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言语意象:诗的意义之研究》
美国文学批评家、新批评的后期代表人物之一W.K.温萨特(1907—1975)著。本书出版于1954年,汇集了温萨特自1941年至1952年所写的批评文章,其主旨是为形式主义批评进行辩护。
文集的头两篇文章《意图迷误》和《感受迷误》是温萨特与新批评的另一位代表人物门罗·比尔兹利合作的成果,这两篇文章对传统的批评方法以及新批评前期代表人物的批评方法进行了批判,鲜明地体现了新批评后期的批评观念,是新批评的两篇理论钢领。
在《意图迷误》中,两位作者指出, “判断一部文学作品的成功与否,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将作家的构思或意图作为标准”。意图就是作家心中的构思或者打算。有一种得到广泛承认的准则, 主张“为了判断诗人所取得的成就,我们必须了解他的意图是什么”。两位作者针对这种观念进行了一一批驳。
第一,诗的词句的确产生于诗人的脑袋,然而,强调一个产生构思的心灵是诗歌出现的始因,并非就能将这构思或意图作为批评家判断诗人成就的一个标准。
第二,批评家怎样才能知道诗人曾经打算做什么呢?如果诗人成功的话,诗本身就会显示他曾经想做的事情。假如诗人没有成功,那么,诗歌就不是合适的证据,批评家就必须抛开诗,去寻找在诗中不起作用的一种意图的证据。诗人的意图必须根据诗本身的艺术来判断。
第三,一首诗只应当存在,而不表达什么意义,也就是说,我们毫无理由探求诗的哪一部分是诗人的意义或意图。诗是文体的技艺,通过这种技艺,诗同时利用了词句的几种意义。
第四,一首诗的意义确实可能是个人性的,也就是说,一首诗表现了一种个性或一种心灵状态,但是,即使一首短小的抒情诗也是戏剧化的,即一位发言人(不论是多么朦胧地感到的发言人)对一种情境(无论是哪一种情境)的反应,我们应当把诗的思想和态度直接归诸戏剧化的发言人。
第五,诗并不属于作家本人,它一产生出来就与作家分离开了;诗属于公众,作家无力将自己的意图加给它。
在《感受迷误》中,两位作者指出,对于读者感受的叙述,即一首诗或一篇故事在他们心中唤起了什么样生动的意象或强烈的感情,客观的批评家既无法予以驳斥,也无法予以考虑。纯粹的关于感受的叙述或者是生理性的,或者是过于含混。况且,读者对生动的意象所能体验到的唯一持续而可知的东西便是意象的生动性,然而,生动性并不是作品中的东西,可以用来认识作品,它是一个认知结构造成的结果,这个认知结构才是作品中的东西,才是批评家应该考察的对象。诗是关于情感或关于事物的情感性质的一种独特论述,这种情感并非是直接灌输给读者的,而是用事物展现出来的,作为一种认知范型来观照。诗是一种凝固的形式,是使情感更长久地被知觉的形式,所以,批评家应当考察这种形式,而不必谈论它所引起的情感。
在第三篇论文《芝加哥批评家》中,温萨特对芝加哥学派进行了批评,同时表明了他本人所持的批评原则。他自称是一个调和论者,试图调和各种重要理论的优秀部分,以此创造自己的理论。他认为,文学理论有三大支柱: (1)模仿理论或亚里士多德理论,这种理论适当地处理了事物的和真实价值的世界,使我们的批评免于成为一种纯理想的东西; (2)情感理论(例如理查兹的理论),这种理论适当地处理了人对价值的反应,使批评免于过多地谈论伦理学或形而上学; (3)表现理论或语言学理论(克罗齐的理论),这种理论适当地处理了内省的和创造性的人的知识,使批评免于将诗作为事物或反应的刻板记录来谈论。温萨特认为,可以将这些支柱作为批评的参照点,对一切诗进行极为灵活的批评。
在其他的文章中,温萨特阐述了诗的意象是“具体的普遍”,风格是“一个意义层”等观点,对文学的意义和价值、言语风格、文学与其它艺术的关系等论题进行了一一论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