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宋词名句解读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

名句的诞生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1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2,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3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晏几道·玉楼春

完全读懂名句

1﹒艳粉娇红:指娇艳的花朵。2﹒不遮愁:人在楼中,隔帘就能看到落花,因而引起愁思。3﹒金盏:金制的酒杯。

东风又施行着无情的心计,把娇艳的红花吹落了满地。青楼上的珠窗帘幕低垂,却遮不住春愁,犹如去年的今日一样伤春意。

谁知误管了暮春残红的情事,到处登山临水我都不知洒下了多少伤春泪。现在只求手中的美酒金杯愈深愈好,以畅快痛饮。直把落花看尽,还能醉上几回?

词人背景小常识

晏几道(公元1048—1118年)从小就是一位贵公子,他的父亲晏殊是当朝大官,非常喜欢热闹欢乐,“每有佳客必留”,“亦必以歌乐相佐”。此外,他也喜欢填词,是宋代有名的词人。不知道这样荣华富贵、纸醉金迷的环境对晏几道的孤傲性格有何影响;不过,他倒是继承了父亲的文才,并且“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

但是父亲过世后,晏几道就从雕梁画栋的楼头,跌落到霜刀雪剑、人情冷暖的大街上。也不知道是因为他的孤傲造成他的坎坷不遇,还是因为他的挫折不幸更促成他的孤僻,总之他变成了一个典型的“愤青”(愤世嫉俗的文艺青年)。

不过,晏几道未免狂狷得太过头了点,据说苏轼因钦慕他的才华,曾托黄庭坚转达希望结识他之意。苏轼与晏几道年岁相若,也是一代名士,虽然沉浮宦海,但本质上绝非庸官俗吏,但晏几道却回答说:“今政事堂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还有一次,朝廷让他修《神宗实录》,他不仅没有秉承圣意,反而让哲宗感到“语尤不逊”。他这种愤世嫉俗的性格,让他的后半生背着“不实”、“幸灾谤国”等罪名,不断地被贬谪羁管。

名句的故事

本篇名句是被一种伤感美好春光又流逝的氛围所围绕。东风像是个无情的恋人,将娇羞的红花吹得狼狈不堪、七零八落。闺中人躲进碧楼,仿佛是要避开暮春的花残花败,避免心绪的起伏波折。只是隔帘仍见花飞零乱,愁怀依旧,便埋怨起“碧楼帘影不遮愁”。

作者开导起自己,应该要及时作乐,只求手中的美酒金杯愈深愈好,以畅快痛饮、醉酒赏花。这样一种故作姿态的自我排解,其实正说明了其愁苦之深。而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语意乃是化自晏几道父亲晏殊的《蝶恋花》:“门外落花随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

晏几道喝酒,也随着时间的递换而有不同的表情,年轻时候喝的酒是爱情的酒,酒是欢乐的源泉,醉是惬意的感受。如“深深美酒家,曲曲幽香路”(《生查子》)、“斗鸭池南夜不归,酒阑纫扇有新诗”(《鹧鸪天》),这里的酒是甜蜜的、迷人的。

到了中年以后,这时的酒是一种解愁的酒。如“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洒阑干”(《鹧鸪天》)、“泪痕和酒,沾了双罗袖”(《点绛唇》)。泪为解愁而流,酒为解愁而饮。这时的酒已是愈喝愈多,愈大杯愈好,因为愁有多少,酒杯就有多深。自此以后的晏几道更是离不开酒了。

历久弥新说名句

酒对中国诗词可说一大功臣,没有了酒,唐诗宋词可能就得少了大半部。现代散文家梁实秋就说,酒可让“平素道貌岸然的人,绽出笑脸;一向沉默寡言的人,议论风生”。

魏晋六朝堪称“沉醉”的时代。竹林七贤人人都能饮,而刘伶又是七人之最。据说刘伶喝酒喝到兴头上,常脱光了衣服在家里“裸奔”。一次正巧被一个朋友撞上,朋友便取笑他。谁知刘伶把眼一瞪,回答说:“我是以天地为家,屋子为衣服,你跑进我衣服做啥?”有一次刘伶的妻子火大了,把他的酒送人,也把酒器毁了,强迫他戒酒。刘伶说:“好啊,我自制力差,不能自己戒,那就在鬼神面前起誓好了。快去准备酒肉来。”他妻子听完大喜过望,立刻去准备祭拜。只见刘伶跪下来祝祷说:“天生我刘伶,是以酒闻名的。我一饮一斛,还要再喝五斗才能解酒呢。妇儿之言,你们鬼神小心点,别听。”于是把供奉用的酒肉又吃了,再次醉倒。而他的文才不如其他六贤,作品不多,倒是写了一篇《酒德颂》流传后世,也算是对得起“酒先生”之名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