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题西林壁》原文与赏析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写于元丰七年(1084)五月,是作者畅游庐山的压卷之作。西林寺,又名乾明寺,晋僧慧永尝居于此,事详欧阳询《西林寺碑》。作者《纪游庐山》云:“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又《庐山二胜》诗引云:“余游庐山南北得十五六,奇胜殆不可胜纪,而懒不作诗。”其实是为庐山美景所陶醉,无从下笔。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写此诗作总结,谈观山的感受。故作者说:“仆庐山诗尽于此矣。”(见《东坡志林》卷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诗人对庐山进行过多角度全方位的精细观察,横看、侧看,远视、近视,仰望、俯瞰,所见庐山形象,或雄奇、或秀伟,或连绵不断、或峻峭挺拔,真是千姿百态,变幻无穷,使诗人感到眩惑,感到神秘。这绝非故弄玄虚,姚宽《西谿丛语》卷下引南山宣律师《感通录》云:“庐山七岭,共会于东,合而成峰。”因知东坡这两句诗有自来矣。《施顾注坡诗》卷二一引《华严经》曰:“於一尘中,大小刹种种差别如尘数,平坦高下各不同,佛悉往诣,各转法轮。”冯应榴《苏诗合注》卷二三引朱休度曰:“此句用唐杨筠松《撼龙经》‘横看是岭侧是峰,此是贪狼出阵龙’也。”王文诘《苏诗编注集成》卷二三则云:“凡此种诗,皆一时性灵所发,若必胸有释典而后炉锤出之,则意味索然矣。《合注》、《施注》以《感通录》、《华严经》坐实之,诗皆化为糟粕,是谓顾注不顾诗。”窃以为《施注》《合注》以禅语解诗,符合苏轼当时的写作心态,且与黄庭坚一脉相承,《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九引《冷斋夜话》记黄庭坚评此诗云:“此老于般若横说竖说,了无剩语。非其笔端有舌,亦安能吐此不传之妙!”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应与作者《初入庐山》绝句合观:“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可见认清庐山真面目确乎其难,缘因在于“身在此山中”。诗人由形象思维跃入哲理探讨,由外象体验转入内省反思,既是认识的升华,又是人生阅历的总结。这两句是因果关系。写法是先果后因,仿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句式安排,显得富有变化,诗味更浓。苏轼《送参寥师》云:“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观山犹如观身,须有“游于物之外”的高致,才能“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这是作者在《超然台记》、《上曾丞相书》等诗文中早已明确表述的认识论,本诗又换个说法而已,意思不变。这涉及到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综合与判断等诸多奥妙关系,说明了身在其中难明真相的道理,提醒读者克服认识的片面性。至今人们仍以“庐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真相。
纪昀评此诗:“亦是禅偈而不甚露禅偈气,尚不取厌。以为高唱则未然。”(见《纪评苏诗》卷二三)今人则谓此乃东坡“总结人生,会心释志,精谙诗道,再加江山之助,情兴思发的杰作”(见《百家唐宋诗新话》)。吾取后者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