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学《谄之忍第三十二》译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谄之忍第三十二

谄之忍第三十二

上交不谄,知几其神。巧言令色,见谓不仁。

孙弘曲学,长孺面折,萧诚软美,九龄谢绝。

郭霸尝元忠之便液,之问奉五郎之溺器。朝夕挽公主车之履温,都堂拂宰相须之丁渭。书之简册,千古有愧。噫,可不忍欤!

【译文】

《易·系辞》中说:“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交往不阿谀奉承,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交往也不盛气凌人。”这样的人就领会了与人交往的关键。《论语》曾说:“那些会说漂亮话善于装扮自己的人,实际是放纵本能,丧失仁德的人。”

西汉辕固教导公孙弘,要用正直的道理来说话,不学歪门邪道来欺世盗名。西汉汲黯,字长孺,性情倨傲,很少讲情面,当面指责汉武帝的过失。唐代张九龄刚正不阿,因萧诚柔美善言,不再和萧诚交往。辕固的正学、汲黯和张九龄的正直,成为后世的榜样,真令那些谄媚者汗颜。

唐代郭弘霸探视生病的御史中丞魏元忠,用手指蘸魏的小便来放在口里尝,以判断病势轻重,但魏元忠相当厌恶他的谄媚;唐代宋之问极力巴结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甚至在张易之大小便时,宋之问都给他端便器,但在张易之失势时遭贬谪。唐代赵履温脱下朝服当绳子,用脖子为安乐公主拉牛车,以此来讨好公主;宋代的丁渭在都堂上为宰相寇准擦拭胡须上的汤渍。以上几个人的谄媚之举,都被载入史册,遭受后世的耻笑和唾弃。唉!谄媚之人遭世人唾弃,怎能不忍住自己的谄媚之心而以此为戒呢!

【评析】

这个世界上阿谀小人确实有,他们见风转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很有一套让人听了以后感觉良好的本事。而大多数的人也是喜欢听赞美自己的话。殊不知,正是这些颂词赞歌,让人麻痹,陶醉其中,而不再奋进,尤其耐不得不同之声,听不得不同的意见,久而久之,则会意志涣散,听不进忠言。阿谀之声害人不浅,一定要引起自己的高度重视啊。

典例阐幽 投其所好,阿谀奉承

公元3世纪中叶前后,河南温县司马氏号称大族。从司马懿起,至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断曹魏国政。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承袭王位,终于完全控制了魏国朝政。咸熙二年,司马炎以接受禅位的形式,和平篡夺了魏国政权,正式称帝。司马炎改朝换代后将国号改为晋,建都洛阳,开始了西晋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半个多世纪的统治。

司马炎在位二十六年,死后谥号武帝,史称晋武帝。他登基践位之际,少不了要按照礼制行皇帝登位的典礼,其中一项就是在群臣拱围之下“探策卜世”。

举行仪式的这一天,司马炎和君臣上下都是一副虔诚的样子,在庄严、低沉的乐声中开始探策典礼。司马炎一心想着探取一个吉祥的竹签,揖拜天地,祭奠山岳,烦琐的仪式行完之后,司马炎将手伸入方壶探策而出。他急忙低头一看,策上一个“一”字跃入他的眼帘。如果把这个“一”字看做王业传世之数,那么司马家族的天下就是一世而尽。司马炎双眼瞪着这不吉祥的“一”字,心中老大不快,愠怒之色顿时布满龙颜。群臣一见卜出如此结果,都惊得呆若木鸡,不知讲什么是好。

黄钟、大吕之声余音宛在,缭绕着栋梁不去,大殿内静得让人难以忍受,这隆重的探策大仪真不好收场。这时,只见吏部郎中裴楷从班中站出,面对司马炎朗声奏道:“臣下听说,天能得一则天清,地能得一则地宁,侯王能得一则天下为正。”裴楷这一番话,是依据汉魏之际王弼的《老子注》第三十九章说的,原文是:“往昔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五行得一以丰盈,天地间万物得一则能生,侯王得一则天下为王。”老庄学说在魏晋之际颇有影响,因此裴楷这番话有很大的权威性。

裴楷奏对中所说“侯王得一则天下为正”,把司马炎认为不祥之兆的“一”改成大吉之兆的“一”。所谓“正”即是不邪,不邪则不倾,天下能正而不邪,就是天下稳固,这就意味着司马氏的江山可以传于万世而不倾。这在逻辑上是移花接木,也是裴楷聪明过人之处。经过他这一解释,司马炎愠怒的脸上渐渐露出喜悦。

“探策卜世”是一种近乎巫术的政治游戏,预卜所得的结论也必定是荒诞无稽的。司马炎探策得“一”,经过机智的裴楷一番巧妙释对,虽然暂时转忧为喜,但终未能使司马氏的江山传之万世。从晋武帝司马炎到晋愍帝司马业,西晋历五十二年,四世而亡,然裴楷巧对的敏智佳话却传至于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