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扬之水》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风·扬之水》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扬之水,白石凿凿①。

素衣朱襮②,从子于沃③。

既见君子④,云⑤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⑥。

素衣朱绣,从子于鹄。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

我闻有命⑦,不敢以告人。

【注释】

这是《经》中的一首政治诗,作者是一场政变的参与者。作者认为桓叔能够取得成功,因生感慨,写就这首诗。扬:激扬。

①凿凿:鲜明貌。

②襮(bó勃):绣有黼文的衣领。

③沃:曲沃,地名,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

④既:已。君子:指桓叔。

⑤云:语助词。

⑥皓皓:洁白状。

⑦命:政令。

【大意】

激扬的河水不断流淌,水底的白石更显鲜明。想起了白衣衫红衣领,跟从你到沃城一行。既然见了桓叔这贤者,怎不从心底感到高兴。

激扬的河水不断流淌,冲得石块更洁白清幽。想起白内衣和红绣领,跟从你到鹄城一游。既然见了桓叔这贵人,还有什么值得去忧愁。

激扬的河水不断流淌,水底的白石更显晶莹。当我听说将有机密令,总也不敢告诉别人。

【赏析】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他的叔父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桓叔好施德,颇得民心,势力逐渐强大,“晋国之众归焉”。七年后,晋大臣潘父杀死了晋昭侯,欲迎立桓叔。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作者是一位参与者,他身处桓叔的队伍当中,桓叔能否成功,对他也有不小的影响。他还是一位旁观者,处于事件之外的人总是看不了那么真切,处于事件中心的人却又看不清自己,处于事件边缘的作者便有了这次旁观的机会。

晋国的政局和形势,就像激扬的河水一样,曲折而动荡,每个人想到这里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有些人没找到,有些人找到了。我们的旁观者认为自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就是那位白衣衫红衣领的贤者,就是桓叔,就跟随他来激浊扬清、稳定局势吧!

全诗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我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当桓叔想入晋都时,晋人发兵进攻桓叔。桓叔抵挡不住,最终不得不退回曲沃,潘父被杀。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年后,桓叔的孙子完成了其祖父未竟的事业,是为晋武公。

【拓展】

《诗经》中的《扬之水》不止一篇,择另一篇如下:

扬之水,不流束薪。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