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原始章·第一》译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原始章·第一

【题解】

注曰:“道不可以无始。”

王氏曰:“原者,根。原始者,初始。章者,篇章。此章之内,先说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之根本,立身成名的道理。”

【释义】

张商英注:大道不可以没有起头。

王氏批注:“原”,就是根本。“原始”,就是最开始的。“章”,就是篇章。这一章内,首先提出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这五种品质是做人的起码要求,是成就功名的基本办法。

【原典】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注曰:“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曰:“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着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译文】

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五种品质,本为一体,不可分离。

张商英注:将这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分离开来而加以使用就有五种思想体系,放在一起而加以融合就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体是用来贯穿着五种思想体系的,五种思想体系是用来推演一体的。

王氏批注:道、德、仁、义、礼,五种道德标准,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办法,如果能够一件件依照着做,就是树立威望、成就功名的基础。

【评析】

道、德、仁、义、礼是立身、成名的根本所在,是古人日常修养的五个具体标准。历史上许多卓有建树的人,正是依靠在这五方面的严格要求和自我修炼,才得以成就人生的高度。

而今一讲到道德、仁义、礼节、信用,有些人颇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陈词滥调对现实生活已经毫无实在意义。这显然是一种浅见,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就个人而言,唯有修炼这五种品质,人生的理想才可能实现。倘若丢失这五种品质,就算暂时拥有耀眼的光环,也注定只是过眼烟云;就一个民族而言,只有一个民族中大多数人都在追求精神的自我完善,这个民族才可能繁盛昌达。

典例阐幽

孔子道可敬而人可亲

孔子有很强的道德、政治理念,他一生不管是出仕还是授课,都极力想把这些理念贯彻到政治生活和个人行为之中去。他道德上要人“仁义礼智”,政治上要求当权者行仁道、爱民、守礼法。

孔子的一生都郁郁不得志,这样栖栖惶惶的一生,本来是“苦”味儿的,但孔子却不言苦,还“乐天知命”。人家说他是丧家之犬,他说“我看倒也有点儿像”,竟这样自嘲了之。陈蔡绝粮,大家都饿得不能走路了,孔子又弹琴又唱歌,还对弟子们说笑话。他和弟子在树下演示周礼,桓魁砍倒大树威胁他,后又派兵追杀,孔子亡命途中对弟子说:“如果上天要给我仁德,桓魁他这个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在匡地被围,颜回最后一个逃脱,后来与孔子相见时,孔子说“颜回呀,我以为你已经不在了。”颜回只说:“夫子还在,我怎么敢先走呢?”本来是九死一生的事儿,几乎成了阴阳相隔,这简单的话里却又有敬与爱,又有大勇。

孔子虽是儒雅君子,却也是无惧的勇者。他为了自己的“道”四处奔走、九死一生,这就是当仁不让的勇。他明知抱负难以实现,却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执着于理想的勇。孔子还有自省、自嘲的勇。有一次别人问他鲁昭公是否知礼,孔子出于偏袒之心说“是”。后来那人就对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是不结党的。如果鲁昭公都知礼,天下没有人不知礼了。”还举了昭公破坏礼法的具体事例。巫马期把这话和孔子说了,孔子道:“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就是说,我孔丘多幸运啊,偶有个过错,也会被人家看出来。

孔子喜欢周济邻里,富有同情心,这和他重“仁爱”的思想是相通的。学生原思给他当管家,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觉得多,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了,把它分给你的乡亲们吧。但孔子的仁爱并不是盲目的。子华在齐国当官,他母亲来找孔子借粮。孔子给冉有说了一个数目,冉有却自作主张给了他更多。孔子对他说,子华在齐国当官很富有,君子应该周济贫穷有急需的人,而不是富人。这就是所谓“君子周急不济富”。可见,孔子不仅有同情心,做法上还十分务实。

孔子也是个重朋友的人。所以《论语》开篇的“两乐”之一,是“有朋自远方来”。子路曾对孔子讲他的理想:“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孔子接着便说,他的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可见朋友对于孔门中人的重要。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钱下葬,孔子马上说“于我殡”,自己给他办理后事。做人这样义气厚道。

子贡问玉

子贡有一次向孔夫子请教,问:“夫子,很冒昧地向您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君子以玉为贵而以美石为轻呢?难道是因为玉少而美石多的缘故吗?”孔子回答道:“并不是因为玉少才以它为贵,美石多就轻贱它。往昔的时候,君子将自己的德行与美玉的性质相比,玉石温和、润泽有光彩,正如君子的仁德一般;它纹理细密而又坚实,就好像君子的智慧,心思细腻、缜密,处事周全;当玉石摔碎后,虽然也有棱角,却不尖锐,不会伤人,如同君子之义,正直刚毅,却以仁爱存心,念及一切;垂挂着的时候,好像要跌落下来的样子,象征着君子的谦下恭谨,有礼有度;敲击它的时候,会发出清澈激昂的声音,最后则戛然而止,与音乐的性德相似;虽然有斑点,但不会因此而遮掩它的优点,纵然它很美,斑点也如此显而易见,如君子之忠,不偏不倚,毫不掩饰;另外,玉的色彩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好比君子之信,表里如一,纵在暗室,也诚信不欺;它晶莹透亮犹如白虹,与天的白气相似,这是与天相配,与天道相应;而玉的精神可见于山川之中,如‘玉在渊则川媚,玉在山而草泽’,所在之处皆能受到感化,如同君子之德风,涵容万物,利益一方。行聘之时,手执玉石所制之圭璋,不假借他物而自然合乎礼,如君子之德,无须假借外物显示,自然德风畅然。天下无不以美玉为贵,这是道的显现。如《诗·秦风·小戎》中提到的‘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我想念着他啊,他的君子作风,就如同温润的美玉一样。所以君子以玉为贵,它所显出的‘仁、智、义、礼、忠、信’等品性,正是仁人君子的德风啊!”

【原典】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注曰:“道之衣被万物,广矣,大矣。一动息,一语默,一出处,一饮食,大而八荒之表,小而芒芥之内,何适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见之谓之仁;智不足以尽,故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不足以见,故日用而不知也。”

王氏曰:“天有昼夜,岁分四时。春和、夏热、秋凉、冬寒,日月往来,生长万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纳百川,不择净秽。春生、夏长、秋盛、冬衰,万物荣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信,若能上顺天时,下察地利,成就万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译文】

所谓道,就是人所走的道路。

它使万事万物不断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却不知道它们运动变化的由来。

张商英注:“道”覆盖了宇宙万物,广阔无边。人们或者行动或者停止,或者言语或者沉默,或者外出或者内居,或者喝水或者吃饭,大到无极,小到微尘,有哪个归向不在道的遮蔽之下呢?用仁不能够为它命名,所以仁爱的人看到它称它为仁;用智不能够完全表达它的意思,所以智慧的人看到它称它为智;普通百姓不能够看到它,所以,虽然时时在使用却不知道它。

王氏批注:天有昼夜四时的变化规律,春天和煦、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太阳月亮一来一往,大地万物自然生长,这是天理自然之道。大地容纳所有河流,不管它是干净的还是污浊的。春季产生,夏季增长,秋季兴旺,冬季衰亡,宇宙万物或者茂盛或者枯萎都能得到它们应该得到的,这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类产生了天与地、君与臣的道义,父与子的亲情,夫与妇的不同,朋友间的诚信。如果能够顺应自然运行的时序,调查研究地理的优势,造就万物自然生长,这是人事自然之道。

【评析】

所谓的道,就是自然法则。人们所谓的遵循自然法则,其实也就是顺“道”而行。天地间没有不变的事情,变是“天道”的法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虽然“道”恍惚难明,但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尽力去揣摸它,顺守它。尊重现实,量力而行。

大道无术,若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地一味偏激和固执,明知其不可为而强为,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功不成名不就,不但自己身败名裂,还会给社会带来无穷的灾难。

典例阐幽

淡然独与神明居

庄子大限之日。弟子侍立床前,泣语道:“伟哉造化!又将把您变成什么呢?将送您到何处去呢?化您成鼠肝吗?化您成虫臂吗?”庄子道:“父母于子,令去东西南北,子唯命是从。阴阳于人,不啻于父母。它要我死而我不听,我则是仵逆不顺之人也,有什么可责怪它的呢?夭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待吾生者,亦同样善待我死也。弟子该为我高兴才是啊!”

弟子听了,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庄子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庄子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庄子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蝼蚁、老鼠,何必这样偏心呢?”

