审美愉悦。本文作者正是紧紧围绕“奇险”感受,鲜明生动地传达了自己攀登华山所体验到的崇高的审美快感,既动人心魄,又给人以启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