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孟子》解读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孟子

王安石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赖有斯人慰寂寥。

你的魂魄早已逝去难以寻招,从死后留下的三万余言著述中仍可看出你的理想主义风范。

所有人都说我固执不通情理,可是有了你这位异代知音即使面对千万人的指责也不消沉。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十一月十二日出生。十七岁时,随父亲定居江宁,父母死后均葬于江宁。

皇祐二年(1050),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回故乡,路过杭州时写下了“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希望有一天能施展治国平天下的才能。至和元年(1054),王安石任群牧判官。群牧司是主管国家养马事务的机关,此时群牧司的长官是包拯,同事有司马光等。

治平四年(1067)正月,英宗去世,神宗即位,时年二十岁。神宗久闻王安石名声,立志变法,对王安石寄予很大的希望。王安石先任江宁知府,次年又以翰林学士奉召入朝。在离开江宁北上途经瓜洲时写下了“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即功成身退之意,也是他特别喜欢的“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之意。

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王安石先后推出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保马法、方田均税法、将兵法等,并改革学校科举。

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多字的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要求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作了数百字的《答司马谏议书》:“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王安石坚持更革“祖宗旧制”,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第一次罢相。

次年,王安石再次出任宰相。但是由于与宋神宗在如何变法的问题上产生分歧,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王安石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

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今江苏南京)。

元祐元年(1086),宋神宗死,宋哲宗即位,任命司马光为宰相,废除新法。王安石于是年四月初六日忧愤而逝,时年六十六岁。司马光以宰相名义发出命令:“王安石为人亦不甚坏,其过端在刚愎自用,死后朝廷应以优礼葬之。”

在王安石死后,新旧两党争斗一直持续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魂”、“魄”,是古人想象中能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招魂”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主要仪式是,由巫或亲属提着一个里面装着丢失魂魄者衣物的竹篮,在前面倒退着引路,边走边呼唤“某某回来”。《楚辞》里有:“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孟子时代,“朱杨、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周游齐、晋、薛、鲁、滕、梁诸国推销“仁者无敌”的理念,被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王安石也被时人称为“拗相公”。

孟子说过:“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大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表面上是喟叹世无孔子,实际上是隐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

孟子认为孔子是了不起的圣人:“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孟子还说过,“曾经沧海者难为水也”,如果你已经看过大海,再看一条条小河,那简直不算是水;如果你曾在圣人的门下游学,做过孔子的学生,再听别人讲话总会觉得逊色。

孟子对自己有着绝对的自信:“万物皆备于我矣。”“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也是继承孔子弟子颜渊的思想而来:“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王安石对自己也有着绝对的自信,曾手书“浓绿万枝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孟子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如果反省自己觉得理直,即使面对千万人,我照样向前走去。

孟子的著作,是王安石的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王安石认为自己真正理解了孟子的思想,决心继承孟子的事业,推行孟子的政治主张:“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当世人不识我,后世人当谢我。”

王安石在变法中,曾受到过种种攻击,他从不妥协退缩,对自己的事业始终坚信不疑,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王安石和孟子的理想抱负相同,遭遇相似,所以把一千多年前的孟子作为精神上的知己。

列宁称赞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不仅在政治上敢于改革,推行新法。而且在诗、文、词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主张“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有力推动了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

先秦诗歌多是见自然而起兴。孔子梦周公,孟子思孔子,可以见古人而起兴。东晋陶渊明认为,在当世虽然没有人了解他,可是并不孤独,因为古人中有他的知音。王安石思孟子,也是孟子的美好品德,使他起了兴思。

早在唐代,韩愈就开始推崇孟子:“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是以孟子传人自居。

欧阳修《赠王介甫》诗说:“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针对欧阳修称誉自己诗如李白、文比韩愈,王安石答诗说:“欲传道义心虽壮,学作文章力已穷。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期望能有“窥孟子”之成就。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王安石把《孟子》列入科举考试科目;到南宋时,朱熹又把《孟子》列入“四书”,取得高于“五经”的地位。

王安石的“王学”兴盛了六七十年,直到力主“王学”的秦桧病死,才一蹶不振。“王学”衰落,程朱理学兴起。程颢和程颐兄弟虽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他们也同样推崇孟子;朱熹对理学发展有着最杰出的贡献,仍举孟子大旗。其后,程朱理学在七百年间占据着支配地位,孟子也最终被确认为继孔子之后的“亚圣”。

自孔子、孟子,直到韩愈、王安石、朱熹等,坚持自己的理想,其品格、德行、操守形成了一个历史传统,给后人留下了一种光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