庄子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真正是得道之人。

【原典】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注曰:“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于规矩者,得方圆而已矣;求于权衡者,得轻重而已矣。求于德者,无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为君臣父子;昆虫草木得之,以为昆虫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迩之一身,远之万物,无所欲而不得也。”

王氏曰:“阴阳寒暑,运在四时;风雨顺序,润滋万物,是天之德也。天地草木,各得所产;飞禽走兽,各安其居;山川万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讲明圣人经书,通晓古今事理;安居养性,正心修身,忠于君主,孝于父母,诚信于朋友,是人之德也。”

【译文】

所谓德,就是人的所得,就是让世间万物各得其所,得到它所希望得到的。

张商英注:有所希求叫做欲望。有欲望却不能得到满足,这是最不道德的。从圆规矩尺中追求得到的是方形和圆形罢了;从秤锤秤杆中追求得到的是轻重分量罢了。从德中追求,没有什么欲望不能实现。君臣、父子之间拥有它得以成为君臣、父子;昆虫、草木之间拥有它得以成为昆虫、草木。大的得到它从而成就其大,小的得到它从而成就其小。近到自身的生命,远到万事万物,没有拥有欲望而不能得以实现的。

王氏批注:气候在四季运行中产生冷热的变化,刮风下雨,滋润万物,这是天的德行。自然植物各自得到自己的产出,飞禽走兽平静地生存在各自的区域,山川万物如其所愿,保持本性。这是地的德行。解释前代圣贤的经典,掌握古今事情的道理,安稳地生活,陶冶心性,对君主忠诚,对父母孝顺,对朋友诚实守信,这是人的德行。

【评析】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生活在人群中,永远不会让自己孤立起来。之所以这么说,一则,有道德的人有修养和风范,会影响周围的人,从而吸引别人与之为友。二则,有道德的人能耐得住孤单和寂寞,纵使暂时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也会在先人贤士的思想、人格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中,道德品质的好坏、个人修养的高下,是决定与他人相处好坏的重要因素。只有以道德做为立身处世的根本,顺天道而行,以天下为怀,才能有求必应,心想事成。无论从政也好、经商也好、处世也好,总能取得成功。这就是人世间最大的功德、最大的谋略!反过来,如果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只追求个人的、眼前的蝇头小利,纵使想尽千方百计,他的欲望也必将落空。

典例阐幽

周公呕心沥血辅成王

武王伐纣后不久就死去,太子诵继位,是为成王。成王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面对国家初立,尚未稳固,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复杂形势,成王是绝对应付不了的。武王之死使整个国家失去了重心,形势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的能及时处理问题的人来收拾这种局面,这个责任便落到了周公肩上。

周公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传说,他洗头发的时候,一碰到贤人求见,就马上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见他们;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求见,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这就是后来“周公吐哺”成语的来历。

周公以冢宰的身份摄行王事,未曾称王,管叔有意争权,于是散布流言:“周公将不利于孺子(成王)。”灭殷后的第三年,管叔、蔡叔鼓动起武庚、禄父一起叛周。起来响应的有几十个原来同殷商关系密切的大小方国。周王室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在王室内部也有人对周公称王持怀疑态度。这种内外夹攻的局面,使周公处境十分困难。他首先稳定内部,保持团结,说服太公望和召公爽。他说:“我之所以不回避困难形势而称王,是担心天下背叛周朝。否则我无颜回报太王、王季、文王。三王忧劳天下已经很久了,而今才有所成就。武王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成王又如此年幼,我是为了成就周王朝,才这么做。”周公统一了内部意见之后,第二年举行东征,讨伐管、蔡、武庚。经过三年的战争,最终平定了叛乱。

武王克商只是打击了商王朝的核心部分,直到周公东征才扫清了它的外围势力。三年的东征灭国有五十个左右。东征以后,周人再也不是西方的“小邦周”,而成为东至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辽东的泱泱大国了。

东方辽阔疆域的开拓,要求统治重心的东移。周公东征班师之后,便着手营建东都洛邑。建城的主要劳力是“殷顽民”,即殷人当中的上层分子。“顽民”西迁,一则使他们脱离了原来住地,失去了社会影响;二则集中起来,便于看管。为了看管殷顽民,周公曾经派了八师兵力驻守。

东都洛邑建成之后,周公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庆典。在这里正式册封天下诸侯,并且宣布各种典章制度。也就是所谓“制礼作乐”。

周公制礼作乐第二年,也就是周公称王的第七年,周公把王位彻底交给了成王。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不避艰辛挺身而出,担当起王的重任;当国家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时候,毅然让出了王位,这种无畏无私的精神,始终被后代称颂,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以诚待人,以德服人

曹操虽然生性多疑,野心很大,但在军队中却留下了美名。一次麦熟时节,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士兵,都躲到村外,没有一个敢回家收割小麦的。曹操得知后,立即派人挨家挨户告诉老百姓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现在正是麦熟的时候,士兵如有践踏卖田的,立即斩首示众。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过,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可这时,飞起一只鸟惊吓了曹操的马,马一下子踏入麦田,踏坏了一大片麦子。曹操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我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拔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后来曹操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自己的头发替罪。曹操断发守军纪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

德行在隐忍中得以发扬

相传古时某宰相请一个理发师理发。理发师给宰相修到一半时,也许是过分紧张,不小心把宰相眉毛刮掉了。唉呀!不得了了,他暗暗叫苦。顿时惊恐万分,深知宰相必然会怪罪下来,那可吃不起呀!

理发师是个常在江湖上走的人,深知人之一般心理:盛赞之下无怒气消。他情急智生,猛然醒悟!连忙停下剃刀,故意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仿佛要把五脏六腑看个透。

宰相见他这模样,感到莫名其妙。迷惑不解地问道:“你不修面,却光看我的肚皮,这是为什么呢?”

理发师忙解释说:“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大人的肚皮并不大,怎能撑船呢?”宰相一听理发师这么说,哈哈大笑:“那是宰相的气量最大,对一些小事情,都能容忍,从不计较的。”

理发师听到这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小的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将相爷的眉毛刮掉了!相爷气量大,请千万恕罪。”

宰相一听啼笑皆非:眉毛给刮掉了叫我今后怎么见人呢?不禁勃然大怒,正要发作,但又冷静一想:自己刚讲过宰相气量最大,怎能为这小事,给他治罪呢?

于是,宰相便豁达温和地说:“无妨,且去把笔拿来,把眉毛画上就是了。”

【原典】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注曰:“仁之为体如天,天无不覆;如海,海无不容;如雨露,雨露无不润。慈慧恻隐,所以用仁者也。非亲于天下,而天下自亲之。无一夫不获其所,无一物不获其生。《书》曰:‘鸟、兽、鱼、鳖咸若。’《诗》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其仁之至也。”

王氏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行恩惠,人自相亲。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义让,必无所争也。仁者,人之所亲,恤孤念寡,周急济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与同忧;我之快乐,与人同乐,是恻隐之心。若知慈惠、恻隐之道,必不肯妨误人之生理,各遂艺业、营生、成家、富国之道。”

【译文】

所谓仁,是指对事物和人类有亲切的感情和关怀,有慈悲恻隐的心肠,让万事万物都能够遂其所愿,有所成就。

张商英注:仁爱的本体如同上天,上天没有覆盖不到的地方;如同大海,大海没有容纳不了的河流;如同雨露,雨露没有滋润不了的万物。慈爱施惠恻隐同情是应用仁爱的具体手段,虽然不刻意去和天下万物亲近,但是天下万物无不自觉自愿的亲近他。没有一个人不获得他安乐的地方,没有一物不获得它生存的地方。《尚书》上说:“鸟兽鱼鳖都这样顺利地孳长。”《诗经》中说:“在那路旁聚集丛生的苇草,不要放牧牛羊去践踏。”这大概就是仁爱的最高表现吧。

王氏批注:自己不愿意的,也不强加给别人。如果都人人都可以帮助他人、感激他人,那人们自然亲近。用要求他人的意愿来要求自己,用宽恕自己的意愿宽恕他人。有仁义的人,是人们愿意亲近的人,关怀鳏夫寡妇孤儿独老,周济困急,这是慈惠之心;他人的苦恼就是自己的苦恼,自己的快乐也是他人的快乐,这是恻隐之心;具有这种胸怀的人,一定不会妨碍别人的生活道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营生,这是维护好一个国、一个家的办法。

【评析】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特别强调先人后己,为别人着想。仁爱之人,总是能充满仁爱之心,将成全别人放在第一位,让周围的人都能快乐地生活。能做到这一点的才是真正的仁者,也才是真正的强者。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人如果只为自己着想,那将是做人策略上的巨大失败。一个人,尤其是领导者,言行举止倘若都能多为他人着想一些,流露出浓浓的人情味,这不但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大为提高,更能给自己带来人气,给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和拥戴,令自己的人生和事业都顺风顺水。

典例阐幽

卫灵公纳谏行仁义

有一年冬天,卫灵公下令调集民工在宫中挖一个大池塘。天气严寒,百姓劳作非常辛苦,但却敢怒不敢言。

大臣宛春知道了这件事后,便劝谏卫灵公:“天气如此寒冷,还要兴办工程,恐怕会损害老百姓。”

“我不觉得天很冷呀。”卫灵公不以为然地说。

宛春说:“国君您穿着狐皮裘,坐着熊皮席,屋里又有火炉,当然不会觉得冷了。而现在老百姓的衣服捉襟见肘,破旧不堪,鞋子坏了都来不及修补。您是不觉得冷,而百姓却感到冷得很!”

