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品钦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西方文学·品钦

有人把他列为乔伊斯派作家,有人把他目为反小说家,也有人把他划入后现代派小说家,而自从弗里德曼的 《黑色幽默》把他收辑入内之后,品钦便似乎堂而皇之地非黑色幽默不属了。但无可怀疑地,品钦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品钦在大学主修英国文学时,对物理学极感兴趣。后来他的作品的中心思想之所以成为“热寂说”,就是这一段学习时期的成果。

品钦的第一部小说《V》(1963)写的是英国人斯坦西从旧文件里发现有个被称作“V”的神秘女人和他家有些瓜葛,便决心去追寻这个女人。结果,越追寻越发现这个“V”和历史上许多阴谋事件有关系,而且,她有许多化身。他到处追寻,觉得处处都有阴谋,处处都有“V”的线索,“V”的影子,而这个“V”却怎么也追寻不到。“V”仿佛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神秘力量,左右着历史的进程,最后,斯坦西本人也不得不怀疑是否有“V”这个人物的存在了。

他的第二部小说是《第49组的呼叫》(1966)的女主角叫奥狄普·玛斯,她的旧情人,一个拥有无限财富的资本家,死时给她留下一张奇怪的遗嘱。她为了破译遗嘱,学会了密码术。通过密码她发现了一个称为“特里斯泰洛”的专以破坏邮政系统为事的秘密组织,便决心进行探索。结果所到之处,处处发现有那个组织的密码,她仿佛陷在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虽到处摸索,却始终搞不清事实的真象。

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1973)仍是同一类型的题材。写的是美国人斯劳斯洛普为了弄清纳粹德国制造V—2火箭的秘密,而对主持制造工作的纳粹上校魏斯曼进行追踪的事。“万有引力之虹”是火箭发射的弧形轨道,也是“热寂”规律的表现形式。至此,“热寂说”已经正式在品钦的创作中堂皇冠冕地表现。

“热寂说”,原是亨利·亚当提出的理论,认为任何东西都会把能量消耗到其它物质上,最后能量消耗殆尽,趋向死亡,不再成为物质而成为反物质。把这一理论应用于社会,就是说人类社会和宇宙在日趋混乱、衰竭以至于死亡。而品钦的全部著作所表述的,正是这一社会学的“热寂说”。

品钦的小说中有一个神秘的幽默、奇怪的人物,隐秘的阴谋和反阴谋,一种在双关语、典故,暗示等使用上过分华丽的风格,所有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的:消灭事物的意义,揭露生活中秘密的但却继续着的衰退和甚至在衰退之中也还固有的种种生活类型。《V》设计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提出了一些嘲弄性的探索、这些探索不会通向任何地方,除非,也许是通向20世纪的毁灭的中心。在这里,历史与意识,爱情与身份,科学与艺术,语言与沉默,构成一种幻想的游戏,部分毫无意义,部分不确定,而其规律也被描写成在空虚寂寞感之中。因此,美国《字城》(1971) 的作者托尼·坦纳认为它“每一布局都表现出衰竭和消亡,进一步趋向混乱和死亡。书中充斥各种各样的死亡景象——从现代世界的垃圾堆到月球上真正的不毛之地。”

而在他的《第49组的呼叫》里,品钦以抒情的和嘲讽性揭露的热情,继续热衷于减少世界的荒谬性。象在他的第一部小说中一样,性、暴行、疯狂和技术等东西构成了一种空虚寂寞的毁灭的幻觉,一种认识论方面的难以解答的问题。而这其实就是“热寂说”的蒙胧表现,到 《万有引力之虹》,作者更是将“热寂说”发展到登峰造极,他不仅以为小说中的大大小小的阴谋活动,甚至两性关系都视作“热寂”的表现,同时还直接以“热寂”规律的表现作标题。由此看来,坦纳对《V》的评价适合于品钦的所有创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