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披烟断月初明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禅心泥絮

道潜

底事东山窈窕娘,不将幽梦属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肯逐春风上下狂。(《参寥子诗集》卷三《子瞻席上令歌舞者求诗戏以赠此》)

道潜,号参寥,赐号妙总大师。他是云门宗大觉怀琏禅师的弟子,也是北宋最有名的诗僧之一。苏轼与道潜唱和甚多,称赞他“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送参寥师》)。据传,苏轼知徐州时,道潜来访。苏轼宴请宾客,遣一妓女向道潜求诗,道潜当场口占一绝,一座大惊。这事赵令畤《侯鲭录》卷三、惠洪《冷斋夜话》卷皆有记载,文字略有差异。

苏轼令妓女向和尚求诗,本身就带几分戏谑,意在检验道潜是否能经得住诱惑。若是戒律森严的高僧,自然会以铁面严词拒绝。然而,道潜偏偏是个爱与士人交往的诗僧,常出入宴席场合,因此他并没有使用严厉的宗教训诫,而是以自己擅长的诗歌形式表示拒绝。

诗的前两句“底事东山窈窕娘,不将幽梦属襄王”,《冷斋夜话》作“寄语巫山窈窕娘,好将魂梦恼襄王”,《侯鲭录》作“多谢尊前窈窕娘,好将魂梦恼襄王”。三种版本描写各有侧重,但其间不无优劣。“底事东山”两句采用的是问话,为什么你这位漂亮的姑娘,不到楚襄王梦里去与之行云行雨呢?“东山”用了东晋谢安携妓游东山的典故。但是,若从与楚襄王相对应的角度看,“寄语巫山窈窕娘”文字更胜一筹,因为宋玉《高唐赋》里楚襄王梦到的美人正是巫山之神女。重要的是,“巫山”多少表明对妓女的尊重,而“东山”则几乎直接点明对方的妓女身份。“恼”字是烦恼的简称,是俗世间的情绪,为佛教徒所摒弃,就道潜的身份来看,“恼”字也比“属”字更确切。“寄语”两句是祈使句,意思是:告诉你这位漂亮如巫山神女的姑娘,最好到楚襄王的梦里去引起他的思念烦恼。至于《侯鲭录》的“多谢尊前”四字,当然更切合宴会场合的一般应酬,但与“楚襄王”却无多少联系。因此,《冷斋夜话》所记喻妓女为巫山神女,喻世俗男客为楚襄王,应该最符合道潜本意,婉约而贴切。

这首诗的亮点在后面两句,“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在古人眼里,因风而起的柳絮是最轻狂的东西,杜甫有诗曰:“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绝句漫兴九首》之五)春风与柳絮在此代表欲望,二者的关系如妓女与男客,是挑逗与被挑逗、勾引与被勾引的关系。楚襄王之心即如柳絮,随巫山神女之春风而上下颠狂。然而,道潜却用“沾泥絮”三字表明自己的“禅心”,已息虑静缘,如苏轼所称道那样:“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赠参寥子》)此禅心早已忘情绝爱,再也不受妓女的诱惑,如同沾在泥地里的柳絮,任凭春风的吹拂,再也不会飘舞。“沾泥絮”作为与“随风絮”相对立的形象,象征着“止欲”对“纵欲”的制服,其形象生动而又喻意贴切,以至于引起苏轼的嫉妒:“沾泥絮,吾得之,又被老衲占了。”(《侯鲭录》)

道潜不仅经受住了“窈窕娘”的诱惑,而且用“沾泥絮”之喻委婉地表达了拒绝之意,优雅而不失风度。

诗禅之源

惟正

小溪一曲一诗成,吸尽诗源句愈清。行到上流聊憩寂,云披烟断月初明。(《云卧纪谈》卷下)

释惟正(986—1049),一作惟政,是法眼宗净土惟素禅师的弟子,住持临安功臣山净土禅院,出入爱骑黄犊,禅林号为“政黄牛”。惟正雅富于学,善书工诗,书学王羲之、献之父子,诗有陶渊明、谢灵运之趣。平生制作号为《锦溪集》三十卷,今已亡佚,部分诗歌散见于各禅籍。释晓莹《云卧纪谈》称惟正“平居识虑洒然,不牵世累,处己清尚,于诗尤可见矣”,即举此《溪行绝句》为例。

前两句写溪行的趣味。“小溪一曲一诗成”,沿着清溪前行,景色如此优美,移步换景的一曲溪水就能引发诗人一首小诗。清溪仿佛是灵感的源泉,“吸尽诗源句愈清”,当诗人吸尽溪水的清气,酿造诗思,其诗句就能愈发清新。“诗源”之“源”,来自小溪的联想。五代诗僧贯休诗曰:“乾坤有清气,散入诗人脾。”(《古意九首》之三)而此时,乾坤的清气通过清溪源泉散发出来,使诗人心脾得以净化,生成诗句。

