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书事
列子书事
【原文】
《列子》书事[1],简劲宏妙[2],多出《庄子》之右,其言惠盎[3]见宋康王,王曰:“寡人之所说者,勇有力也,客将何以教寡人?”盎曰:“臣有道于此,使人虽勇,刺之不入,虽有力,击之弗中。”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闻也。”盎曰:“夫刺之不入,击之不中,此犹辱也。臣有道于此,使人虽有勇弗敢刺,虽有力弗敢击。夫弗敢,非无其志也。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志。夫无其志也,未有爱利之心。臣有道于此,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欢然皆欲爱利之,此其贤于勇有力也,四累之上也。”观此一段语,宛转四反,非数百言曲而畅之不能了,而洁净粹白[4]如此,后人笔力,渠复可到耶!三不欺之义,正与此合:不入不中者,不能欺也;弗敢刺击者,不敢欺也;无其志者,不忍欺也。魏文帝论三者优劣,斯言足以蔽之[5]。
【注释】
[1]书事:记载的事情。[2]简劲宏妙:简洁明快,精准巧妙。劲:笔法遒劲。[3]惠盎(àng):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惠施的近支族人。宋康王治国谋臣,战国时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4]洁净粹白:干净利落。[5]足以蔽之:足以概括。蔽:概括。
【译文】
《列子》记载的事情,简洁明快,精准巧妙,胜过《庄子》。它记载了惠盎见宋康王时所说的一段话,康王说:“我所喜欢的人是既勇敢又有力气的那种,你打算展示什么本事给我看呢?”惠盎说:“臣有办法,可以让勇敢的人刺之不入,有力气的人击之而不中。”康王说:“好,这个本事我倒想要听听你怎么说。”惠盎说:“刺之不入,击之不中,也这是一件令人耻辱的事情。臣有办法,可以让那些有勇气的人,不敢刺,有力气的人,不敢击。不敢,并不是没有刺人、击人的想法。臣所有的办法,是要使有勇气有力气的人没有刺人、击人的想法。没有这种想法,也就是没有追逐利益的想法。臣有办法,可以使天下男女没有不高兴的并都想要为他效力,这些都比你所说的勇而有力的人强得多,并在上面所说的四个层次之上。”看了这一段话,宛转四个层次,并非一般人用几百句就能将其意思表达清楚了。但《列子》中的论述干脆利落,后人所写的文章中还有谁能达到这种程度的呢?这段话与三不欺之义正好相合。刺不入,击不中,不能欺;不敢刺,不敢击,不敢欺;无其志者,不忍欺。魏文帝曾评论这三者的优劣,其实这段话就足以概括了。
【评析】
洪迈认为《列子》记载的事情,简劲宏妙,胜过《庄子》,并从《列子》中摘录惠盎见宋康王之事证明其观点。文中写道惠盎了解到宋康王喜欢有勇有力之人,便顺其喜好提出“使人虽勇,刺之不入,虽有力,击之弗中”的方法,由此引起宋康王的好奇心。之后说出“非无其志”的方法,因此说服了宋康王。惠盎善于运用谈话技巧,善于因势利导,使得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所以能够成功说服宋康王。洪迈认为惠盎说服宋康王的这一段话,“宛转四反,而洁净粹白如此”并非是“百言曲而畅”才可以达到的,后人也是很难做到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