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尊德贵》翻译与解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道尊德贵》翻译与解读

道生之01,德畜之02,物形之03,势成之04。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05。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06

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07,养之覆之08。生而不有09,为而不恃10,长而不宰11,是谓玄德12

今 译

道生万物,德养万物,万物呈现千万形态,顺势而成长。因此,万物无不尊敬道而珍重德。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珍贵,并没有人命令,而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道生成万物,德涵养万物,成长发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生而不占有,作而不恃能,长养而不主宰,这就是深厚玄妙之德。

评 议

《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老子有鉴于此,所以本章以道喻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呼吁和劝导人君,对百姓要“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并能“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认为人君只有这样,才能受到百姓的敬重。河上公为本章命题为“养德”,亦能说明本章主旨之所在。

高亨先生没有看到老子是采用比喻和拟人化的文学手法,呼吁和劝导人君要为民立“玄德”的主旨所在,因此他说:“这一章是老子的宇宙论。主要论点是:道(宇宙本体)能产生天地,天地又产生万物,养育万物,成就万物,覆盖万物;但它是无私的,不占有万物;无为的,不管理万物。”(《老子注译》)高先生对本章的解读,有失确切。

本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两句,与第二章重复,是老子的本意,并非错简所致。认为是错简所致,误之甚也。

注释



01 道生之:河上公曰:“道生万物。”

02 德:道之性能叫德。《管子 · 心术上》曰:“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与德无间,故言之不别也。”是说道与德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不可分割,融为一体。 畜:养也。《广雅· 释诂》曰:“畜,养也”。

03 物形之:谓万物以形象呈现。河上公曰:“一为万物,设形象也。”林希逸曰:“物则有形矣,故曰‘物形之’。”奚侗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而各肖其形。”

04 势:帛书甲乙本作“器”。严遵本、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等古本皆作“势”,从之。势,因也。王弼曰:“何使而成势也?唯因也。”句谓:奚侗曰:“物性不齐,因所处之势,以成其材。”

05 尊,谓尊敬。《广雅 · 释诂》曰:“尊,敬也。”贵,谓珍贵。“万物莫不”句:奚侗曰:“能生物,则物尊之;能畜物,则物贵之。”

06 命:帛书甲乙本、严遵本、傅奕本作“爵”,封爵位也。河上公本、王弼本作“命”,任命,从之。按帛书甲乙本无“故道生之畜之”以下八句。

07 成之熟之:河上公本、严遵本作“成之熟之”。王弼本、傅奕本作“亭之毒之”,误。

08 养:河上公本、严遵本、王弼本皆作“养”。傅奕本作“盖”,误。

09 不有:不占为己有。河上公曰:“道生万物,不有所取以利也。”10 不恃:不恃以为功,或谓不恃以为能。河上公曰:“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可视为别解。11 不宰:不主宰。河上公曰:“道长养万物,不宰割以为利也。”按以上三句,河上公的诠释与众不同,仅供参考。12 玄德:玄妙之德。按:“玄德”,是说道生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因此说道有“玄德”。按这里是以道暗喻“人君”,对待百姓也应当如此。老子是采用文学的比喻和拟人化手法。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