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贝娄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西方文学·贝娄

美国小说家,父母是俄国犹太移民,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的拉辛,从小就对暴力和性司空见惯,并在那儿学会了希伯来语、意第绪语、法语和英语。9岁时移居美国芝加哥。他是在大萧条时期成熟的,因此,他的作品比较注重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 贝娄不是自传性作家,但永远写他所熟悉的。《悬晃的人》(1944) 受陀斯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的影响,声称是一个芝加哥人约瑟夫的日记,他总觉自己“悬而未决”,总在公民与军人、理智与意欲、理论与经验、温顺和暴躁之间“悬晃”。用贝娄评论赫索格 (贝娄小说《赫索格》的主人公) 的话来说,“他开始认识到,他以为那种理智的‘特权’实质上是另一种枷锁”,最后他催促军方让他应征入伍。作品精巧,但态度晦涩,没有情节。《受害者》 (1947) 也受陀氏《永恒的丈夫》的启发而作,作品主题类似《悬晃的人》,讲一个犹太人阿沙·列文塔尔受一个非犹太人阿尔比的威胁,要他为他找工作、提供食宿,列文塔尔于是感到了自己的不安全和犯罪感。很难说阿尔比不是列文塔尔潜意识的产物。这部小说的情节比《悬晃的人》有进步,但结尾仍不能令人满意。《奥奇·马切历险记》 (1953) 讲的是一个犹太青年马切离家远游,通过各种生活经历学会了许多东西,最后在美国与一女演员结婚。他认识到,“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苦恼”,但人还是不愿过一种失望的生活,他要保持那种乐观幽默和好奇。这部小说首次抛弃了陀氏的影响,并采取了流浪汉小说的形式,一方面小说表现的内容扩大,一方面深入的心理分析加深了。1956年发表《抓住这一天》,1959年发表 《雨王汉德森》。吉恩·汉德森是美国的百万富翁,为了满足内心“我要、我要”的呼喊,他离开美国去非洲寻找智慧。来到瓦里里部落后,他帮他们祈雨成功而封为雨王,后被封为酋长。根据瓦里里的传统,酋长年老后一般被杀,其灵魂变成幼狮,要由继任的酋长捉住。汉德森于是带着幼狮逃出了非洲。汉德森内心的呼喊消失了。他也开始理解了自己。汉德林实质上也是一位“悬晃的人”。此书象征之多及自然神秘主义色彩有似于海明威。《赫索格》发表于1964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 (1970) 讲的是一个74岁的波兰犹太人在纽约的故事。他在讲演英国30年代戏剧情况时被人轰下台后,街上的景象、车上的小偷及医院里的死亡又使他暇想不已。赛姆勒是20世纪人类集体意识的代表,也是人类的代表,他在世界的混乱面前无能为力,而生理欲望又到了最低点。但他想飞离地球时,他身上却有某种本质性的东西束缚着他,这是人类真正的价值所在; 叔本华式的悲观主义和犹太教的乐观主义充斥其间。最后,赛姆勒发育未全的心灵战胜了理智。本书反映了一个自由派人道主义者对颓废派的厌恶。《洪堡的礼物》发表于1975年。

索尔·贝娄是美国小说界的红星。曾获1948至49年、55年到56年两度“古根海姆奖学金”,三度获“国家图书奖” (分别为 《奥奇·马切历险记》、《赫索格》、《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6年获诺贝尔奖。嘉奖词中说,“在贝娄的著作中结合了对当代文学中人性的理解和精细的分析”,“在我们这个摇摇欲坠的世界中,他小说中的人物总是试图找到其立足点,这人总不放弃其信仰,他坚信人类生活的价值在于其品德,而不在于成功与否。”诺贝尔奖没提到他小说黑暗的一面,而这黑暗面正是其高超处。

贝娄作品的主题主要是讲人生的多样性及腐化,还有一个主题就是超脱物质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其终极的问题还是形而上且宗教的,,如一个社会造就了一颗心却无法哺育它、一个世界要求人们扭曲自己才能在其势力中生存、一个主人公竭尽全力以医治一种无以名状的病痛——这是典型的贝娄式主题。还有一个主题是犹太式的,小说中的滑稽成份、理性主义、道德至上和异化感、对家庭的重视、认为这个世界不真实、违背了上帝的初衷、对过去的怀恋、东欧移民主人公等,都表明他在内心深处是一个真正的犹太人。

艺术上,贝娄一方面继承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重于社会与历史的真实反映; 另一方面则汲取了现代主义着重心理世界的新手法,大量运用了意识流技巧,把人物的内心独白、思绪感受、所写的书信、回忆与欲望及现实图景夹杂一起,跳荡变幻。贝娄是语言大师,其语言具有喜剧风格,幽默而滑稽和典雅精致混合一体,玑珠之词与妙语警句相映成辉,激情与感伤的情调随文而下。他的作品情节性差,而人物感受又极丰富,在其中找不到一个中心。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