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瑶池》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曲赋文·瑶池》原文与赏析

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瑶池”,为古代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之处。《史记 ·大宛列传赞》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穆天子传》卷三载:“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阿母,即西王母,亦称金母或西姥,神话传说中有多种形象,或为豹尾虎齿的怪物,或为雍容平和、擅于歌唱的妇人。在 《汉武内传》里则被描述成年约30、容貌绝世的女神,把三千年成熟一次的蟠桃献给武帝。在后代小说戏曲中,称其为 “瑶池金母”,每逢蟠桃成熟时,便大摆寿筵,诸神都来为她祝寿。“黄竹歌”,古代逸诗,相传为周穆王所作。《穆天子传》载:周穆王往苹泽狩猎,“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诗为四言,每章七句,首句云“我徂黄竹”,故名。“八骏”,传说中周穆王的八匹名马。“穆王”,西周国王,姬姓,名满,昭王之子。曾西击犬戎,俘虏五王,东攻徐戎,会合诸侯。后世传说他曾周游天下。《穆天子传》说他西行至昆仑山,遇西王母。西王母在瑶池为他设宴。临别时西王母歌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希望)子毋死,尚能复来。”穆王答曰:“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这首诗即根据这一神话传说,加以生发,想象出三年之后穆王未能重来,西王母希望落空的情景。历来被认为是以此讽刺唐武宗求仙的荒唐虚妄,亦有说不仅讽求仙,亦讽唐武宗宠王才人和游猎。

唐朝的许多皇帝都特别迷耽于道术,服丹求仙,乃至中毒折寿,废政误国。唐武宗重用李德裕为相,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使疲敝已极的中晚唐社会一度出现中兴的气象。然而他也顽固地迷信道术,笃求“长生不老”之仙方,结果终因服丹过量中毒而死。这时,李商隐刚刚守丧三年期满,重返秘书省任职,本想为中兴唐王朝尽股肱之责,未料君主突然驾崩,他心情复杂,感慨万端。一方面,李商隐敬仰武宗这位有一定政绩的皇帝,希望在他的治理下国运长久,他自己也可一展怀抱,为国效力。对武宗之死,他悼痛甚切。在《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里,他写道:“九县怀雄武,三灵仰睿文”,“笳箫凄欲断,无复咏横汾”。另一方面,诗人亦清醒地认识到,迷耽方术,中毒身亡,是武宗自己的过错,由此造成国家的不幸,更是武宗的责任。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不仅是讽喻,而且深怀凄惋之情。他生动地描述了神话传说的一幕:住在瑶池旁的西王母洞开了自己的绮窗绣户,她仿佛听到远处传来惊天动地的黄竹歌声,却见不到穆天子的御驾如期践约而来。御车驾有八匹神骏,号称日行三万里,为何天子却不再来相会了呢?王母无从得知,心情由热切的盼望变成痛苦的失望。这寥寥28个字,委婉曲折地表达了深厚复杂的情感。前二句主要是哀,后二句主要是怨。哀是忠臣对皇帝的哀,怨是忠臣对皇帝的讽。诗人明写女人(西王母)对情人失约的失望怨恨,实含人臣(自己)对君主早逝的哀悼痛惜;明写法力无边的神仙也有如同人间一样的痛苦境遇,暗讽权威至上的皇帝也有求之而不可得的事物,含蓄地指出迷恋仙人灵丹的愚谬可悲。

“显言不可而曲言之”,这是王朝没落之时文学的普遍特点。周昙说过:“历代兴亡亿万心,圣人观古贵知今。”面对江河日下的现实,人往往缅怀往昔,借古论今,借咏史讽谕,借咏史伤时。咏史诗在李商隐的政治诗中占了较大的比重。这类诗如同他的抒情诗一样,亦体现出深情婉约,意境曲折的艺术风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