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明《殷虚书契考释》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王瑞明

《殷虚书契考释》三卷,是对甲骨文考释的专著。所谓“殷虚书契”是指在河南安阳小屯发掘的甲骨上的卜辞,其辞或刻于龟甲,或刻于牛骨,大自祭祀、征伐,次则行幸、畋渔,下至风云晴雨,皆问于鬼神。这类卜辞的考释,困难甚多,有关殷商的文献罕见,卜辞至简,其字多假借,文多异文,一字异文,每至数十,又书写之法,并无定规,或数语之中,倒写者一二,两字之名,合书者七八。本书作者罗振玉,为了克服重重困难,从文字学着手,由《说文解字》以探索金文,由金文以窥测甲骨文,从文字的演变认识了一些甲骨文。再由此考求典章制度,与古籍旧闻相印证,逐步取得了一些成绩,《殷虚书契考释》一书,六万多字,分帝系、京邑、祀礼、卜法、官制、文字六方面。

卷上包括都邑、帝王。罗振玉认为,甲骨出土之处在安阳县西五里之小屯,确当洹水(即安阳河)之南,与不少文献记载相符;而《彰德府志》所载安阳县西南有河亶甲城是错误的,因为河亶甲在内黄县东南。他还根据卜辞所见之名指出《竹书纪年》所谓武乙十五年徙沫之非,而《帝王世纪》所谓帝乙徙沫为是。通过考释卜辞,辨别古文献记载之是非。《史记·殷本纪》记载成汤以来至于帝辛凡三十传,见于卜辞者二十有三,罗振玉在《帝王》篇逐一进行了考释,继而考释了卜辞中所见的人名与地名。

卷中专考释卜辞文字,卜辞中文字有形声义都可知的,有仅得知其形与义的,有形声义皆不可得知而与古彝器款识相同的。考释的五百六十字,都是形声义都可知的。这一部分几占全书篇幅的一半。在与《说文解字》比较中,这五百多甲骨文中“与许书篆文合者十三四”,“顾与许书所出之古籀则不合者十八九。”其中的原因,一为许慎所根据的材料不完整;二为商周文字至许慎时已千余年,不免有为后人写讹的;而许书之传又经历年深月久,又不无传写校改之讹。

卷下卜辞,分为九目,计有:祭、告、辜(享)、出入、田猎、征伐、年、风雨、杂卜。卷下有礼制,分为六目,计有:授时、建国、祭名、祀礼、牢鬯(chàng畅,古代祭祀用的酒)及官制。

本书前有王国维的序,后有王国维的跋。他赞扬此书考释清楚,而且“根源脉络,一一可寻”,不仅是研究甲骨文的入门书,而且是研究殷商史的重要参考书。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