然而,若将溪行之兴只看作吸取“诗源”,则未免皮相之见。后两句“行到上流聊憩寂,云披烟断月初明”,才是这首诗的旨趣所在。这两句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正如我们已分析过的那样,王维的象征着始于追根穷源的寻思、终于心行路绝的默照的悟道过程。而惟正这两句,未尝不是悟道的隐喻。“云披烟断”,意为云烟披豁,散开,断绝。两句的隐喻义为:修行到了最上一关时,只要放下固执追寻之意,不妨稍作歇息,就会顿然觉得心中云开雾散,皎如明月,一切疑情迷念顿然消失。与王维诗不同之处在于,惟正行到溪水上流而暂作“憩寂”,其“坐看”的不是“云起”,而是“云披烟断”后的“月初明”。而月的意象与云的意象不同,在禅宗象征系统里,月向来是比喻圆满觉悟的心性,即寒山诗所谓“吾心似秋月”。惟正这首诗,是溪行寻道的另一种隐喻,相对于王维诗来说,有夺胎换骨之妙。

显然,这首《溪行绝句》,始于观景寻诗,终于借景悟道,溪行的过程,便成了引发诗思、净化禅心的过程;而溪之源也不仅是诗之源,而且更是觉悟之禅源,“清”与“明”二字正分别代表了诗源和禅源的两种本色。

汤泉洗垢

可遵

禪庭谁作石龙头?龙口汤泉沸不休。直待众生尘垢尽,我方清冷混常流。(《冷斋夜话》卷六)

北宋福州中际可遵禅师,号野轩,是云门宗雪窦重显禅师的法孙。可遵好作诗颂自我炫耀,欲盖过他人。所以禅林中人对他表面尊礼,心里却不以为然,称他为“遵大言”,意为“大言不惭的可遵”。可遵曾经过庐山温泉寺,题诗壁间,为苏轼所赏,因此而更为知名。

“禅庭谁作石龙头”,写温泉所处位置和泉眼的形状。据《庐山纪事》卷三载,匡庐黄龙山北麓有二池,水曰温泉。其地有温泉寺,俗谓之灵汤寺。寺僧尝凿石为龙首以出泉。汤泉,即温泉,以其水热如汤,故称。“龙口汤泉沸不休”,汤泉从石龙头口中涌出,流泉滚滚,作沸腾状,无止无休。温泉而处于禅院中,其功能正好用于洗浴,相当于天然的浴室,较一般禅院的浴室洗沐效果更好。僧徒的洗沐,是日常修道的重要行为之一。《释氏要览》卷中曰:“澡浴但为除身中风冷病,得安稳行道故。有五利:一除垢;二治皮肤,令一色;三破寒热;四下风气;五少病痛。”

“口”是说话的器官,所以“龙口”的“口”具有双关的修辞效果。一方面,“龙口”中流出沸腾的汤泉;另一方面,“龙口”又似乎在代替汤泉发出宏愿:“直待众生尘垢尽,我方清冷混常流。”即洗尽众生尘垢之后,我这滚热的温泉再混同一般清冷的泉水。因而“龙口”中“沸不休”的汤泉又可看作它自身喋喋不休的誓言。当然,这拟人化的汤泉归根结底表达了可遵的志向:待我弘扬佛法,除尽众生烦恼之后,再功成身退,混同常人。

可遵这首诗借咏汤泉而言志向,颇得咏物之体,拟物为人,构思巧妙,所以能得苏轼的注目。然而,“直待众生尘垢尽”二句,俨然有释迦牟尼担荷人类罪恶之意,虽是向上一路,毕竟过于高标自诩,不自觉露出“遵大言”的本色。

本无寒温

苏轼

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冷斋夜话》卷六)

这首诗又见于《苏轼诗集校注》卷二十三。苏轼过庐山汤泉,见壁上有可遵题诗,虽然喜欢,但觉得在禅学上还有可议之处,于是作七绝一首。因此,这首诗与其说是和作,不如说是翻案。

前两句针对“禅庭谁作石龙头”二句提出疑问:“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如果说石龙头虽有口,而没有水的根源,那么又怎能自在地吞吐温泉呢?“根”字既指水的根源,即温泉的根源,又双关佛教六根之说,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楞严经》卷六说:“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然而此就“有根”而言,若是“无根”,则既不能返其源,更不能成解脱。所以反过来说,流泉既可吞吐,则其口理应有根;既可自在吞吐,则其根理应返源而成解脱,否则如何能“自在”?进一步而言,若说石龙口有根,那么此顽石凿就之龙头何来根性?若说石龙口无根,那么此流泉又如何能自在吞吐?这两句问语相比于可遵原诗的写实,显然有更深的哲理意味,涉及到一根返源与解脱自在之间的关系。

后两句也是问语形式:“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这是针对可遵“直待众生尘垢尽,我方清冷混常流”两句而发。垢,既指人体之尘污脏物,又为佛教术语烦恼之异名。清净而无垢染,称为无垢,也称无漏。苏轼有次在泗州雍熙塔下洗浴时,写了首《如梦令》词:“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虽是游戏之作,却可看出苏轼的佛学思想。词中关于水与垢的描写,来自佛教万法皆空的观念,万法由因緣而生,无有自性,无自性故空,即以空为性。以空为性,所以清水与尘垢“两俱无有”。这两句诗也表现了同样的道理,若按照万法皆空的观念,则众生本无尘垢,而汤泉也无寒温之分,哪里还谈得上“清冷混常流”。所以苏诗这两句可看作是对可遵誓愿的解构,“直待众生尘垢尽”的大言,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明白这一点,方可悟得“自在流泉任吐吞”的真谛。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