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仿语修辞手法
[定义]仿拟的一种。模仿固定短语或现成短语,置换或增减其中部分构成元素,仿造出新的语言运用单位的一种修辞方式。
[例释]
例1: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
例2:小吃店变成大吃店。
例1“骑乐无穷”模仿成语“其乐无穷”,通过“其qí”——“骑qí”的修辞置换,完成从源语到目标语的临时仿造,重建修辞化的目标语。例2“小吃”是现成词语,“小吃店”的食品多为零食,且一般分量少、价格低。现代汉语中无对应“小吃店”的短语“大吃店”,该例在相同的位置置换源语的一个构成元素。从表面上看,从“小吃店”到“大吃店”是“小”和“大”的反义置换,实际上,“小吃店”之“小”是形容词,“大吃店”之“大”,是副词,表示程度深。修辞话语的临时建构,掩盖了源语和目的语中“小”和“大”的词性不对等,而语用环境则可以支持临时生成的短语“大吃店”的语义理解。
由于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因此,当相关义仿词置换的语素同时也是被置换语素的谐音成分时,就产生音仿和义仿合一的现象。
例3:大款身边美女相伴,郎财女貌的角色设计越来越多地进入资本神话时代的影视作品。
“郎财女貌”模仿约定俗成的词语“郎才女貌”,置换源语的一个构成元素,临时仿造,戏谑地表现了商品社会婚恋心态的变化。从语音上分析,“郎财女貌”是“郎才女貌”的谐音置换;从语义上分析,则是“郎才女貌”的语义置换。
仿语的能产性很强,同一个源语,可以仿出同一结构的不同目的语。
例4:望洋兴叹→望医兴叹(老百姓看病难)→望学兴叹(特困生读书难)→望文兴叹(文难懂或字难认)→望女兴叹(穷汉娶妻难)→望房兴叹(工薪阶层买房难)→望股兴叹(股民面对股市游戏规则的困惑)→望权兴叹(老百姓对权力的无奈)→望饼兴叹(媒体报道某地特价月饼售价8888元/盒,百姓望而生畏)。
“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后比喻做一件事情而力量不足,感到无可奈何。“望洋兴叹”是成语,汉语成语的生成规则,必须符合结构的凝固性和意义的整体性条件,且“望洋兴叹”中的“望洋”是一个语素,作为最小的意义单位,不能再拆分。但是作为修辞单位的“望~兴叹”,可以对形式和意义固定化的语言单位“望洋兴叹”进行改造:
望洋(单纯词):抬头向上看的样子。
→望~(动宾短语):看着某事物。
从“望洋”到“望~”,修辞改造的结果要满足正常的言语交际要求,需要一个认知前提:认知主体的经验系统中储存着关于“望洋兴叹”的已知信息,否则,表达者不会模仿“望洋兴叹”临时生造出“望~兴叹”,接受者也无法根据有关“望洋兴叹”的已知信息,解码“望~兴叹”的未知信息。
观察例1、例3、例4,可以发现:以成语为源语的仿语,通常突破成语的“意义整体性”和“结构凝固性”规范,目的语既改变源语的意义,也改变源语的结构,因此常常招致“成语滥用”、“反规范”之类的指责。这是混淆了一个理论界限和规范标准,实际上,“意义整体性”和“结构凝固性”是源语成语的规范,这条规范对目的语仿语来说,相对松动,所以,正像根据成语“走马观花”可以仿造出“下马观花”,根据“望洋兴叹”也可以临时生造出“望~兴叹”。
当仿拟的源语和目的语同现时,源语本身如果已经过了修辞改造,则目的语的认知参照需要还原到源语未经修辞改造前的形态。
例5:幼年读的“左传右传”、“公羊母羊”,还有平日做的打油诗、放屁诗,零零碎碎,一总都就了饭吃了。(李汝珍《镜花缘》)
语例经过了两道认知程序:
左传右传:先别解《左传》,将姓氏符号“左”,别解为方位符号“左”。再用方位符号“右”置换别解的方位符号“左”,仿拟出“右传”。
公羊母羊:先别解《公羊传》,将姓氏符号“公羊”,别解为性别符号“公”(雄性)+动物符号“羊”。再用性别符号“母”置换别解的性别符号“公”,仿拟出“母羊”。
在从别解到仿拟的两道认知程序中,第一道程序的认知难度大于第二道程序。如果在第一道认知程序受阻,“左传右传”、“公羊母羊”的修辞语义要么无法生成,要么改变认知方向。而如果认知主体的认知经验中根本不存在《左传》、《公羊传》的原初信息,第一道认知程序受阻的可能性将增大。
[辨析]仿语与增零。都以固定短语为源语,都通过增加或替换特定符号的形式重建目的语。区别是:
(1)仿语增加的是一般语言符号,如“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币服务”;增零添加的是数字符号。
(2)当一个固定短语置换了构成元素,而置入的元素同时又是添加了的数字时,则可能反映修辞格命名的视点交叉。如“三十七计”,是“三十六计”通过置换语言符号完成的仿语,还是通过增添数字符号完成的增零,难免纠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