卫灵公称赞地点点头道:“你说得很好,我马上下令停工。”他立即下令停止了修池工程。

宛春告退后,侍从们都在一旁劝说道:“国君您下令要民工挖池,如果百姓知道是因为宛春劝谏大王,而下令停止工程,这样做会使百姓感激宛春,而怨恨您的。这恐怕对国君您不利吧!”

卫灵公对此不以为然,淡然一笑地说:“你们太过虑了,怎么会这样呢?宛春不过是鲁国的一个平民而已,而我任用了他,老百姓对他的了解还很少。现在我要让老百姓通过这件事了解他。而且宛春有善行就如同我有善行一样,宛春的善行不就是我的善行吗?”

仁者体则存心养性

刘秀手下的猛将贾复作战勇猛,常置生死于度外,刘秀时刻关注贾复的生命安全。当听说贾复伤重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听说贾复的夫人怀孕了,如果生的是女孩,我的儿子就娶她,如果生的是男孩,将来我的女儿就嫁给他。”由于刘秀有意不让贾复出征,使他具体战功不多,每当诸将论功时,刘秀都要替贾复说上一句:“贾君之功,我自知之。”

刘秀早年有“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感叹,后来他就把执金吾一职许给了贾复,足见对他的赏识之心。为这样的君主效力,谁又能不舍生忘死呢!

冯异先前是王莽阵营中人,后又依附刘秀,在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冯异曾连续数年镇抚关中,威权日重,民间称之为“关中王”,朝中亦有人非议。刘秀便将参毁的书信交给冯异本人,冯异看后惊恐异常,上表自辩,刘秀安慰他说:“没什么可以担忧的!”后来冯异入朝觐见,刘秀向满朝文武介绍:“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回忆起几年前在河北逃难时,冯异为自己弄来豆粥与麦饭充饥,刘秀又感慨地说那是一份无法报答的厚意,这些话让冯异心里感到无比的温暖。

大将李忠从军之后,不能照顾家人,往往失散。刘秀对李忠说出了这样的话来:“今吾兵已成矣,将军可归救老母、妻、子,宜自募吏民能得家属者,赐钱千万,来从我取。”

公元24年秋,刘秀率兵在邬地作战,大败敌军后,投降他的人并不很安心。刘秀令降者各归其本部统领其原来的兵马,他本人则轻骑巡行各部,无丝毫戒备之意。降者感叹道:“萧王(刘秀当时被刘玄封为“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

自建武二年至四年,刘秀前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规定民有被卖为奴婢而愿意归随父母的听其自便,奴婢主人如果拘留不放,就依法治罪,对于没有释放的官私奴婢,也在法律上给予一定的人身保障,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灸伤奴婢者要依法治罪。

仁爱而多宽恕

曹彬——北宋名将,字国华,真定灵寿人,曾为后汉、后周将领。宋初为客省使,后擢左神武将军兼枢密都承旨,咸平二年卒。他严于治军,尤重军纪。

他对人仁爱而多宽恕,绝不草菅人命,下面是流传的两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他在任徐州知府的时候,有个官吏犯了罪,他通过审理,判决一年后对罪犯执行杖刑。大家对他缓刑的做法不理解。曹彬说:“我听说这人刚娶了媳妇,如果立即对其执行杖刑,此女的公婆就必然认为这个媳妇不吉利而厌恶她,一天到晚打骂折磨她,使她无法生存下去。这就是我判缓刑的缘故啊。同时我还要依法办事,不能对他赦免。”

曹彬围攻南京半年多,连秦淮河、白露洲、西门水寨都占领了。到最后,只要一仗就可以轻易攻进金陵——南京城了。在这紧要关头,总司令曹彬突然生病了。生的什么病呢?大家都着急,于是去探病。问起生的是什么病,曹彬说是心病。于是大家纷纷主张找医生,还要找名医。曹彬说,不必找医生,我的病医生治不好,只有你们各位能医好。大家问什么办法。曹彬说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打进南京的时候,不许随便杀一个人,也不许任何人奸淫掳掠,做不做得到?这时一班将领们只好说,你命令下来就好了嘛!曹彬说,不行,要先发誓。于是大家就发誓。发过誓后,立刻下攻击令,打进了南京城,而城里的老百姓还不知道呢!

【原典】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注曰:“理之所在,谓之义;顺理决断,所以行义。赏善罚恶,义之理也;立功立事,义之断也。”

王氏曰:“量宽容众,志广安人;弃金玉如粪土,爱贤善如思亲;常行谦下恭敬之心,是义者人之所宜道理。有功好人重赏,多人见之,也学行好;有罪歹人刑罚惩治,多人看见,不敢为非,便可以成功立事。”

【译文】

所谓义,是指人应该遵从的行为规范,人们根据义的原则奖善惩恶,以建立功业。

张商英注:道理所在的地方叫做义,按照道理而进行决断,是施行义的办法。奖赏美善、惩罚罪恶,是义的道理;建立功劳、成就事业,是义的决断。

王氏批注:心怀宽广,能与各种人交往;志向远大,使人民安宁;轻视金钱如同粪土,爱惜人才如同亲人;怀有一颗谦卑恭敬的心,这些是有义气的人能被人接受的原因。有人做了好事,就奖赏他,使他人也学着做好事;有歹人做坏事,就要惩治他,使他人不敢为非作歹。这样便可使事业兴旺发达。

【评析】

中国古人最讲究一个“义”字,一个人只要讲义气,就能受到大家的拥护,古来成大事的人,都对“义”字有深刻的研究,也无不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之。因为“义”乃人生事业的基础,是个人才能的统帅和主心骨。离开道义的建树,事业也就失去了稳固的根基。缺乏道义的约束和指导,纵使有经天纬地的才能,也不会取得大的成就。

大义之人首先要有宽广的胸襟,宰相一般的度量,能够宽容别人;其次,要有坚定的信念,赏罚分明,视金钱如粪土。所以,无论做人处世,经营企业,治理国家,都应该深入领会“义”的涵义,实践“义”的要求,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成就丰功伟业。

典例阐幽

义气墩的传说

传说溧水在春秋战国时属于吴楚交界地,因为两国的争夺,它一会是楚国的濑潴邑,一会是吴国的平陵邑。燕国的左伯桃、羊角哀关系一直不错,听说楚国招纳贤人,两人就结伴去楚国。

当衣衫单薄的他们走到东刘村时,遇到大风雪,干粮即将吃完,周围又地广人稀。左伯桃担心继续走下去,两人不是被冻死,就是会饿死,于是寻思把自己的东西给羊角哀一人用,这样羊角哀或许还能活下来。羊角哀也同意左伯桃的话,但两人谁也不肯眼睁睁看着另一个人死掉,各不相让只好作罢就地休息。第二天醒来,羊角哀发现身上盖着左伯桃的衣服,旁边还放着左伯桃的干粮,但却不见左伯桃的踪影,后来发现,左伯桃已经冻死在附近的一个树洞里。羊角哀把树洞封好作了标志后,一边抹泪一边出发。

到了楚国后,羊角哀很受楚王的器重,被封为大将军,但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好友左伯桃,就把他们的故事告诉了楚王,请求去拜祭左伯桃,楚王深为感动,当即准假。羊角哀把左伯桃安葬好后,就落宿在附近,夜里听到厮杀声,左伯桃托梦告诉他,附近的荆将军(有人称是刺秦王的荆轲)经常欺侮他。天明,羊角哀想去拆荆将军庙,但遭到当地土人的反对。第二夜,他又听到厮杀声,不忍好友受欺,就自刎前去帮战。当地人很受感动,就把两人的尸首合葬在一处,取名义气墩,世代相传。

汉武帝大义灭亲

昭平君是汉武帝的胞妹隆虑公主唯一的儿子,而且是晚年得子,众人无不视为掌上明珠,后昭平君,娶武帝之女夷安公主为妻。昭平君平日被娇宠惯了,行为有些不羁,隆虑公主病危临终之际,怕昭平君将来惹下祸患,特地献出百万钱财,请求武帝同意以此替昭平君预先赎死罪。

武帝顾惜兄妹之情,不忍拒绝,只得含泪答应了隆虑公主。

不出隆虑公主所料,昭平君后来果然闯下大祸。在隆虑公主死后,失去约束的昭平君日益骄横放纵,一次醉酒后,竟将侍奉公主的老大夫给杀了,廷尉署将他收押到内宫的监狱内待审。

昭平君是公主之子,属八议范围。按制,八议范围内的犯罪当死时,一般的司法官吏无权审理裁决,只能将其奏报公卿,由公卿议定后再奏明皇帝裁决。这实际上就是给以从宽处理的考虑机会。因此,廷尉将此案以公主之子为由上请汉武帝。武帝左右亲信侍臣皆劝其手下留情。

汉武帝沉吟片刻,左右为难,想起妹妹临终的遗言,悲伤流泪,叹息不已。

良久,武帝却断然说道:“先帝造法有云:自天子至于庶民皆平等待之,如果朕因此违反了先帝本意,庙堂之上有何颜面立之?”

