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戏剧《康进之》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元戏剧《康进之》鉴赏

元代水浒戏比较发达,现存剧目二十多种,作品保存下来的有六种,其中以《李逵负荆》影响较大,它不但是康进之的代表作,也是元代水浒戏的代表作,《太和正音谱》说它是“词林之英杰”,并非过誉之词。

这个戏主要写农民革命英雄李逵急公好义、嫉恶如仇,为民除害的品质和知错必改的作风 。它不同于《蝴蝶梦》那种通过清官判案的途径以伸张正义,也不同于《窦娥冤》那种通过鬼魂复仇方法惩恶扬善,更不同于《西厢记》那种通过封建家长的认可而使正当的爱情合法化。它是写被压迫阶级怎样自己救自己,自己解放自己。这里矛盾斗争的焦点不是个人的利害得失或生活小事,而是因为封建社会晚期流氓横行、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因而引起了一场误会性冲突。冲突虽为误会,主题却很深刻。

流氓宋刚、鲁智恩冒充宋江、鲁智深抢走开小酒店为生的王林女儿满堂娇做为“压寨夫人”,是全剧中心冲突的开端。宋刚、鲁智恩这类流氓是晚期封建社会的必然产物,又趁着社会的黑暗和混乱欺压良民。封建制度本身管他们不了,广大劳苦人民惹他们不下。梁山起义英雄和他们的矛盾斗争是晚期封建社会广大劳苦人民和封建阶级斗争的重要方面。流氓被揭露被斩除,则进一步加强了义军和人民的密切联系,也必然促进共同对付封建统治阶级的造反事业。

《李逵负荆》的主要人物是李逵。这是个粗暴豪爽而又活泼有趣的起义英雄。他喜爱喝酒,而且是不喝则罢,喝则烂醉。“饮兴难酬,醉魂依旧”,“吃酒不醉,不如醒也” 。他这样爱喝酒,为的是“一盏能消万种愁” ,“吃了这酒呵,把烦恼都也波丢,都丢在脑背后” 。他愁什么?烦恼什么?作者没有明确回答,但从整个剧情来看,他的愁和烦恼是对社会黑暗的一种反抗情绪。他并不悲观厌世,他的粗豪也绝不是不近情理。请看下面一段李逵下山的描写:

可正是清明时候,却言风雨替花愁。和风渐起,暮雨初收。俺则见杨柳半藏沽酒市,桃花深映钓鱼舟。更和这碧粼粼春水波纹绉。有往来社燕,远近沙鸥。

(云) 人道我梁山泊无有景致,俺打那厮的嘴! (唱)

俺这里雾锁着青山秀,烟罩定绿杨州。(云)那桃树上一个黄莺儿,将那桃花瓣儿啖阿啖阿,啖的下来,落在水中,是好看也。我曾听的谁说来,我试想咱: 哦!想起来了也,俺学究哥哥道来。(唱) 他道是“轻薄桃花逐水流。” (云) 俺绰起这桃花瓣儿来,我试看咱,好红红的桃花瓣儿! (做笑科,云) 你看俺好黑指头也!(唱)恰便是粉衬的这胭脂透。(云) 可惜了你这瓣儿,俺放你趁那一般的瓣儿去。我与你赶,与你赶,贪赶桃花瓣儿。……

这段描写把李逵单纯、朴质、憨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梁山事业的特点表现得很生动、很感人。这是一个农民起义英雄特有的思想感情。

他追问王林为什么烦恼,“咱两个每日尊前话语投,今日呵,为甚将咱佯不瞅”。当王林说明他的女儿满堂娇“被一个贼汉夺将去了”时,他非常恼怒,定要王林说出这贼汉的来由。因为“贼汉”是当时对农民起义军的一种诬蔑性称呼,王林女儿被抢,误信宋江、鲁智深所为。李逵听王林称宋江等为“贼汉”后,怒打王林,要“一把火将你那草团飘烧成为腐炭,盛酒瓮摔做碎瓷瓯” ,“绰起俺两把板斧来”,“砍折你那蟠根桑枣树,活杀你那阔角水黄牛”。但王林一将事实经过告诉他后,他马上问: “有什么见证” 。王林回答“有红绢褡膊,便是见证” 。他说: “我待不信来,那个士大夫有这东西” ,可见他并非一味粗鲁,而是粗中有细。特别可贵的是他能坚决站在被损害者王林一边,满口应承三日之后送满堂娇还王林,嘲笑宋江“不争你这一度风流,倒出了一度丑” 。临走一再叮咛王林“不要你将无来作有,则要依前来依后”,宋江来时,“我若叫你出来,你可休似乌龟一般缩了头,再也不肯出来”,“你可休翻做了蜡枪头”。这说明他维护梁山声誉,但却不为梁山护短; 他维护梁山的正义事业,绝不维护伤害人民利益的哥们义气。正因为如此,他的粗鲁才使人觉得可爱。

