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全集《观作瓶喻》译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观作瓶喻

【原文】

譬如二人,至陶师所,观其踏轮而作瓦瓶,看无厌足。一人舍去,往至大会[1],极得美膳,又获珍宝。一人观瓶,而作是言:“待我看讫[2]。”如是渐冉[3],乃至日没,观瓶不已,失于衣食。

愚人亦尔,修理家务,不觉非常。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业。诸佛大龙出,雷音遍世间。法雨无障碍,缘事故不闻。不知死卒至,失此诸佛会。不得法珍宝,常处恶道穷,背弃于正法。彼观缘事瓶,终常无竟已。是故失法利,永无解脱时。

【注释】

[1] 大会:法会。

[2] 讫:完结、截止。

[3] 渐冉:逐渐地、慢慢地。

【译文】

有两个人到陶匠师傅那里,看他脚踏转轮做着一个瓦瓶,看得着了迷。其中一个人离开了,来到一个盛大的宴会,得到了各种美味的膳食,又获取了很多的珍宝。另一人依旧看陶匠师傅做瓶子,心想:“等我看完制作这个瓶子的全过程再去。”就这样慢慢地,一直到了太阳落山,他依旧在那儿观看瓶子,结果耽误了吃饭。

那些愚人也是这样,整天忙着家中的琐事,却没有发觉自己做的事其实是毫无意义的。今日做了这件事,明日又造了那行业。诸佛出世如大龙,法音之雷遍布世间。法雨普降无障碍,琐事缠身故不闻。不知死亡猝然至,失却此诸佛大会。不曾得佛法珍宝,常处恶道穷途中。背离弃置了正法。那位看瓶不已者,终究没有完结时。所以误失法会利,解脱机会永没了。

【评析】

故事中两个看陶师制瓶的人,一个忘记了吃饭,坚持看到最后;一个见机行事,得到了更多的款待和礼物。我们对这两个人的行为姑且不加褒贬,但细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时间用在同一件事上,那何尝不是一种浪费。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适当的时间、场合放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去做出正确的抉择,只有正确的选择才会使你永远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故事征引

学会选择,学会变通

有一位禅师,派他的三个徒弟去远方办事。临走那天,师父送他们到路口,吩咐他们道:“你们从这儿一直往北走,就是一条通畅的大路,记住一定要沿着这条大路走,不要走岔路。”三个徒弟把师父的话铭记心中,然后辞别了师父,沿着大路往北走。

他们走了大约二百里,发现正前方有条河,必须穿过这条河才能继续沿着大路往北走。沿着河向西走一里路,就可以看到一座桥,然后就可以从桥上穿过。其中一位徒弟说:“我们向西走一里路,从那座桥上过吧。”

其他两位一听,皱着眉头说:“师父让我们一直往北走,我们怎能不听他老人家话,而走弯路呢?”说完,他们互相搀扶着涉水而去。

他们好不容易过了河,又行走了大约两百里,前面又有一堵墙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其中一位又说:“我们绕过去吧!”

另外两个仍坚持说:“师父教导我们无往不胜,我们怎能这么快就忘了师父的教导呢?”

说完,他们迎墙前进,只听到“砰”的一声,三人都碰倒在墙下,接着他们又爬起来,还互相勉励说:“与其违背师命苟且偷生,不如遵从师命而死。”然后又互相搀扶,向墙上撞去……

我们都应该学会选择

从前,有一个叫敬远的和尚,每天除了练习武术的基本功,师父还让他另外选择一项兵器,每天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练习。

第二天,敬远选择了练剑;第三天,他选择了练棍;第四天,他选择了练枪;第五天,当他正要拿起一把刀的时候,被师父叫住了。

“等等,敬远。”师父慢慢走了过来,“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在一所场院上,有一头毛驴想要吃草,在它左右两边各放着一堆青草。没想到,毛驴为先吃这一堆还是先吃那一堆犯了难,没过多久,毛驴就在犹豫不决中饿死了。”

“师父,您的意思是……”敬远一时不明所以。

“我再给你讲一个故事”,师父看着他说:“有两个牧童一同进山,当他们走进狼窝,发现两只小狼崽时,正好碰上老狼来寻子。于是他俩各抱一只分别爬上大树,两树相距数十步。一个牧童在树上掐小狼耳朵,弄得小狼嗷叫连天,老狼闻声奔来,气急败坏地在树下乱抓乱咬。此时,另一棵树上的牧童又拧小狼的腿,这只小狼也连声嗷叫,老狼又闻声赶去……就这样,老狼不停地奔波在两树之间,最后终于累得气绝身亡了。”

“这……”敬远还是有些不解,“师父……您……”

师父笑了笑,说道:“驴饿死,狼累死,其原因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会选择。从我这几天观察你练武的情况来看,我发现你也有同样的迷惑!”

敬远听了师父这番点拨,终于有点觉悟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