于是下令处斩昭平君。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评价明君与清官的传统标准,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汉武帝挥泪斩亲,执法不徇私情,实在难能可贵。如此决断,虽失信于妹妹,但却赢得了天下民心,对于一位皇帝来讲,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

深明大义,维护国法

传说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初夏,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来到崇武沿海一带抗倭。这天深夜,戚继光带着两个随从,踏着月光出城巡视,走着走着,忽然听到从海滩那边传来凄惨的哭声。戚继光赶过来一看,只见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大爷捶胸顿足痛哭着,旁边一个守城士兵好言劝慰。那个士兵一间戚继光,马上站起来行礼,将情况一一禀告。

原来这个老大爷的亲人几乎全被倭寇杀害了,只剩一个孙女。谁知祸不单行,这天半夜,家中突然闯进一个蒙脸人,将他的孙女奸淫了,孙女羞愧难当,跑出家门,跳海自尽了。老大爷和守城士兵赶到海边时,他孙女早已被冲到外海去了。

戚继光劝住老大爷,问他认不认得这个蒙脸人。老大爷说,这人左边眼眉间有一道显眼的伤疤,长得五大三粗,戚继光一听,不由一怔。他搀扶着老大爷,让他先跟他们回营,待调查清楚后再处置。

到了营中,几个当地百姓已将蒙脸人逮住送来了。戚继光一看,果然不出所料,正是亲侄儿戚安顺。他气得面如紫茄,喝令立即推出斩首示众。

戚安顺慌忙跪下,声泪俱下地哭求道:“叔父呀,我知错了,就饶我这一次吧!以后我一定痛改前非……当年倭寇奸细要暗杀叔父,我挺身而出,左眼边挨了一刀,面容被毁,以致至今娶亲无望,才去干那……”

“住嘴!即使娶亲无望,你也不能干出这伤天害理的事!”戚继光厉声斥道。

“你对我委实有救命之情,况且你我有叔侄之亲,但这都是私情。现在你奸淫少女,害死人命,这可是触犯众怒的公事呀,是国法军纪家规所不容的!你今日是自作自受。”

戚继光说着,向手下人喊道:“来人,端一碗酒过来。”于是,一个士兵送来了一碗酒。

戚继光端着这碗酒,对戚安顺说:“侄儿,你的救命之情叔父是不会忘记的。今日即将永别,就喝下叔父答谢你的这碗酒吧!”

戚安顺深知叔父一向秉公执法,自己今日死罪难逃,便接酒一饮而尽。随后,他就被推出斩首。戚继光命人把他的首级悬挂在城楼上示众三天,以儆效尤。

从此以后,将士们都知道戚继光严于执法,军令如山,公私分明,都不敢做违犯军纪国法的事。

【原典】

礼者,人之所履,以成人伦之序。

注曰:“礼,履也。朝夕之所履践而不失其序者,皆礼也。言、动、视、听,造次必于是,放、僻、邪、侈,从何而生乎?”

王氏曰:“大抵事君奉亲,必当进退承应,内外尊卑,须要谦让恭敬。侍奉之礼,昼夜勿怠,可成人伦之序。”

【译文】

所谓礼,就是人们所身体力行的。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起人伦秩序。

张商英注:礼,就是身体力行。人们从早到晚所身体力行而不丧失的秩序,都是礼仪。人的一言一行、一看一听,如果都完全遵循这些礼仪规范,那么,放荡邪僻、邪恶奢侈的现象又从哪里产生呢!

王氏批注:大体而言,服侍君王侍奉父母,应当时刻恭候应承而或进或退。家里家外、长辈晚辈的应承上应该谦虚礼让、恭敬尊重,躬行这样的侍奉礼仪,一刻都不懈怠,这样就可以形成人伦秩序。

【评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不讲礼,不明礼,就不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社会失去了礼的约束和规范,就会陷入秩序的混乱和精神的迷失。每个人从懵懂到成长,不论在家还是在社会,你的一言一行都要涉及礼仪。大到国家、社会的集体活动,小到个人的饮食起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朋友、兄弟间再亲密无间,也需要一定的礼数,以避免矛盾的产生;上下级间多一些礼数,也能形成一种融洽的工作氛围,使工作顺利进行……

礼是出自对人的尊重,并通过内心的倾慕和外在的尊崇表现出来。倘若对别人没有那种尊重之心,即使作出一副恭敬有礼的模样,也只能是虚礼。相反,如果对他人有一颗敬重的心,不论你有否向人行礼,实际上都已经是真正的“礼”了。

典例阐幽

国之命在礼

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景公邀鲁定公在夹谷会盟,企图利用会盟的机会要挟鲁国。

会盟开始不久,齐国的司仪官员大声喊道:“演奏四方的乐舞。”乐声响起,坛下一群袒胸露臂的莱人,手持兵器,鼓噪而进,企图劫持鲁定公。孔子见情况不妙,叫鲁国的左右司马率领士兵攻上去阻止莱人,自己一步一阶地登上盟坛的第二层,边行礼边高声对齐景公说:“两国的国君友好会盟,莱人本是齐国的战俘,却用武力来捣乱,这不是齐国统帅诸侯的方法。按照周礼,边远地区的人不能图谋中原;不开化的边鄙之民不能扰乱华夏;俘虏不能干预国君的会盟;武力不能逼迫友好。如果这样做,从神明方面讲,是不吉祥的;从德行方面讲,是丧失道义的;从做人方面讲,是丢弃礼仪的。我想齐君必定不会这样做的!”齐景公听了孔子的这番义正词严的话,羞惭的汗流满面。只好命莱人退下,孔子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过了一会,气氛稍微缓和。齐国的司仪官又大声喊道:“演奏宫中的乐舞。”响起后,齐国的一群侏儒小丑装男扮女,嬉笑吵闹,丑态百出的拥上前来,演唱《文姜爱齐侯》来侮辱鲁国。孔子再一次来到盟坛第二层上,大声向齐景公说:“在这样庄严隆重的时刻,这些下贱人竟敢如此侮辱、戏弄国君,按照周礼,这些人罪该处死。”齐景公无奈,只好下令杀掉这群侏儒小丑。

会盟继续进行,由戎右帮助掌管盟礼的司盟杀死牲牛,割下牲牛左耳,放在珠盘里,交给盟主齐景公,叫做“执牛耳”。又取牲牛血盛在玉敦里,蘸着牲牛血书写盟书。齐国官员见劫持、愚弄鲁定公的阴谋未得逞,在签订盟约时加了一条:齐国征伐他国时,鲁国必须派三百战车发跟随助战,否则就是破坏盟约。以此来要挟鲁国,使鲁国成为齐国的附庸国。孔子针锋相对的提出:齐国如不归还鲁国被齐国侵占的大片土地,而让鲁国来满足齐国的要求,也是破坏盟约。

最后,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招待鲁定公,孔子怕夜长梦多,再出意外,遂对齐国的官员说:“齐鲁两国旧有的典礼,您没有听说过吗?会盟已经结束了,而设享礼是徒然烦劳执事的人,并且牺尊、象尊不出国门,编钟、玉磬不在野器,那就像秕子和稗子一样轻微而不郑重。像秕子和稗子一样,是国君的耻辱。不和礼法就是名声不好,,您为什么这样做呢?享礼是用来宣扬德行的。否则,不如不用享礼。”于是齐国便没有设享礼。

会盟后不久,齐国就归还了侵占鲁国的郓、讙、龟阴三处田地。

在这次会盟中,孔子机智勇敢,随机应变,以“周礼”为武器,有礼有节的同齐国君臣进行了斗争,粉碎了齐国的预谋,维护了鲁国的尊严和利益,也使自己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恪守礼教方能修身

刘邦称帝后,将太公安置在栎阳。公元前201年三、四月间,刘邦回到栎阳后,每隔五日就去看望太公一次,每次看望,一定要再拜问安。此事被太公一家令看到了,觉得他们父子所守的仍是普通百姓之礼,极不合适。如今刘邦即位已久,太公尚无尊号,这样下去,不合朝仪,将会产生不良后果,但又不好明言,只好寻机,设法点破。

一次,家令见太公在家无事,便向前说道:“皇帝虽是太公的儿子,毕竟是皇帝;太公萨帝的父亲,毕竟是个人臣,怎能让人主拜人臣呢?”太公原本是个乡下人,对家令所言;闻所未闻,忙问道:“那将如何是好呢?”家令道:“下次陛下再来朝拜,您行大礼迎出门去,才算合乎君臣之礼。”待到刘邦再来朝拜,车马还未到,太公就迎到了门前。刘邦见后,大惊,急忙下车,扶住了太公,问道:“您何故如此呢?”太公道:“皇帝乃是人主,天下共仰,怎可为我一人而乱了天下礼法!”刘邦听后,猛然醒悟,忙将太公扶入室内,婉言盘问。太公就将家令所劝的事说了一遍。