李逵喜爱梁山风景,是因为梁山泊上有一面“替天行道救生民”的大旗; 而一旦他认为这面旗帜被人污染的时候,不但梁山风景对他没有吸引方,就连这面杏黄旗也要拔斧砍掉了。他的砍旗正是一种护旗心切的表现,正如他骂梁山 “有天无日”是为了梁山 “有天有日”一样。他对和自己有八拜之交、如今又是梁山头领的宋江说:“不争你抢了他花朵般青春艳质,这其间抛闪杀那草桥店白头老的”,“生割舍,痛悲凄” ,“他道俺梁山泊,水不甜,人不义” 。他砍旗闹山完全是出于对王林的同情心,出于对“害生民”的丑恶行为的憎恶。他的急公好义、嫉恶如仇,由闹山、砍旗、发展到和宋江赌头,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当然李逵敢于如此大闹,正如他自己说的:“非铁牛敢无礼,既赌赛,怎翻悔?莫说这三十六英雄,一个个都是弟兄辈。”这说明义军内部在“替天行道救生民”的政治纲领面前人人平等,上对下严要求,下对上敢监督。李逵闹山砍旗赌头,正是梁山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

杂剧第三、四折写李逵消除对宋江的误会认错除贼的经过。他开始监督宋江、鲁智深去杏花村,总怕两人逃走,宋江走快了,他讽刺宋江“听见到丈人家去,你好喜欢也”; 宋江走慢了,他又说“你只是拐了人家女孩儿,害羞也,不敢走哩” 。到了王林家,先叮咛宋江“他是一个老人家,你可休唬他”。王林认了三次,皆云“不是”,李逵第一次责备宋江“先睁着眼吓他这一吓”; 第二次责备宋江“刚一瞅早将他魂灵吓掉了”; 第三次责怪鲁智深“爆雷似一声先唬倒”。第四次还要王林相认,王林不认了,他便打,打得王林直喊“可怜见,打杀老汉也”。接着他先是“羞”: “羞的你兄弟”,“恰便是牵驴上板桥”; 继而“怒”,踹扁酒漏斗,掷碎滔酒瓢,斫折切菜刀; 再而“悔”: “则这三寸舌是俺斩身刀”,“黑旋风,你好是没来由也” 。最后便负荆请罪,除贼立功。他不忌讳缺点,不隐瞒错误,而是认真改错,先还想以负荆代杀头,后来看过不了关,便要执剑自刎。他赌输了头,在那乱世纷纷的年代里,并不另投他方,也不自立山头,而是在无人监督之下上山请罪,这充分表现了他对梁山事业的无比忠诚和知错必改的优秀品质。

在表现方法上,《李逵负荆》的突出特点是,戏剧冲突主要由误会造成。由于流氓的冒充,产生王林对以宋江为首的梁山英雄的误会; 由于李逵的莽撞、嫉恶如仇,以维护劳苦百姓利益为己任,进而引起李逵和宋江的误会。李、宋下山对质,虽使起义英雄与人民群众及义军内部的误会消除,引起误会的矛盾并未解决,以至于发展到李逵要拔剑自刎,误会达到高潮。流氓“送货上门”,宋江派李逵擒贼,将功折罪,才使矛盾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戏剧气氛为之和缓。由于戏剧冲突由误会引起,所以使全剧充满喜剧气氛; 由于误会又是建立在现实矛盾和人物性格冲突的基础之上,所以使人感到真实和深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