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诗话、对联·佛寺七言联》原文与赏析
蔡佛田
愿将佛手双垂下 摩得人心一样平
清梁章钜《楹联续话》卷一引其友人蔡佛田所记佛寺七言联,句云:“愿将佛手双垂下,摩得人心一样平。”评为“语极隽永”。今试加诠析,以见其何以隽永。
楹联是中国文艺作品中用汉语汉字创作的一种特殊样式。它虽由骈文和律诗发展而成,却仅取其上下句文字的对仗,而不是骈文和律诗的延伸;相反,倒是把诗文给浓缩了。尽管联语有长达数百字的,但它毕竟只是彼此对仗的两句话而不是一篇文章或一首诗。这就要求撰写联语的人把主题集中表现,能开门见山。由于悬挂楹联是为了供人欣赏的,其表达手段必须鲜明生动,可读性强。既要通俗醒目,又须引起读者思想共鸣。好的联语还能启迪人们深思,给人以鼓舞或策励。因此,撰写一副精工的联语并不容易。比如给佛寺殿堂撰写楹联,首先要有宗教气氛,或含哲理,或阐教义; 或能近取譬,借佛力表达作者理想; 或唤醒迷津,使瞻仰寺庙的人起皈依之念。总之要切题,即为佛寺写的联语只能悬挂在寺中,而不能移到餐厅或药铺。但切题不等于拘滞刻板,如古人所说的“死于句下”,必须含蓄些,宽泛些,给读者留有补充联想的回旋余地。其次,楹联是给来观光的人看的,而来的人包括三教九流,来自五湖四海,或为达官贵人,或为贩夫走卒,包括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尽管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不一,却也有其共性,即这些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都有现实生活经验。因此,在公共场所(包括寺庙)所悬挂的楹联都要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带点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融入一些有关人生阅历的内容,使每个读者根据其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人际关系对联语有所领悟,所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后,联语总是有作者的,通过创作成果,也总要或多或少或深或浅体现出撰联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养,表现出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只有能体现出这几个方面,一副对联才配称得起佳作,才谈得上隽永有韵味。
上述这副佛寺七言联,无疑是挂在一尊佛像的两旁的。在寺庙中常见的佛像,大抵有坐、立两种姿势,而坐像尤多。坐像大都盘腿危坐,双手置于腹前腿上,手心向上,两手交叠。立像固然有两手合掌平伸于胸前的,也有右手下垂,手掌伸开,表示要接引众生进入极乐世界之意,如阿弥陀佛像及观世音菩萨像往往如此。至于双手同时下垂的佛像,无论坐像立像都极少见。这里所描写的佛像,显然双手并未下垂。于是作者及以期望语气,愿佛能将双手垂下,以便普济众生,接引每一个人都走向极乐世界。这种想像是饱含着作者本人的愿望和理想,希望佛能以慈悲为本,使众生解脱尘世苦难。
这副对联有个特点,即上联为因,下联为果,上下联字面虽相对称,而彼此关系却是因在先果在后,仿佛赛跑的接力棒,上联必交棒,才有下联的接棒。但字面却仍须对仗,词类词性都一定要对得很工稳。这叫作“流水对”,上下联宛如一条河的上下游关系,没有上游的水,下游是不会出现水的。如陆游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即为 “流水对”。尽管上下联字面对仗工整,但没有一夜春雨,杏花便不会盛开,卖花人次日一早也就无花可卖了。这副对联也是如此,只有佛手垂下,才能抚摩人心,上下联显然也是因果关系。而下联的涵义,虽有借佛力以拯救世人之意,但客观上已超出宗教范围而进入现实人生。正由于人类社会总不断出现不平之事,因之不平之心亦随之而生。倘佛力能使人皆从善弃恶,则不平之事可以绝迹,那么不平之心也就自然宁息。虽颂佛法,却指出现实社会中是存在着矛盾的,人际关系和经常发生的社会事件是 “不平” 的。这就对世俗生活有了针对性,从而也会触及和扣动来寺庙观光的人们的心弦。每个观光者都会由此而产生联想。这样,这副对联就有不尽的余味,导致人进行思索,所以就使人感到隽永了。“隽”在这里应读如“捐弃”之“捐”,指滋味腴美; “永”者长也,指韵味深长。我们反覆涵泳这副短短七言对联,确实感到内容丰富,韵味深长,故 “隽永” 的评语是很中肯的。
此一联从格律上看,平仄协调,对仗也算工整。“愿”和 “摩”都是动词,“将”和“得”都是助词; “佛手”对“人心”,尤其工稳。“双”和 “一” 都是数词; “下”和“平”词性亦同,显得自然熨贴。只有“垂”和“样”,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在此处作量词用),未免欠工。由于这是一副流水对,上下联可作一气读,虽有一字未能对仗工整,却也能顺理成章。可以说小疵不掩大醇,我们也不妨置而不论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