刘邦听了以后,没有说什么,辞别太公回宫后,派人取出黄金五百斤,赏给太公家令。一面使词臣拟诏,尊太公为太上皇,诏云:“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乃人道之理。以前,天下大乱,兵革四起,万民疾苦,朕亲自披坚执锐,迎难而上,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遂安,此皆太公之教训。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尊太公为太上皇。”自此,君臣理顺,太公也不用迎门了。

天理节文,人心检制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使晋国成为霸主,是经历了一番艰难曲折的历程的,开始,他受到父亲的宠妃骊姬的陷害,被迫逃出晋国,在许多国家流浪,经历了19年的磨难,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磨炼了他的性格。公元前636年,由于晋国发生内乱,没有了国君,重耳结束了在外国流亡的生活,在秦国的护送下回到了晋国,当了国君,这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回国后,雄心勃勃,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开始训练他的百姓。两年以后,晋文公认为差不多了,便准备用他的百姓称霸诸侯。子犯曾经跟他在外流浪,是一个十分有见识的人,他劝阻说:“百姓虽经过训练,但还不懂得什么是义,还没能各安其位,不能用。”晋文公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他便想办法让百姓懂得义。

正在这时,周朝发生了“昭叔之难”。昭叔是周惠王的儿子,他的母亲是惠后,昭叔还有个哥哥,是太子,即后来的周襄王。惠王想立昭叔为太子,但还没来得及便死亡,昭叔便逃到齐国。襄王即位后,将昭叔接回来。然而昭叔回国后,又与襄王的王后乱搞。襄王知道后,便将王后废掉。这下触怒了王后的娘家,他们派兵讨伐周朝,周襄王便逃到了郑国。周朝在当时名义上还是各诸侯国的宗主国,虽然有名无实,但各诸侯国毕竟还得尊重它。于是晋文公决定帮助周襄王返回周朝,其主要的目的是用此事教育晋国的百姓,让他们懂得什么是义。他派出左右两军,右军攻杀昭叔,左军往郑国迎接周襄王返国。周襄王为表彰晋文公的功劳,待之以殊礼。晋文公推辞说:“这是臣下份内之事。”晋文公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他的百姓,对上尽忠就是义。他的这一举动对他自己的声誉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使得百姓愿意向他尽忠。

他在帮助襄王返国后,又回国致力于造福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他认为这回可以役用百姓了。不料,子犯又出来阻拦,他说:“百姓虽然懂得了义,但还不知道信是怎么回事,还不能使用。”于是,晋文公又想方设法让百姓懂得信。他率领军队攻打原国,命令士兵们携带3天口粮。军队围困原国整整3天,士兵们携带3天的粮食全部吃完了,而原国还未投降。晋文公就下令退兵。正当晋国刚退兵时,派出的间谍从城里出来报告说:“原国已经支持不住,准备投降。晋文公说:“初带3天军粮,就是准备攻打3天,如今已下令退兵,就应该说话算数。如果不退兵,即使攻下了原国,也不能取信于人,如果没有了信用,百姓也就失去庇护。得失相比哪个多呢?”晋文公故意利用打原国来教育百姓,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信,以此来树立自己的威。结果,国内民风大变,凡事以信为本,做买卖不求暴利,不贪不骗,民皆信实。

做到了这些后,晋文公又问子犯:“这回行了吧?”子犯回答:“还不行。百姓虽知信、义,还不知道什么是礼,还没有养成恭敬的习惯。”于是,晋文公又让百姓在知礼方面做出了努力。他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每个环节都依照军礼执行,使百姓看到了什么是礼仪。又设立专门执行社会秩序的官员来规定百官的等级职责,使百姓知道对什么官行什么礼。不仅如此,人们还知道了根据礼来判断一件事的是非曲直。

这一次,晋文公没有去问子犯,子犯却主动地找到晋文公,说:“民力可用矣!民心可用矣!”

于是,晋文公开始伐曹国,攻卫国,取得齐国之地,解救宋国之围,大败楚军于城濮,遂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以礼待人,感天动地

郑均,字仲虞,东汉河北任县人,少年时喜欢黄、老学说,为人清廉诚实。他的哥哥在县衙里当官,经常收受他人的贿赂,郑均知道后多次劝说哥哥不要做犯法之事,可哥哥根本听不进去。

郑均为了挽救哥哥,就到外地给人做佣工。一年之后,郑均带着做工挣来的钱回到家里,把钱全部交给哥哥,并对他说:“钱财用完了,还可以再挣,名声失去了,却是一辈子都找不回来了。你做贪官是会被人唾骂的,一旦事发你还怎么抬起头来做人?哥哥,你要好好想想我的话有没有道理?”

哥哥听了,很受感动,决心重新做人,后来竟然以廉洁着称。

哥哥去世后,郑均又悉心照顾嫂子和侄子,不敢有一点怠慢,和哥哥在世时一样。

人们对郑均的品德称赞不已,官府知道后特召其为官,后来郑均官至尚书一职。汉章帝非常敬重郑均,郑均告老还乡后,章帝东巡时还专门到他家看望。时人都称郑均为“白衣尚书”。

郑均的一言一行,完全出于礼数。哥哥的一意孤行,郑均非但没有效仿,反而常常良言相劝,最后以自己的行动来感动哥哥,使其醒悟。在哥哥去世后,他又悉心照顾嫂子和侄子,尽到了应尽的义务,恪守了礼节。他用自己的“礼”,引导了来人的道德取向。

【原典】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注曰:“老子曰:‘夫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者,散也。道散而为德,德散而为仁,仁散而为义,义散而为礼。五者未尝不相为用,而要其不散者,道妙而已。老子言其体,故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黄石公言其用,故曰:‘不可无一焉。’”

王氏曰:“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合行好事。若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不可无一焉。”

【译文】

凡是想要树立修身立业的根本,道、德、仁、义、礼这五种思想体系是不可缺一的。

张商英注:《老子》中说:“道散失了然后才有德,德散失了然后才有仁,仁散失了然后才有义,义散失了然后才有礼。”失是散失的意思。道散失了从而为德,德散失了从而为仁,仁散失了从而为义,义散失了从而为礼。这五个方面未尝不相互为用,而归纳起来它却不会散失,是由于天道的神妙罢了。《老子》强调的是天道的本体,所以说:“礼这东西,标志着忠信的不足,而且意味着祸乱的开始。”黄石公强调天道的功用,所以说:这五种思想体系是缺一不可的。

王氏批注: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这五种品质彼此为用才可以做人、做事。想要实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抱负,这五者缺一不可。

【评析】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人的立世之本,是任何代价都不能换取的。大事业只能是人格完美的人才能担当得起。要立志做大事业,则只靠技能还不行,必须要具备“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仪”这些道德品质,否则立身不稳;处事不能不讲技能,否则就难以成功。以道德为准绳,以技能为手段,人生在世,二者缺一不可。只讲技能,不讲道德,终归要失败,终归要被人唾弃。

加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就要自尊自重,要明确并遵从社会的准则与规范。要时时反躬自省,才能自我解剖,从而自我完善。

典例阐幽

韩琦德量过人

韩琦出身世宦之家,父韩国华累官至右谏议大夫。韩琦3岁父母去世,由诸兄扶养,“既长,能自立,有大志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学问过人”。

天圣五年,弱冠之年考中进士,名列第二,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景祐元三年八月,拜右司谏。

韩琦镇守相州的时候,因为祭祀孔子庙,所以住宿在外地。有个小偷入室行窃,举起刀对韩琦说:“我无法自己养活自己,所以来向您请求周济一下。”韩琦说:“茶几上的器具价值百千钱,全部都可以给你。”小偷又说:“我想得到你的头,将它献给西边国家的人。”韩琦听后便伸出脖子。小偷低下头说:“因为我听说过您非常有气量,所以就想来试试您。茶几上的东西,承蒙您已经送给了我,希望您不要把这件事泄漏出去。”韩琦说:“好的。”最终他兑现了一生不告诉任何人的承诺。后来,这个小偷因为其他事犯了罪,被判了死刑,在刑场上,他将这件事详细地说了出来,说:“我担心我被处死之后,韩琦的德行就不能被世人所知了。”

姜后以德行感化周宣王

西周后期,周厉王忽视先王的礼乐教化,贪财争利,施行暴政,终使平民发生“国人暴动”,周厉王仓皇逃往晋国。

公元前827年,逃亡了十四年的周厉王在晋国去世。隐匿在重臣召公家里的太子静被群臣拥立继承王位,称为宣王。

宣王的王后是齐侯的女儿姜氏。年幼时,父母对她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视,还专请善传德义的傅母教导训练,所以她不仅有较好的容貌,更是一位贤德女子,不合礼之言,必不说,不合礼之事,必不做。

周宣王即位之初,在召公等人的扶持下,曾勤于政事。可是时间一久,他不免有些懈怠,不但早睡晚起,而且还常留在后宫不愿离去,延迟上朝听政。

见宣王如此迷恋女色,贤明的姜后十分担忧。她想:宣王身为天子,肩负造福天下的重责大任,不能全心于天下百姓,长此以往,非但不能力挽周室的衰落局面,而且难免重蹈周厉王的覆辙,甚至还会葬送掉周朝几百年的社稷,自己也将成为历史罪人。当年夏桀不就是由于迷恋妹喜而被商汤讨伐灭亡,商纣也是因为妲己而好色误国,最后落得在鹿台自焚的下场吗?

