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维摩像赞》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曲赋文·维摩像赞》原文与赏析

王安石

是身是像,无有二相。

三世诸佛,亦如是像。

若取真实,还成虚妄。

应持香花,如是供养。

这是王安石赞美维摩佛像的一首。表达了王安石对佛理的认识态度和敬仰之情。

“维摩”是梵文语vimaiakizti的音译,意译 “净名” 或 “无垢称”,略称 “维摩”。佛教菩萨名。他是毗耶离神通广大的大乘居士。曾以称病为由,同释加牟尼派来问病的文殊师利 (智慧第一的菩萨) 等反复论说佛法,义理深奥,“妙语”横生,文殊等对他备加崇敬。

维摩主张达到解脱不一定过严格的出家修行生活,关键在于主观修养,“示有姿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 示有妻妾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据称,此为 “通达佛理”,是真正的 “菩萨行”。

这首诗并没详细描写维摩像的形象,而是以高度赞扬和类比来表明维摩值得尊敬。

“三世” 亦称 “三际”,佛教名词,“世”是迁流义,用于因果轮回,指个体一生的存在时间。即: 过去(前世、前生、前际)、现在(现世、现生、中际)、未来(来世、来生、后际) 的总称。

诗的大意是: 这个人就是这个相,再没有第二个这样的相。修行多世的佛,也就是像这个相这样。假如再求真的话,那只能是再造化加深 “虚” 的境界。还是让我们手持香花 (代拜佛供物),来供养可敬的维摩吧。虚,即虚空无为,梵文Akas asamskrta,佛教名词,无为法之一。说一切有部谓无边无际,永不变易,无任何质碍而容纳一切色法的空隙、空间。

王安石对维摩的推崇和赞赏是有其根源的。北宋的几个皇帝都是提倡佛教以争取地方地主阶级的支持,他们有意利用佛教作为辅助的统治工具。此外,佛教从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以来极为流行,并且逐渐渗入文学创作,使宋诗带上禅味而且终于成为一种风气。王安石自身喜读佛经,研究佛学,写过一些禅语诗,他与禅师往还尤密,且谓“吾只以雪峰一语作宰相”,“这老尝为众生作什么?”(惠洪 《冷斋夜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