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诗人资料简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赠从弟

泛泛东流水(1),磷磷水中石(2)。蘋藻生其涯(3),华叶纷扰溺(4)。采之荐宗庙(5),可以羞嘉客(6)。岂无园中葵(7),懿此出深泽(8)

【译】东流水畅快流淌,水清沏可见石纹。河岸边生满蘋藻,花和叶飘动浮伸。采来它可奉先祖,进上它可待佳宾。难道说园中无蔬?深爱它出于幽深。

【解析】这一组诗共三首。分别以蘋藻、松树、凤凰等事物来比喻其从弟,赞美其高洁品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第一首诗借蘋藻比喻从弟高洁的品格,在赞美中并加勉励。诗开篇入笔描绘了蘋藻的生长环境:清清流水,透底净洁,为下文描写蘋藻的洁做好铺垫。“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清澈的水边,众多的蘋藻,叶茂花繁,在水中飘荡,从根茎到花叶,洁净无比,不染半丝污秽。从弟的品格,正是如此。全诗主旨,跃跃欲出。作者接着用反衬手法,进一步赞誉其高洁:“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蘋藻并不是什么美味佳肴,为什么它能“荐宗庙”、“羞嘉客”呢?就因为它无比的洁净赢得了人的感情。诗的结尾,引人深思,给人以回味的余地。蘋藻生于深泽而一尘不染的品格,恰恰是人的象征,是人的情怀和志趣的表露。人啊,就要像蘋藻一样,出于清水而终生不染尘啊!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9)。冰霜正惨凄(10),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11),松柏有本性。

【译诗】山上耸立挺拔青松,谷中响动瑟瑟风声。风声多么威烈强盛,松枝多么苍翠虬劲。冰霜凛冽万物凋零,苍松终年美好端正。难道它遭不到严寒?原来它本性铁铮铮!

【解析】这首诗作者以松柏不畏风霜为喻,赞美从弟的节操,并勉励他坚贞不屈,永存本性。诗一开头就以简洁的笔调,勾勒出高耸峰巅、凌风直立的松树形象。“亭亭”和“瑟瑟”二个词,纯朴而逼真地画出了松树的高尚节操。三、四句紧承一、二句,用对比写法,写风、写松,使人如见其松,如闻其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两个“一何”连用,增强语势,赞美劲松与疾风对抗的英姿与品格。第五、六句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即使在霜封雪锁、万物凋零的季节,青松却傲雪斗霜,俊秀挺拔,铁骨铮铮,依然故我。至此,苍松的高尚节操,尽呈纸端。作者在结句时故意用设问引起人的思索:“岂不罹凝寒”?而后坚定作结:“松柏有本性”!这才是诗人所赞颂的高风亮节,不为环境所左右,不为气候所屈服,——人,也应该这样。

凤凰集南岳(12),徘徊孤竹根。于心有不厌(13),奋翅凌紫氛(14)。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15)。何时当来仪(16)?将须圣明君(17)

【译诗】凤凰栖集丹穴山,往来徘徊孤竹边。对此心中不满足,振翼高飞上云天。奋飞岂能不辛苦?羞与燕雀为同群!什么时候才来归?只待贤明好圣君。

【解析】这首诗作者通过对凤凰的讴歌,赞扬了从弟志向远大,不同俗流,同时,流露出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诗人开篇便以凤凰喻从弟不任职于朝庭而远栖绝俗的生活。接着写其志向与追求:“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不满于眼前的这种生活,而要展翅高翔,直达云天。那末,他为什么不畏辛苦而高蹈远遁呢?“羞与黄雀群”:只因羞与当世群小共处。那么,“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凤凰的来归,只待贤明君主的出世。在乱世之中,不随俗流,可见其品格;不事非圣明之君主,可见其志向!这三首诗,貌似咏物诗,实则皆言其志,手法可谓新颖,立意可谓深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