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注释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世盛称其“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八位散文大家的并称,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此八人在古文运动中贡献最大。

一封朝(zhāo)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zhàng)江边。

【题解】元和十四年,凤翔法门寺护国真身塔内藏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宪宗派宦官迎入宫廷供奉,韩愈上《论佛骨表》谏阻,因此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注释】1.左迁:降职。2.蓝关:在蓝田县南。3.湘:韩愈之侄,任大理丞。4.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5.九重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6.八千:潮州州治潮阳距长安八千里。7.瘴江:指岭南瘴气弥漫的江流。

【串译】一篇《论佛骨表》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本来想为皇帝清除危害社会的事情,怎么会顾惜我衰朽的残年余日呢。云彩横出于秦岭,我的家在哪里?雪漫蓝田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往前走。知道你远道赶来送我的深厚情意,做好准备到瘴江边收拾我的骸骨吧。

【赏读提示】《论佛骨表》是一篇正气凛然的名文。此诗和此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诗的前两联写“左迁”,一气贯注,浑灏流转。“贬”的原因是“奏”,“奏”的本意是为国“除弊”,可见“贬”非其罪。然而“朝奏”而“夕贬”,处罚何其迅急!一贬就贬到“八千”里以外,处罚又何其严厉!那么“九重天”虽高而不明,也就意在言外了。第三句理直气壮地声言“欲为圣明除弊事”,表明并未因受严贬而有丝毫怨心,其刚正不屈的风骨宛然如见。“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圣明”与“衰朽”、“欲……除弊事”与“肯……惜残年”,强烈对比,高度概括,扩大和加深了诗的内涵。后两联扣题目中的“至蓝关示侄孙湘”。远贬,严令启程,仓促离家;而家人亦随之遣逐,随后赶来。作者行至蓝关时,侄孙韩湘赶到,妻子儿女则不知尚在何处。颈联上下句各含两个子句,前面的子句写眼前景,后面的子句即景抒情。“云横秦岭”,遮天蔽日,回顾长安,不知“家何在”?“雪拥蓝关”,前路险艰,严令限期赶到贬所,怎奈“马不前”!“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遂成千古名句。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的,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对韩湘安排后事,以“好收吾骨”作结。在章法上又照应第二联,故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

诵读此诗应表现出诗的沉郁顿挫,苍凉悲壮、大气盘旋的气度,大丈夫即便是被贬至八千里路之外,也要留气节在胸!“悲中有壮”应是诵读此诗的要旨。

【推荐名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