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里尔克
奥地利现代著名诗人、小说家。原名勒内·卡尔·威廉·约瑟夫·马里亚·里尔克。生于布拉格。从小生性敏感,性格内向,喜欢静独沉思,一生都在诗情的起伏中感领孤独、忧郁的时代情绪。11岁入陆军学校,后入林茨商学院及布拉格等校学习哲学、艺术史和文学史。1893至1898年间,著有诗集《生活与诗歌》 (1894)、《祭神》 (1896)、《梦幻》(1897) 、《耶稣降临节》(1898) 等。情调缠绵,富有波希米亚民歌风味。1899年创作的抒情散文诗《旗手克里斯朵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借匈牙利抗击土耳其入侵时期一个青年旗手初恋和阵亡的故事,抒发了他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反映了当时青年的情绪,曾传诵一时。以后他怀着孤独寂寞的心情开始了频繁的旅行生活。足迹遍及东欧、南欧、西欧、北非,并在俄国会见过托尔斯泰。此时期他的作品有《国家集》(1902)、《祈祷书》 (1905)等。情感炽烈、语言精练、富有音乐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祈祷书》分为3部分:《修士的生活》、《朝圣》、《贫穷与死亡》,赞美单纯、赞美上帝,表现了作者的泛神论思想和精神上的矛盾。它是里尔克的成名之作。里尔克酷爱美术,1945年结识他所崇拜的罗丹,并为罗丹作私人秘书。从雕刻中受到深刻的启发,懂得了: 艺术需要观察。这对他以后艺术生命的转变具有决定意义。加之此时期他深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魏尔伦、马拉美等人的影响,因而诗作一改早期那种偏重抒发主观情感的浪漫主义风格,写了许多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收入《新诗集》 (1907) 和《新诗续集》 (1908)。其中以题为《豹》的短诗最为脍炙人口,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惘、彷徨和苦闷的心情。同时他还创作了长篇小说《马尔特 · 劳利德 · 布里格随笔》(1910)。1923年,里尔克到亚得里亚海滨的杜伊诺,在此开始了《杜伊诺哀歌》的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中断。1915年被征兵服役。战后的1919年他迁居瑞士南部米索的一座古堡里,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完成了被誉为哲学绝唱的《杜伊诺哀歌》 (1922) 和《玫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1923)。前者收有10首哀歌,探讨世界存在的意义。诗中交织着忏悔、怨诉、祈颂的音响,冥思生与死、爱与灵的奥秘。许多见解受到哲学家的重视。后者收有53首十四行诗,借希腊神话中的歌手奥尔甫斯入冥界寻妻失败的故事,表明了人对世界的茫茫陌生感和不可理解感。两部诗集都用了很多比喻和隐晦离奇的象征词句。在里尔克看来,人们对外在世间的东西知道得越多,对自己的内在本质、命运和归宿就知道得越少,这就必然导致人的空虚感。这也就是里尔克在前期小说《布里格随笔》中所提出的“我是虚无”的真实意义。面对资本主义发展中整个世界和人生日益陷入的一种实际利益和金钱交易的非人化的现象,里尔克和其他象征主义诗人一样,认为只有诗人才能担当人类的苦难,只有诗才能拯救人类的沉沦之心,诗人的任务便是在人灵迷失之时,担当起历史的失误,追问那诗化的人生如何可能,诗意的世界如何实现。他明确提出了诗人的使命,即成为大地的转换者(transformer),把陷入历史迷误中的大地换成诗意的大地,使人的目光从对可见的物质利益的关注,转变为对自我内心灵性的追寻。为此需要诗人爱的奔涌焕发,需要诗人投入全部生命。
里尔克一生的创作实践,给诗歌开辟了新的领域。在此他展示了音乐的美、造型的美。他晚期的诗歌,发挥了德语语言的功能,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难以表达的内容。从而扩大了诗歌创作的艺术表现功能。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里尔克在诗歌、小说之外,还写有大量的书信。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和他对生活与诗的看法。此外,他重视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曾译过英、法、意、俄等国的文学作品。因而里尔克成为20世纪最受重视的诗人之一。长期以来,他以一个沉思的形象屹立在西方诗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