想到这里,姜后就摘下了头上的簪子和耳环等象征王后的饰品,并且换上普通女子的装束,然后拜托傅母代向宣王禀告说:“是臣妾无德无才,滋生淫佚享乐之心,以至使君王受累,常常晚朝失礼,给人留下君王好色而忘德的印象。一旦迷恋于女色,就一定会穷奢极欲,疏于朝政,由此诸侯叛离,百姓怨声载道,引起社会的动乱。今天国家存在动乱的潜在因素,根源就是臣妾,所以特请君王治罪于我。”

傅母的禀告,令宣王如梦初醒,惭愧不已,他忙问傅母:“王后现在何处?”傅母回答说:“王后正站在长巷里,等候君王治罪。”

周宣王听罢遂赶往长巷,看到已脱去王后衣冠,自罚为平民等待发落的姜后。这种引过自责婉谏于君王的妇德,令宣王内心极受震撼,他既悔过又感激地对姜后说:“这怎么是王后的错呢?完全是我的失德,不但没有励精图治,全力重整先王创下的基业,更不懂得防微杜渐,以修身为本。如今幸有王后及时提醒,否则我将会成为愧对列祖先王和天下的千古罪人。”

周宣王说完,吩咐随侍将姜后请回后宫。自此以后,他再也没有晚起过,对于政事更加勤勉用心,每天早朝晚归。在修身上,他更是谨小慎微,不失天子威仪。

姜后为了使宣王不再为女色所缚,规定后宫起居内则,侍奉君王者,要等夜色深沉后秉烛而入,一进卧室便要把烛火熄灭。到了鸡鸣时分,就马上起床穿衣,并让身上的玉配等饰物,相互碰撞发出叮当的声音,然后迅速离开。宣王听到声音,也就马上翻身起床。

在姜后和众臣的辅助下,周宣王以中兴周室为己任,继承文王和武王遗下的礼乐教化精神。最终于执政四十五年的时间里,不仅有效延缓了西周王朝的快速衰落,而且还恢复到了周厉王前的太平局面,各诸侯国也纷纷来朝见天子。史称这一时期为“宣王中兴”。

【原典】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注曰:“盛衰有道,成败有数,治乱有势,去就有理。”

王氏曰:“君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国昌盛,尽心而行;君若无道,不听良言,其国衰败,可以退隐闲居。若贪爱名禄,不知进退,必遭祸于身也。能审理乱之势,行藏必以其道,若达去就之理,进退必有其时。参详国家盛衰模样,君若圣明,肯听良言,虽无贤辅,其国可治;君不圣明,不纳良言,俦远贤能,其国难理。见可治,则就其国,竭立而行;若难理,则退其位,隐身闲居。有见识贤人,要省理乱道理,去就动静。”

【译文】

贤明能干的人物和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看清国家兴盛、衰弱、存亡的道理,通晓事业成败的规律,明白社会政治修明与纷乱的形势,懂得隐退仕进的原则。

张商英注:兴盛或衰败有一定的道理,成功或失败有一定的规律,安定或大乱有一定的苗头,离去或留下有一定的时机。

王氏批注:君主施行仁政,任用忠臣良将,国家繁荣昌盛,那么就可以尽心做事,君王不行正道,不采纳良言,国家衰微,那么就退隐闲居。倘若贪爱功名利禄,不懂得出世入仕的道理,一定会有祸患临到身上。能看清社会修明与纷乱的形势,入仕、隐居都依照形势而定;能懂得隐退仕进的原则,也就可以选择时机,或进或退。参酌详审国家强盛衰微的样子,君王如果英明,能听善意的话,即使没有贤良臣子辅佐,他的国也一样能够治理;君王如果不英明,不采纳善意的话,疏远有才能的人,他的国就难以治理。见到可以治理,就进入他的国,尽力做事。如果不能治理,就从职位上退下来,退隐独居。有知识见闻的贤人,需要觉悟到治与乱的规律,从而做出出世、入仕的选择。

【评析】

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所谓的成功人士就是顺应了这种规律,而不是他创造了某种规律。成功人士就像是摸石过河的人,事物的规律就像是水中的石头。摸准了石头,事半功倍;摸不着石头,只能被河水冲走,结果事倍功半,或者一无所成。有了石头并不代表你就能成功,你还要评估自己的实力,量力而行。

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所经历的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人生里宝贵的财富,虽然“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如果认定我们失败的经历就代表我们失败的人生,那不免浪费了生活赐给我们的珍宝。用这些经历历练我们超然于物外的智慧,必将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智者。

典例阐幽

温峤佯醉巧脱身

东晋的时候,有个人叫温峤,自幼聪明颖慧,有胆有识,博学善文,尤其是以孝顺着称乡里。17岁时,他就开始做官,由于业绩突出,因此官职不断上升。晋明帝即位后,任侍中,朝廷里的机密大事他都能够参与。因为受到明帝重用,所以他也受到权臣王敦的嫉恨,但是王敦仍然让他担任左司马。

温峤心里清楚,王敦用他并不是信任他,而是要将自己置于手下加以控制。于是,温峤就假装顺从,以使王敦高兴。同时,对于王敦的心腹钱凤,温峤也常在人前夸赞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钱凤听后从心里感到高兴,也与温峤相友好。

这时丹杨尹的职位空缺,温峤主动推荐钱凤,而钱凤亦推举温峤。王敦听从钱凤的建议,请求朝廷任命温峤为丹杨尹,还亲自为温峤饯行。温峤担心钱凤在自己走后从中作梗,在王敦面前说自己的坏话,就在宴席上装作醉酒,用手将钱凤的巾帻击落在地,满脸怒色地大叫:“钱凤是什么人,我温峤行酒他敢不喝!”以此先发制人。

王敦以为温峤真的喝醉了,也不责怪,一笑置之。温峤又担心王敦中途变卦,临行时与王敦洒泪告别,还故意装作恋恋不舍的样子,三出三入,然后才上路赴任。等温峤出发后,钱凤就入见王敦劝谏说:“温峤与朝廷关系甚密,与庾亮也是深交,此人未必可信。”

王敦笑曰:“温峤昨天醉酒得罪了你,是不是你因此而来谗毁他呢?”钱凤的阴谋没有得逞。而温峤得以安全还都,向朝廷汇报了王敦的逆谋,请求朝廷早做准备,以备不测。

高瞻远瞩求生存

曾国藩被称为清代中兴之臣,然而荣耀得来并非易事,他多次陷入不利的处境,都是用信心鼓舞自己,不至于一蹶不振。事物发展的方向,要么有利于自己,要么不利于自己,曾国藩深得柔忍之道,既非不切实际地奋然一搏,也不永远销声匿迹,而是在貌似“不动”中寻求“变化”的契机。

他在日记中写道:“静中细思,古今亿百年无有穷期,人生期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当思一搏。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夜仅一榻耳,当思珍惜。古人书籍,近人着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一毛耳,当思多览。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过太仓之粒耳,当思奋争。然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则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可谓甚解为人处世的智慧。

【原典】

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注曰:“道犹舟也,时犹水也。有舟楫之利而无江河以行之,亦莫见其利涉也。”

王氏曰:“君不圣明,不能进谏、直言,其国衰败。事不能行其政,隐身闲居,躲避衰乱之亡。抱养道德,以待兴盛之时。”

【译文】

因此,当条件不适宜之时,都能默守正道,甘于隐伏,等待时机的到来。

张商英注:真道,就像船只一样;时机,就像大水一样。有了船只、船桨的便利却没有江河之水来使它运行,就不可能知道船只船桨有利于渡河。

王氏批注:如果君主不贤明,听不进忠言和真话,国事衰败,做事不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就不如隐藏起来,躲避混乱,修养自己,等待振兴的时机。

【评析】

这里所谓的“道”,就是成功之道,是自身修养的本领和能力,就好比渡河用的船,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工具。但只有船,没有水也过不了河,水就像机会一样。所谓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在于自身的德才皆备,但更重要的是懂得乘势而行,伺机而动,不会违背事情发展的规律,恣意妄动;倘若时机不成熟,便甘于寂寞,静观其变,这样才有可能收获成功。而世俗之人往往被成功后的光芒刺花了双眼,而看不到成功之前的寂寞与无奈,从而一无所获。

典例阐幽

耐心等待,时机必现

战国时,安陵君是楚王的宠臣。有一天,江乙对安陵君说:“您没有一点土地,宫中又没有骨肉至亲,然而身居高位,接受优厚的俸禄,国人见了您无不整衣而拜,无人不愿接受您的指令为您效劳,这是为什么呢?”

安陵君说:“这不过是大王过高地抬举我罢了。不然哪能这样!”

