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翻译与解读
出生入死01。生之徒02,十有三03。死之徒04,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05,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06。
盖闻善摄生者07,陆行不遇兕虎08,入军不被甲兵09;兕无所投其角10,虎无所措其爪01,兵无所容其刃02。夫何故?以其无死地03。
今 译
人出世而生,入地而死。人长寿者,有十分之三;人夭折而死者,有十分之三;人活着自己走向死地者,亦有十分之三,为什么呢?他养生太丰厚了。
听说善于养生的人,行路不会遇到兕虎,进入军旅不会受到兵戈伤害。兕无法投射锐角,猛虎无法施展锐爪,兵戈无法使用锋刃。为什么会这样呢?他没有进入死亡的区域。
评 议
本章是讲如何养生避害的养生之道。所以,河上公给本章命题为“贵生”。贵生者,重视养生也。善于养生者,少私寡欲,饮食有节,薄厚适当,不入伤生害性死地。林希逸曰:“养其生而过于厚,所以动即趋于死地。此亦轻其身而后身存,无而后能有,虚而后能盈,损而后能益之意。”他说老子此养“数语为今古养生学问之祖”,并非虚言。
《庄子· 达生》有则寓言曰:“昔者,有鸟止于鲁郊,鲁君说之,为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之。鸟乃始忧悲眩视,不敢饮食。此之谓以己养养鸟也。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则安平陆而已矣。”此则寓言说明,养鸟应按照鸟的生活方式养之,不能违背鸟儿的生活规律。而人的养生,也不能“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之”,如此养生过厚,也会“动之于死地”。
古代治老学者,大都用老子“无为”的思想来解读本章,因而或多或少皆带有道学气味。魏王弼解读本章,道学气味较少,录之如下,以供读者参考。王弼曰:
十有三,犹云十分有三分,取其生道全生之极,十分有三耳;取死道全死之极,亦十分有三耳。而民生生之厚,更之无生之地焉。善摄生者,无以生为生,故无死地也。器之害者,莫甚乎戈兵;兽之害者,莫甚乎兕虎。而令兵戈无所容其锋刃,虎兕无所措其爪角,斯诚不以欲累其身者也。何死地之有乎?夫蚖蟺以渊为浅而凿穴其中;鹰鹯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矰缴不能及,网罟不能到,可谓处于无死地矣。然而卒以甘饵,乃入于无生之地,岂非生生之厚乎?故物苟不以求离其本,不以欲渝其真,虽入军而不害,陆行而不可犯也。赤子之可则而贵信矣。
宋代林希逸对本章“盖闻善摄生者”一段的解读,道学气味就比较浓重,录之如下,以供读者参看。
言我闻古之善养生者,虽陆行于深山而不遇兕虎,入于军旅之中而不被兵甲,惟其无心则物不能伤之。兕所以不能触,虎所以不能害,兵所以不能伤,惟其无心故也。庄子曰:“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亦是此意……言物之所以不能伤者,以我能虚、能损、能无,而无所谓死地也。
注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