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题华严院》原文与赏析
杨凝式
院似禅心静,花如觉性圆。
自然知了义,争肯学神仙?
杨凝式(837—954),五代书法家。字景度,号虚白。唐末为秘书郎,历仕梁、唐、晋、汉、周五朝,官至太子太保,人称 “杨少师”。善文词,尤工行草,得欧阳询、颜真卿法,笔势雄健,变化多姿。前人说他用笔有破方为圆,削繁为简之妙。杨凝式曾把这首诗题在华严院的寺壁上。
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华严院的自然情景。院: 指华严院。禅心: 佛家坐禅时须静心集中于一个境界中,冥想妙理,也就是指清静寂定的心境。觉性圆: 觉悟的自性圆满无缺。佛教谓领悟真理为 “觉悟”。佛教把人生比作大海迷途,认为如能悟而知返,恢复本性,即可脱离苦海,步入极乐世界。这两句是以禅入诗,用佛理来形容华严院的静谧。了义: 佛教称能够准确地阐明佛教理义为了义,也就是所谓终极的真理。争肯: 怎肯。神仙: 道家认为长期修炼得道而成仙的人,可超脱尘世,长生不死,来去无方。最后两句紧承开头两句,说明人处在那样佛地清净的环境中,自然能领悟到终极的真理。只要你圆通佛理就不用去学道家成仙之术了。
禅宗是中国人的哲学,是中国人接触了大乘佛教之后体悟到自己心灵深处奥秘的一种新的境界。禅宗强调 “对境无心”、“无住为本”,也就是对一切境遇不生忧乐悲喜之情,不尘不染,心念不起。禅宗确立以后,就在诗人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诗中有意无意地表现了禅理、禅趣,从而在诗中表现出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
佛教认为过去有人成佛,未来也会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觉悟的可能性,凡人和圣人是等同的。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能成佛”。要想成佛,不假外求,认识到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达到佛的境界。因此,在诗人看来,置身在那种静谧无喧的氛围中,自然会有一种超尘出世之感,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并不需要有一种特殊形体的偶象崇拜,即学所谓道家的 “成仙之术”,而是从自然环境中吸取灵感或了悟,保持自己心中本有的清静无染的佛性,同样可以摆脱人事的羁縻,获取心灵的解脱。因而,圣人和平常人在日常生活表面完全一样,只是精神境界不同而已。在这首诗中,诗人创造的是一个不离人间而又高出人间,高出人间而又接近人间,独立而封闭的世界,一切是那样的圆满自在,和谐空灵。这样的境界,既可以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可以使心灵和宇宙深化。它不仅能使人从中领悟到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同时也能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宇宙的深邃。这就是诗人在诗中所刻意追求的理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