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变革更新,寻求发展·佛教思想的变革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佛学·变革更新,寻求发展·佛教思想的变革

近代以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佛教思想家,他们都为近代佛学的振兴作出了贡献,其中杨文会是近代佛学的奠基者,太虚是佛教革新思想的代表。

杨文会(1837—1911)是近代佛学的先驱。他于1866年创办金陵刻经处,1907年建立祗洹精舍,为刻印佛教经典和培养佛学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特别推崇《大乘起信论》,认为它是佛教的纲领,并根据《起信论》的真心缘起说赞扬禅宗的禅法和《般若心经》的教义,主张大乘佛教的性、相二宗没有差别。他还特别提倡净土信仰,认为念佛往生净土是快速易成的法门。另外他还根据佛教的观点解释儒、道学说,认为出世的佛教与入世的各种学说都是互相包含的。他的著作被编辑为《杨仁山居士遗著》。杨文会一生所作的努力不仅为近代中国佛学的复兴奠定了基础,而且在思想上给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许多进步的思想家以很大影响。

太虚(1889—1947)是寄禅的弟子,曾在杨文会主持的祗洹精舍学习。他一生致力于弘扬佛教的事业,曾在各地建立过许多佛教组织,创办著名的《海潮音》佛教杂志,并在武昌创办佛学院。他还在巴黎筹建世界佛学苑,开创了中国人在欧美传播佛教的先例。他把佛教的经典教义划分为三类,即化俗教(五乘共教)、出世教(三乘共教)和正觉教(大乘别教),认为这三者之间就好比一棵大树,大乘别教是树根,三乘共教是树干,五乘别教是枝叶;他把中国的佛教归纳为天台、华严、法相、三论、禅、净、律、密八个宗派,认为他们都与大乘别教相应,以万法唯心为根本,他们达到的境界与结果都是一样的,只是教义的重点和修行的方法有所区别; 他又根据这八个宗派的区别而将他们分为法性空慧、法相唯识和法界圆觉三宗。他还主张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他对于各宗的教义采取不专一宗的态度,认为法流多门,体源一味,强调把佛教内外的各种思想学说融汇贯通起来,以使佛教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他认为应当根据佛教的基本原理适应时代的思想文化,去除佛教中不合时宜的成分,这样才能使佛教在新的条件下更好地发挥教化功能。他还认为佛教的精神与近代人类的自由运动是相应一致的,佛教可以使人实现自由的本性,成佛即是最大的自由。他一生留下的大量著作被编辑为《太虚大师全书》。太虚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佛教活动家,而且还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佛教思想家,他所提倡的佛教革新主张,对近现代中国佛教中十分流行的人间佛教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