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大智若愚》作品赏析|导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大智若愚

学会了作文章(文章不一定就是文艺),而后中了状元,而后无灾无病做到公卿,这恐怕是历来的文人的最如意的算盘。相传既久,心理就不易一时改变过来;于是在今天也许还有不少的人想用文章猎取利禄与声名。可是,这个心理必须改变,因为它正是把文艺置之死地的祸根。

要搞文艺就必先决定去牺牲。你要忘了个人的利益与幸福,你才能做一辈子文人,为文艺而生,为文艺而死。在物质享受上,稿费版税永远不能比囤积走的来头大;在精神上,思想永远是自取烦恼的东西。相安无事便是一夜无话,文艺也就无从产生。不甘相安无事,你便必苦心焦虑地思索,而后把那最好的、最有价值的话说出来,而后你还要认真地去驳辩,勇敢地做真理的律师。这些,都给你带来痛苦,也许会要掉了脑袋。好话永远不甜蜜悦耳,而真理永远是用生命换得来的。

这样地说来,你假若想要以一半篇作品取个文艺者的头衔,从而展开一条小小的路径,去弄点钱花,娶个相当漂亮的太太,或且做一番与文艺无关的事业,则似乎大可不必,因为文艺最忌敷衍,最忌脚踩两只船;顶好卖什么吆喝什么,大不该只在“好玩”,或“方便”上耍些玄虚。

只要你一想到为文艺服役,你就须马上想到一切苦处,像要去做和尚那样斩尽尘根,硬是准备满身虱子连搔也不去搔一下!你要知道,凡是要救世的都须忘了自己,丧掉了自己的生命。

你要准备下那最高的思想与最深的感情,好长出文艺的花朵,切不可只在文字上用工夫,以文字为神符。文字不过是文艺的工具。一把好锯并不能使人变为好木匠。

即使那是真的,你也不要先去揣摩某人怎么仗着舅舅的力量而印出两本书,或某人怎么出巧计而做了编辑,从而千方百计地去仿效。文艺中无巧可取,你千万别自骗骗人!你知道,文艺者对别人是“大智”,对自己却是“大愚”!

(载1945年3月《抗战文艺》第十卷第一期)

【导读】

从事文艺的条件

《大智若愚》主要围绕作文而谈,指出文艺尤其是写文章没有捷径可走,无机可投,无巧可取。因为文艺对别人是“大智”,对自己却是“大愚”。

作者由相传已久的文人心理入手,指出如今有不少人想用文章猎取利禄与声名。围绕这个中心,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第一,搞文艺必先决定去牺牲;第二,搞文艺者要时刻准备最高的理想和最深的感情,而非在文字上用工夫;第三,从事文艺工作最忌讳敷衍,最忌讳脚踩两只船,不能指望通过作品取得文艺者的头衔后却去从事与文艺无关的事业;最后,作者提醒“文艺中无巧可取”,奉劝大家不要自欺欺人。好的文艺作品对读者而言是“大智慧”的载体和呈现,但对文艺者、作者而言却是“大愚”,必得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顶聪明的人因为自己的聪明,反而坐不住、静不下心来思考和写作。

对照现实,观照当下,文艺圈、文艺工作者中有没有这种现象、这种人呢?老舍当年的这篇时文,对如今意欲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仍不失为严肃的提醒和告诫。村上春树也有一篇《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的文章,可以和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对照阅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