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苏东坡之徐州:簌簌衣巾落枣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徐州:簌簌衣巾落枣花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爪​‍‌‍​‍‌‍‌‍​‍​‍‌‍​‍‌‍​‍​‍‌‍​‍‌​‍​‍​‍‌‍​‍​‍​‍‌‍‌‍‌‍‌‍​‍‌‍​‍​​‍​‍​‍​‍​‍​‍​‍‌‍​‍‌‍​‍‌‍‌‍‌‍​。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

这首色调明快的清丽小令,是苏轼四十三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熙宁九年,也就是公元1077年,朝廷派苏轼任徐州太守。公元1078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按当地的风俗,要率众人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求得及时雨后,苏轼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苏轼目睹了当地百姓丰收的景象,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写成组词《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簌簌衣巾落枣花”,指的是枣花纷纷落下,落在人的头巾上。这句话说明,当时的苏轼一定是微服出行,经过村庄里的枣树下。苏轼是个亲民的好官,他每到一处皆能造福一方百姓,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他出门祈雨,并没有像有的官僚那样,鸣锣开道,惊扰一方百姓,而是选择轻车简从,微服前行,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苏轼很亲民。

作为一方父母官,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自己的子民能够安居乐业。苏轼在前去祈雨的路上,沿途看到的是这样的一幅景象:“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爪。”“缫车”是一种抽取蚕丝的手摇工具。村子里从南头到北头,家家户户缫丝的声音响成一片。四月正是采桑缫丝的季节,妇女们都在村头陌上采桑,坐在自家的窗下缫丝织布。宋朝无名氏的一首《九张机》,写的就是一位年轻女子采桑织布的情景。其中的一句“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说的就是“村南村北响缫车”这种情景,每年此时,家家户户都必须纺纱缫丝交赋税。

这里,有枣花纷纷散落,有缫车吱呀歌唱,在路边古老的柳树下,还有一个身披蓑衣的农民在卖黄瓜。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缫车声,还有瓜农的叫卖声,这些画面都生动地展现了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看到这样的一幅祥和的景象,苏轼的内心是欢喜的。

苏轼初到徐州任上,就遇到了黄河泛滥,他组织民众抗洪。为了彻底解决黄河泛滥对徐州城的影响,他还组织民众建筑了黄楼。后来又遇到旱灾,苏轼又带领民众去祈雨。现在,他看到自己的辛苦付出,换来了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他的内心怎能不高兴?因而整个画面充满了轻快和喜悦。

这首词不仅是写景,还记了事。下片记载了词人自己的一些活动。微服出行在谢雨的路上,这时他已是“酒困路长惟欲睡”。“酒困”是酒后困倦,说明他上路前喝过酒了。“路长”说明目的地很远,而他已走了很长的路程。“惟欲睡”写出了他旅途的困倦,一般人酒后都容易犯困,更何况是在炎炎烈日下的长途跋涉呢?这一句已经把他长路远行,又累又乏的状态生动地描绘出来了。

初夏的太阳虽然不如盛夏那样火辣,但晒在人身上已滚烫。在这样的太阳下赶路,很容易感到燥热、口渴,更何况太阳已升高,临近中午了呢?人在酒后易口干,在又乏又累的骄阳下赶路,更容易觉得口渴,这时词人不由得想喝杯茶润喉解渴,于是他“敲门试问野人家”。

“野人家”指的是乡下老百姓的家。作为徐州最高长官的苏轼,他出行时非但没有隆重的仪仗,而且还是低调的微服出行。在他疲乏口渴的情况下,他没有命令随从差役去索要,而是自己亲自去敲老百姓家的门,客气地同人家商量:老乡,能不能给一点茶解解渴呀?

“试问”一词的使用,既写出了词人渴望得到一杯茶解渴的急迫心情,又写出了他的担心和顾虑。他担心在农忙季节里,万一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所以要“敲门试问”。整首词不事雕琢,却将整个画面刻画得栩栩如生,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太守形象跃然在纸上。同时也说明了苏轼与当地民众关系亲近、自然。

苏轼在徐州太守任上,还为徐州人民做了一件好事,就是采煤。徐州过去没有发现煤,柴米奇贵。公元1078年,苏轼派人在白土镇找到了煤,解决了民用燃料和冶铁燃料问题。苏轼忧民所忧,急民所急,徐州人民怎能不爱戴他?

这样的一位亲民长官,他不是高高地坐在衙门里,而是时时刻刻处在救灾一线,和民众们在一起,他们之间不是对立的官与民的关系,而是可以肝胆相照的朋友关系。

所以尽管词中没有交代苏轼有没有要到一碗解渴的茶,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情景​‍‌‍​‍‌‍‌‍​‍​‍‌‍​‍‌‍​‍​‍‌‍​‍‌​‍​‍​‍‌‍​‍​‍​‍‌‍‌‍‌‍‌‍​‍‌‍​‍​​‍​‍​‍​‍​‍​‍​‍‌‍​‍‌‍​‍‌‍‌‍‌‍​。他一定是得到了“野人家”的热情款待,甚至人们会对他的到来奔走相告,他会得到全村人的热烈拥戴。淳朴的乡民们,要用他们最真挚、最朴素的情怀,来表达他们对这位可敬、可爱的太守的感激之情。

但凡爱人者,人恒爱之。苏轼每到一处都留下了不朽的功绩,正是源于他对民众的热爱,他才博得了民众对他的爱戴。在他最艰难的贬谪生活里,这些广大的农民朋友的关怀和支持,给了他惨淡的人生光明和温暖。正是这些光明和温暖,给了他面对艰难和困苦的勇气,也使他变得旷达、洒脱,成就了史上独一无二的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