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史习成王浩
【作家简介】别姆宾·仁亲(1905—1977)是蒙古著名学者、小说家和翻译家。他生于蒙古北部的恰克图(今阿尔坦布拉格市)。1922年他到前苏联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学习。1927年回国,在蒙古科学委员会工作,还先后在蒙古《真理报》和《星火》、《曙光》、《科学》等报刊杂志任主编和编委。他的文学创作是从1923年开始的。20年代发表了为数不多的几首诗,《给黄色寄生虫们》是最著名的一篇。30年代致力于蒙古语文的研究,很少写文学作品。1944年在蒙古《真理报》工作期间,发表一些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随笔和短篇小说。他的特写《戈壁滩上的勇士》在40年代是一篇有影响的作品。作者以浓重的笔墨写出戈壁人勇敢坚强的性格。他创作的电影剧本《朝克图台吉》(1946)被拍成电影,先获乔巴山奖(即国家奖),后又被指责有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倾向。1951—1955年间发表了《曙光》的第一、二、三部。60年代和70年代创作长篇历史小说《赞—扎鲁岱》(1964)、《大迁徙》(1972)和《桑多办事大臣》(1973)等。《赞—扎鲁岱》描写石器时代,草原游牧部落的生活。《大迁徙》则是一部匈奴部落的兴衰史。仁亲通晓多种文字,曾翻译了普希金、高尔基、屠格涅夫、杰克·伦敦、莫泊桑、都德等人的作品。1956年以《蒙古语法》一书获匈牙利科学院语言学博士学位。他的学术著作有《蒙古语比较语法》(四卷)、《蒙古民间传说故事》(五卷)和《蒙古萨满教研究资料》(三卷)等。他生前是蒙古科学院院士。仁亲是蒙古杰出的文化活动家,为发展蒙古文化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他不仅学识渊博,文学、语言、历史方面都有精深造诣,而且具有鲜明个性,凡事都有自己主见,决不随波逐流。当年不允许提倡民族精神,他却坚决主张弘扬民族文化,并为此孜孜不倦,奋斗终生。他受过多次不公正批判,还坐过牢,但是在强大压力下从未屈服过。
《曙光》第一部、第二部,达基译,陈乃雄校对,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
【内容提要】长篇小说《曙光》是以牧人西尔臣及那森巴图的一生为线索展开情节的。主人公西尔臣是个身世凄凉、颠沛流离了半生的贫苦牧民。他刚出生不久就被其父抛弃,母亲带着他及其三个兄妹在草原上流浪,遇富户扎木巴,扎木巴膝下无儿女,见西尔臣乖巧可爱,于是以几头牛和一个破帐篷为代价,换取西尔臣为养子。西尔臣的养父是个十分吝啬的人,幸亏养母德玲是位心地善良的妇人,幼小的西尔臣暂时未受到太多的苦。可惜好景不长,养母德玲病逝,养父贪图钱财,娶了位有钱人家的女人——张太,这个继母凶狠刻薄,对西尔臣百般刁难,终于如愿以偿地把西尔臣赶出家门。西尔臣到处流浪,给一个已经辞去官职的老爷当牧人,后来同老爷家的牧羊女车林相恋。1911年到1919年的蒙古自治运动中,西尔臣当了兵,他看清了官府的腐败。自治并没有给贫穷的牧民们带来任何好处。除了王爷和上层僧侣升官晋级外,平民百姓得到的仅仅是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书中描写道:“捐税压得人们够受的了,……王公大人们向我们人民要钱的时候,伸出巨手,给我们的却是板子和鞋底……”“现在蒙古什么都有了,有了自己的汗……还有了蒙古的官吏,而生活却越来越苦了。”西尔臣虽立下了战功,可他仍就一无所有。他回到养父家,与牧羊女车林结婚,可两人无论如何节俭,还是不能温饱。西尔臣从亲身经历中认清封建统治者的本质,于是他投身革命,参加了苏赫巴托领导的起义军。革命后,他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小说的另一主要人物是那森巴图,那森巴图是老牧民巴图巴雅尔的儿子,在驿站做事。喇嘛们为了给旗执政者治病,选中那森巴图为“替身”,这就意味着他将被赶出旗境而过流浪生活。藏人喇嘛认为那森巴图的天灵盖是稀世之宝,于是企图杀死他,多亏一位懂藏语、心地善良的老兵相助,那森巴图才免于一死。