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宗教文化·佛教
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佛是梵文音译“佛陀”的简称,意译为“觉悟者”。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中叶,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所创。基本教义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是人“造恶业”的结果,只有消除世俗的一切欲望,通过自己的修行才能成佛,超出生死轮回的范围,达到最高的“涅槃”境地。随着古印度社会的发展,佛教发展的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原始佛教,从公元前6世纪中叶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为释迦牟尼创教和他的弟子传承其教说时期。部派佛教,公元前4世纪左右,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和教律产生分歧,分裂为许多教团,后称为十八部或二十部。大乘佛教,公元一、二世纪左右从部派佛教大众部中产生出来,它把以前的佛教称为小乘。密教,公元7世纪以后由大乘佛教一部分派别同婆罗门教混合而成。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佛教向古印度境外不断传播,发展为世界性宗教,并在许多国家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按其流传渠道不同可分为南北两系。传入中国大部分地区、日本、越南等国的以大乘佛教为主,称为北传佛教,经典为汉文系统。传入中国西藏、内蒙古等地的为北传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经典为藏文系统。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和我国傣族地区的以小乘佛教为主、称为南传佛教,经典为巴利文系统。19世纪以来,欧美各国亦有佛教流传。在印度本土,佛教从9世纪起曾一度衰微,13世纪初消亡,19世纪后又逐渐复兴。佛教于公元前2年时传入中国内地,佛教思想逐渐与中国传统伦理、宗教观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国宗派,对中国的哲学、文学、音乐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