江乙便指出:“用钱财相交的,钱财一旦用尽,交情也就断绝;靠美色结合的,色衰则情移。因此狐媚的女子不等卧席磨破,就遭遗弃;得宠的臣子不等车子坐坏,已被驱逐。如今您掌握楚国大权,却没有办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您着急,觉得您处于危险之中。”

安陵君一听,恍如大梦初醒,恭恭敬敬地拜请江乙:

“既然这样,请先生指点迷津。”

“希望您一定要找个机会对大王说了,必能长久的保住权位。”

安陵君说:“我谨依先生之见。”

但是过了三年,安陵君依然没对楚王提起这句话。江乙为此又去见安陵君:“我对您说的那些话,至今您也不去说,既然您不用我的计谋,我就不敢再见您的面了。”

言罢就要告辞。安陵君急忙挽留,说:“我怎敢忘却先生教诲,只是一时还没有合适的机会。”

又过了几个月,时机终于来临了。这时候楚王到云梦去打猎,一千多辆奔驰的马车连接不断,旌蔽日,野火如霞,声威壮观。

这时一条狂怒的野牛顺着车轮的轨迹行过来,楚王拉弓射箭,一箭正中牛头,把牛射死。百官和护卫欢声雷动,齐声称赞。楚王抽出带牦牛尾的旗帜,用旗杆按住牛头,仰天大笑道:

“痛快啊!今天的游猎,寡人何等快活!等我万岁千秋以后,你们谁能和我共有今天的快乐呢?”

这时安陵君泪流满面地走上前来说:

“我进宫后就与大王同席共座,到外面我就陪伴大王乘车。如果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希望随大王奔赴黄泉,变做褥草为大王阻挡蝼蚁,哪有比这种快乐更宽慰的事情呢?”

楚王闻听此言,深受感动,正式设坛封他为安陵君,安陵君自此更得楚王宠信。

甘于寂寞,方成大器

战国时期,赵国将军李牧一直在代郡雁门屯兵把守,以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骚扰。李牧根据当地的情况,以利国利民的原则设置官吏,把下边收上来的租税一律交到了府署,作为军费使用。每天还要杀牛犒劳士兵,他一边训练士兵骑马射箭,一边布置好烽火报警,经常派人去侦察敌兵的情况。他总是强调让部队小心防备,说:“如果匈奴兵来侵袭我们,大家不要乱来,赶快回来保护营寨,谁要是敢出击抓捕、俘虏匈奴人的,就斩首示众。”

这样,每当匈奴兵入侵的时候,雁门守兵都不作什么抵抗,只是迅速赶回来保卫自己的营寨。几年下来,虽然匈奴没有占到丝毫便宜,但守关将士都认为李牧过于懦弱。就是赵国上下,也一致认为李牧胆小如鼠,不堪大用。赵王召回李牧,换将上马,一年之中,匈奴每次侵扰,守将都率兵冲出反击,结果次次失败,匈奴掠走了许多牧畜、粮食,边境一带不能够再种田放牧,人民流离失所,赵国损失很大。赵王不得不再重新起用李牧。李牧推说自己有病,闭门不出,赵王就强制让他重新出任雁门关的守将。

李牧对赵王说:“您如果真心想用我为边将,那就得允许我用我过去的政策和老办法,我才能不辱使命。”赵王只好答应他。李牧这才去上任。到雁门之后,他依然优抚将士,仍然像以前一样约束他们。士兵每天都接收受赏赐,却不同匈奴交兵,个个觉得有愧,纷纷表示愿意与匈奴决一死战。李牧这才决定乘将士

士气正旺找机会同匈奴交战。经过精心备战,李牧让边民漫山遍野地放牧牲畜,匈奴兵一见有物可抢,有机可乘,都跃马持枪而来。李牧则指挥部队佯败而走,故意留下大量牧畜和千余人,让匈奴捕获。匈奴首领听到大获全胜的消息,便想乘胜追击,彻底击败李牧,大批人马压境而来,李牧则设置了许多奇阵,包抄了匈奴兵,一口气斩杀了十几万人,匈奴单于狼狈而逃。这一战之后十几年间,匈奴再也不敢侵犯赵国的边境,边民也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李牧正是运用了兵法中讲的如果我方部队精良势力强大,那么就可以伪装兵力薄弱,诱敌轻率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李牧匿强而战,也正是忍住自己的强势,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原典】

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注曰:“养之有素,及时而动;机不容发,岂容拟议者哉?”

王氏曰:“君臣相遇,各有其时。若遇其时,言听事从;立功行正,必至人臣相位。如魏徵初事李密之时,不遇明主,不遂其志,不能成名立事;遇唐太宗圣德之君,言听事从,身居相位,名香万古,此乃时至而成功。事理安危,明之得失;临时而动,遇机会而行。辅佐明君,必施恩布德;理治国事,当以恤军、爱民;其功足高,同于前代贤臣。不遇明君,隐迹埋名,守分闲居。若是强行谏诤,必伤其身。”

【译文】

一旦时机到来而有所行动,常能建功立业,位极人臣。

如果所遇非时,也不过是淡泊以终而已。

张商英注:养道平时有备,赶上时机就立即行动。时机不可错过,哪里允许揣度议论呢!

王氏批注:君王和臣僚的相遇,需要时机配合。如果赶上好的时机,君王对他言听计从,就能建立功名,身居大臣之列。魏徵开始跟随李密的时候,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不能成功立业。直到遇到唐太宗,对他言听计从,官居相位,名垂千古。这就是把握时机而功成名就的例子。知晓侍奉君主的得失,明白自己所处地位的安危,等到有好的机会再施展自己的才能。辅佐贤明君王,一定向下推行君王的恩德;治理国家,首先应当体恤军民。这样就可以建立足以比肩前代贤臣的功绩。如果没有遇到好的君主,就必须懂得守拙之道,隐迹埋名,不问世事。如果强行推行自己的主张,一定会使自己受到伤害。

【评析】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古今中外伟大人物的成功不仅在于自身的才德皆备,但更重要的是懂得乘势而行,待时而动。龙无云则成虫,虎无风则类犬。适当地把我时机,适时掌握主动权,因势利导,就能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孟子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可见机遇、局势对于有志者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时刻以应变的心态看待社会,要做好应对变故的思想准备,并机动灵活运用应变之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典例阐幽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汉元年正月,项羽恃强凌弱,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统辖梁、楚九郡,他“计功割地”,分封了18位诸侯王。并违背楚怀王“谁先攻人关中,谁就做关中王”的约定,把刘邦分封到偏僻荒凉的巴蜀,称为汉王。而把实际的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封给了秦的三个降将,用以遏制刘邦北上。刘邦心中十分怨恨,想率兵攻击项羽,后经萧何、张良一再劝阻,这才决定暂且隐忍不发。

天下分封已定,张良打算离开刘邦回韩国再事韩王成。刘邦赐金百镒,珠二斗。而张良把金珠悉数转赠给项伯,使他再为汉王请求加封汉中地区。项伯见利忘义,立即前去说服项羽。这样,刘邦建都南郑(今陕西南郑县东北),占据了秦岭以南巴、蜀、汉中三郡之地。

同年七月,张良送刘邦到褒中(今陕西褒城)。此处群山环抱,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别无他途。张良观察地势,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入蜀的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人的袭击。这样,就可以乘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展宏图了。刘邦依计而行,烧掉了沿途的栈道。张良此计,可谓用心良苦,它为刘邦的巩固发展和日后东进,取得了重要的保证。刘邦入汉中后,励精图治,积极休整。同年八月,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机从故道“暗度陈仓”(今陕西宝鸡),从侧面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略定三秦,刘邦倚据富饶、形胜的关中地区,便可以与项羽逐鹿天下了。一个“明烧”,一个“暗渡”,张、韩携手,珠联璧合,成为历史上的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项羽闻知刘邦平定三秦,怒不可遏,决定率兵反击。张良早已料到这一点,于是寄书蒙蔽项羽,声称:“汉王名不符实,欲得关中;如约既止,不敢再东进。”同时,张良还把齐王田荣谋叛之事转告项羽,说是“齐国欲与赵联兵灭楚,大敌当前,灭顶之灾,不可不防啊。”意在将楚军注意力引向东部。项羽果然中计,竟然无意西顾,转而北击三齐诸地的毫无生气的腐朽力量。张良的信从侧面加强了“明烧栈道”的效果,把项羽的注意力引向东方,从而放松了对关中的防范,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静待时机终成大业

春秋时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楚庄王在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以来,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朝廷百官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

楚庄王不理政务,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他通令全国:“有敢于劝谏的人,就处以死罪!”

楚国主管军政的官职是右司马。当时,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看到天下大国争霸的形势对楚国很不利,他就想劝谏楚庄王放弃荒诞的生活,励精图治,使楚国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的诸侯霸主。然而,他又不敢触犯楚庄王的禁令,去直接劝谏。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使楚庄王清醒过来的办法。

有一天,他看见楚庄王和妃子们做猜谜游戏,楚庄王玩得十分高兴。他灵机一动,决定用猜谜语的办法,在游戏欢乐中暗示楚庄王。

第二天上朝,楚庄王还是一言不发,这位右司马陪侍在旁。就在庄王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他给楚庄王出了个谜语,说:“奏王上,臣在南方时,见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岗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呢?”