那森巴图杀死了西藏喇嘛,被迫出走他乡,开始了十余年的流浪生活。他来到张家口,在张木匠家安身,拜他为师,学会了木匠活,娶张木匠之女为妻,并开始学习汉文。后来,他只身来到北京,结识了一些反清人士,长了不少见识,又读了一些书,学识逐渐渊博起来。不久,他携同妻子返回蒙古草原,本想以自己的才能智慧改变蒙古的落后和愚昧,可是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他连自身都难保住。那森巴图先在内务衙门任职,后因拒绝为“葛明”军服务,被捕入狱,受尽折磨。直到“葛明”军被打败,才得到自由。此外,小说还穿插了许多其他故事,尤其着重描写了封建王宫贵族的荒淫生活及喇嘛寺庙的黑暗。如大库伦的额尔德尼商巴特巴为了讨博格多的欢心,私自向人民征收了16万两白银,送予博格多的情人。
【作品鉴赏】长篇历史小说《曙光》包括《在满清的统治下》、《水深火热》和《新生的祖国》等三部,是以描写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喀尔喀蒙古草原的风云变幻为主题,反映封建上层人物的自治运动和蒙古人民革命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曙光》是蒙古现代文学中一部重要的长篇历史小说。这部小说上下五六十年,叙述喀尔喀蒙古社会政治制度的巨大变化,结构庞大,人物众多,涉及到包括博格多活佛、清朝办事大臣、乌里雅苏台将军等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场面,也描绘了革命家苏赫巴托、乔巴山。作者在写这部小说时,参阅了不少历史资料,他不仅阅读了大量蒙古文书籍,还读了许多俄文、德文的书籍,以确保材料的可靠性、真实性。作者在序言中写道:“当我写《曙光》这部长篇小说的时候,只是努力地用艺术手法来真实地具体地反映历史;并没有去歪曲事实和粉饰现实。所以,书中出现的人物,十分之八九都用了他们的真实姓名,连绰号叫“马民德楞”的莎木丹等人物,也都是按照他们本来的面貌写的”。主人公西尔臣的故事就是真人真事。作者在二战期间,曾看到一个先进牧民西尔臣的一本自传,于是就萌发创作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的念头。西尔臣只是旧时代蒙古千万贫苦牧民中的一个。作者通过对五六十年历史事件的描绘,揭示在清朝和蒙古封建王公、僧侣统治下人民的悲惨生活。人物刻画方面,除主人公西尔臣之外,着墨多的有巴特巴雅尔父子两人。巴特巴雅尔是正直而又老练,富有生活经验的牧人形象,他对封建官僚的胡作非为直言不讳地进行讥讽与谴责。小说中重点刻画的反面人物是下层封建官僚嘉姆斯朗扎布。作者有意把各种恶劣的品行集于他一身。他以买卖牲口发家,平日欺压乡邻,无所不为。他又是官迷,为了加官晋爵,奴颜卑膝,竭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对他来说有奶便是娘,谁当权,就向谁效忠。《曙光》富有极强的民族色彩,小说中处处散发着浓郁的草原气息。这也是仁亲小说艺术中的一大长处。小说中引用许多谚语、俗语、祝词、赞词等蒙古民间文学的精华。如:“野狼吃绵羊,富人吃穷人。”“二十人不和,有如粪土之墙,两人同心,有如钢铁之壁。”“欠债千万两,台吉才安心”等。又如在第一部中牧羊人说的一段祝词:
啊,洁白的毡子,
没有一点隙缝,
比纸还白,
比骨头还坚固,
比冰还要光滑,
比白银还要珍贵!
小说中还介绍了一些民间禁忌,如:妇女怀孕期间,不能见人,必须躲起来,谁要是遇见孕妇必遭灾等。作品情节安排显然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其中桂大臣智断犍牛案,以及为扎木巴找回白走马等写得像是一篇民间故事传说,颇有风趣。仁亲在写《曙光》时,蒙古现代作家还缺乏写长篇小说的经验,他借用其他民族长篇小说的某些形式于《曙光》之中,使它更富表现力。他在小说的每一章前面安排一段词句,作为引子,用以提示该章内容。这种做法可以认为是借鉴来的。如在第一部第十四章引用但丁的《神曲·地狱》中的一段:
“……他们全都是僧侣,
全都是大学者,又都极著名,
在人世都犯了一种同样的罪。”
以此来鞭笞某些上层喇嘛的不端行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