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和李天麟(其一)》原文与赏析
杨万里
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
衣钵无千古,丘山只一毛。
句中池有草,字外目俱蒿。
可口端何似?霜螯略带糟。
作为南宋 “四大中兴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常爱以禅喻诗,主人从那迷离恍惚的禅语中,体会他写诗讲究 “活法”的诀窍。《和李天麟》 的两首诗就是这样。
在第一首诗中,作者借助禅语,谈他对写诗应由 “透脱”而达“孤高”妙境的见解。
他一下笔,就提出一个独特的命题: 学习写诗必须首先做到识度通达、胸襟超豁,然后自能达到信手拈来即为“孤高”的境界。“透脱”讲的是来源于生活体验中对事物认真探索之后的通晓彻悟,从而形成心境活泼、机趣横生的艺术修养。“孤高”则指一空依傍、高妙绝伦的诗歌意境。“透脱”是因,“孤高”是果,因果合一,点明主旨,突出强调不粘滞于世俗情见而养成孤特自立的独创性,乃是 “学诗” 的第一要义。
接着,作者以佛家没有传之千古的法统作喻,表明只要修养到家,谁都能自立门户,举重若轻。“衣钵”,是佛门师徒传授法统的两件生活用具——袈裟和饭钵。例如 《传灯录》: “池州使君问五祖(弘忍) 曰: ‘会中有五百僧,不传衣钵,为甚却付与卢行者 (六祖慧能)?’”慧能以倡 “顿悟”而成禅宗的南宗,自立门户,说明佛家也没有不断的法统,谁都可以起来自作开山祖师。因此,只更不迷信偶像,不粘滞传统,心胸透脱,有所独创,那么,即使“丘山”至重,“一毛”至轻,也能做到举重若轻,无不如意了。作者借此说明,诗家犹如佛家,不要像江西诗派那样争门户,讲传统,而应重妙悟,贵独创。如果诗家能冲破江西诗派立宗派的风气,就会胸襟透脱,诗境孤高,这大约就是作者在这儿借禅喻诗的用心所在吧。
不过以禅喻诗终究有些玄妙,所以作者再以“句中池有草……”两句具体说明。据《南史·谢惠连传》云:六朝诗人谢灵运曾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族弟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佳句,以为“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作者用谢的佳句得之于梦境之顿悟,说明清新自然的文采风格要靠平素修养之激发,而这个佳句正是诗歌形式方面的“透脱”而达“孤高”的实例。它的对句“字外目俱蒿”,则用《庄子·骈拇》所云“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语意,表述在思想内容方面由“透脱”而达“孤高”的内涵。“蒿”,目乱之意。作者用“目俱蒿”暗代“忧世之患”,则要求诗歌创作能在字面意义之外,须有关系忧世爱民的寓意。由此看来,作者所立的“孤高”境界,不仅要在艺术形式方面清新自然,独创高妙,而且要在思想内容方面蒿目时艰,含蓄味远。这种见解,在当时可谓难能可贵了。
诗能达到这样“孤高”的境界,艺术效果将会怎样呢?作者没有明说,只打了一个巧妙的比喻,让读者去体味。“可口”,本谓滋味适口,借喻叫人爱读。“端”,究竟。以“可口”的食物来喻味足的诗篇,已能唤起读者人人皆有的联想;而以“霜螯略带糟”来喻有特殊味道的诗篇,就更使读者味感全新、馋诞欲滴了。所谓“霜螯”,是指秋蟹;“糟”,是指酒味。秋蟹最肥,以酒浸之,做成糟蟹,则更别有风味,最为鲜美。如果诗味能像糟蟹之美味,那么,这种诗也就决非一般诗作所可比拟了。作者巧设比喻,令读者对“孤高”诗作的奇特之形,醉人之香,深远之味,有了极为亲切的直觉的体会,堪称是清新脱俗、余味无穷的结笔。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