楚庄王知道右司马是在暗示自己,就说:“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只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你回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楚庄王觉得大臣们要求富国强兵的心情十分迫切,自己整顿朝纲,重振君威的时机已经到来。半个月以后,楚庄王上朝,亲自处理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事物,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读书人当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

国内政局好转,于是便发兵讨伐齐国,在徐州战败了齐国。又出兵讨伐晋国,在河雍地区,同晋军交战,楚军取得胜利。

最后,在宋国召集诸侯国开会,于是楚国便代替了齐、晋两国,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因势利导,先发制人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公元617年,李渊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领长安。公元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据说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是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向李渊告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阴谋,李渊决定次日询问二人。李建成获知阴谋败露,决定先入皇宫,逼李渊表态。在宫城北门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本是太子亲信,却被李世民策反。六月四日(庚申),秦王亲自带100多人埋伏在玄武门内。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临湖殿,发觉不对头,急忙拔马往回跑。李世民带领伏兵从后面喊杀而来。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世民连射三箭,无一射中。李世民一箭就射死李建成,尉迟恭也射死李元吉。东宫的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敬德将二人的头割下示众,李建成的兵马才不得已散去。之后,李世民跪见父亲,将事情经过上奏。3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2个月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

学会克制心中的不满

杨炎与卢杞在唐德宗时一度同任宰相。卢杞是一个善于揣摩上意、很有心计、貌似忠厚、除了巧言善变别无所长的小人,而且脸上有大片的蓝色痣斑,相貌奇丑无比。但是与卢杞同为宰相的杨炎,却是个干练之才,受到世人的尊重和推崇,而且还是个仪表堂堂的美髯公。

但是,博学多闻,精通时政,具有卓越政治才能的杨炎,虽然具有宰相之能,性格却过于刚直。因此,像卢杞这样的小人,他根本就不放在眼里,从来都不与卢杞往来。

为此,卢杞怀恨在心,千方百计谋划着报复杨炎。

正好节度使梁崇义背叛朝廷,发动叛乱,德宗皇帝命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前去讨伐。杨炎认为李希烈为人反复无常,不同意重用李希烈,于是极力劝谏德宗皇帝放弃这个决定。但是德宗已经下定了决心,对杨炎说:“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可是,刚直的杨炎并不把德宗的不快放在眼里,还是一再表示反对用李希烈,这使本来就对他有点不满的德宗更加生气。

不巧的是,诏命下达之后,正好赶上连日阴雨,李希烈进军迟缓,德宗又是个急性子,于是就找卢杞商量。卢杞见这正是扳倒杨炎的绝好时机,便对德宗说:“李希烈之所以拖延徘徊,正是因为听说杨炎反对他的缘故,陛下何必为了保全杨炎的面子而影响平定叛军的大事呢?不如暂时免去杨炎宰相的职位,让李希烈放心。等到叛军平定之后,再重新起用杨炎,也没有什么大关系!”

卢杞的这番话看似为朝廷考虑,而且也没有一句伤害杨炎的话,但是德宗又怎能知道卢杞的真实用意呢?德宗果然听信了卢杞的话,免去了杨炎的宰相职务。

就这样,只方不圆的杨炎因为不愿与小人交往而莫名其妙地丢掉了相位。

【原典】

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注曰:“道高则名垂于后而重矣。”

王氏曰:“识时务、晓进退,远保全身,好名传于后世。”

【译文】

因此他的道德非常高尚,他的名声也就在后代人中受到推崇、久传不衰了。

张商英注:道德如果高尚,那么名声就会流传后代而且受到推崇了。

王氏批注:知晓形势的变化,把握仕隐的尺度,保全好自己,才有机会名传后世。

【评析】

究竟什么才叫成功呢?自古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传统的儒家思想看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成功。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人又给成功新的诠释,做名人,当老板,住洋房,开跑车才是真正的成功。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他们都将成功理解的过分狭隘。其实,拥有一颗平常心,容人的雅量,一个和谐的家庭,孝顺的子女,无话不说的朋友……这才是真正的成功,没必要每个人都去争名夺利。只要能够真正理解了成功涵义,完全可以在社会、单位、家庭获得别人的尊敬,从而走向成功。

典例阐幽

王祥剖冰侍母

王祥是晋朝的人,年少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他的继母姓朱很不慈爱,对王祥非常不好。屡次在他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破坏他跟父亲的父子关系。王祥不但受尽了委屈,后母还对他百般的挑剔刁难,甚至叫他做一些没有办法做的事情。王祥非但没有和后母作对,反而对后母更好,更加的敬爱,希望能化解后母对他的作法,所以对后母就更加的孝顺。

后母朱氏很喜欢吃新鲜的活鱼,所以就命王祥去抓鱼。可是当时时值严冬,所有的江河全部都冻结了,哪里还有鱼呢?但王祥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还是顶着严寒来到河边,可河面早已冰封,如何抓鱼?王祥想了想脱掉衣服,开始在冰上凿洞,希望鱼能出现。冰天雪地的,如今的我们出门都要穿着羽绒服,可王祥为了孝敬后母,却连身上本来单薄的衣服都脱掉了。双唇变紫了,浑身颤抖。

后母如此难做难为的要求,王祥都毫无怨言,一心只祈求能捕到一条半条鱼,带回去奉养他的母亲。这么纯厚的孝心,怎么不会感动这些鱼儿?

所以就在这个时候,冰突然自己裂开,竟然有两条鲤鱼跃了出来,王祥非常高兴,就拿回家烹调好给母亲吃。

此外,后母还要求王祥捕黄雀烤给她吃。我们想一想这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捕捉又大费周折。然而皇天不负苦心人,竟然有好多的黄雀飞到王祥的帐篷里头。让王祥顺利的抓到黄雀。

他的后母不仅仅如此的要求王祥。更过分的是:家里有棵果树,在果实成熟快要落地时,她吩咐王祥守着树,不可以让一棵果子掉在地上。我们都知道果树会结满树的果实,而且果实成熟后会自然的落地。而后母要王祥保证一棵果实都不落地,这简直是在鸡蛋里挑骨头啊。然而王祥没有和后母大吵大闹。而是每到风雨,别人都在家里避雨玩耍时,王祥却穿梭在风雨中奔向果树,抱着树哭泣着,祈求这些果实不要掉落下来。

一个人在如此的环境中,是什么力量能支撑他这样生活下去?唯有一个“孝”字,有如此大的力量。所以王祥即使面对这么恶劣的环境,他依然能安然地度过。

王祥他有一颗至诚的孝心,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后母在王祥如此的孝敬之下,也很惭愧,最终受到了感化,对王祥也同亲生儿子一般对待了。

庾黔娄尝粪

庾黔娄是南北朝时南齐人,字子贞。

他被派到孱陵这个地方去当县令。刚当上县令,很是欣喜。可是到任还不到十天,突然就觉得心头好似小鹿撞一般,咚咚直跳;而且额头上的汗珠簌簌往下流。俗话说:父子连心。庾黔娄心想一定是家里有不祥之事,便要辞官回家。衙门里的人听说后,觉得辞掉官职很惋惜,便说:“你要是不放心就先派个衙役回家看看。”,“要不然直接把家人接到这里。”但是庾黔娄一想到家中年迈的老父亲便毅然决然的谢绝了众人的好意,马上起程。他路上不敢耽误片刻工夫,夜以继日地赶路。终于赶到家。

果不其然,他的父亲真的生病了。身患痢疾,卧床不起,刚开始两天。他看到卧床的老父亲说:“是我没有照顾好您,都是我的责任啊!”然后庾黔娄不顾路途的疲劳立即去找最好的医生来为父亲诊断病情。

医生告诉庾黔娄说:如果你想要知道病情的严重与否,你就要去尝尝他的粪便味道如何,到底是苦还是甜。如果是苦的,就很容易医治;如果是甜的就不好了。在场的家仆都觉得这样会很为难。

可是庾黔娄听说后,想都不想的便尝了。当场的人都深深地被庾黔娄的孝心感动了,有的还在一旁轻轻抽泣着。庾黔娄感到一丝甜味,这说明父亲的病很严重,就忧心如焚。

他更加尽力的侍奉父亲,白天亲自服侍,到了晚上就向着北斗七星磕头祈求,希望能以他自己的身体代替父亲承担病情,希望以他的生命来换取父亲的存活。每天如此,迫切的向上天祷告,头都磕破了。

但是父亲的病很严重,所以过了不久,庾黔娄的父亲就过世了。庾黔娄在守丧期间非常的哀痛,尽到了为人子女的守孝丧礼,他几乎没有办法承担父亲的过世,身体就在这时非常脆弱,可见他丧亲悲痛之深。更重要的是他为了能赶快回家看父亲可以放弃官职,完全抛弃名利,一点儿都不留恋。这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可见庾黔娄对父亲的孝敬何其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