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文化·吴越的生产方式及习俗·蚕桑生产及习俗
在吴越经济文化中,蚕桑的历史也很悠久。早在河姆渡文化时,便已有种桑养蚕织丝痕迹。吴越地区是中国蚕桑缫丝的发源地。春秋时期,蚕桑业也较发达。吴王夫差一次就送伯嚭“杂缯四十匹”。唐宋以来,江南的丝织业重新成为全国的中心。到了明代,植桑缫丝业发展到高峰。嘉兴府海盐县“桑柘遍野,无人不习蚕矣”(天启《海盐县图经》卷五)。湖州府“尺寸之堤,必树之桑”(同治《湖州府志》卷二十九)。当时,杭、嘉、湖、苏是蚕桑业的主要基地。而到了近代,蚕桑业更加发达,甚至成了农民的主业。据三十年代统计资料,浙江省七十五个县中,有五十八个县养蚕,其中三十多个县是专业养蚕县。
那么明中叶以后,吴越地区的蚕桑丝织业为何会那么繁盛呢? 最主要的是商品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明中叶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爱穿丝绸服装。随着丝绸需求量的增加,丝绸价格越来越好,植桑养蚕业前景越来越看好。太湖周围的农民毕竟不是山沟沟里人,他们的商品经济头脑很好,那一行业好赚钱,他们就干那一行业。以前,养蚕是副业,现在则因为养蚕经济效益好,纷纷弃田养蚕。据《补农书》作者张履祥估计,植桑养蚕收入,效益比种水稻高三倍以上。蚕桑之利,厚于稼穑,谁不动心! 于是,农民们纷纷将水田改成桑树地。据记载,桐乡“以蚕代耕者什之七”。到了近代,中外贸易繁荣。当时,丝、茶是中国的大宗出口商品。由于海外市场看好中国的丝织品,价格扶摇直上。于是,全国各地的商人纷纷云集太湖流域,收购丝茧。因出口需求的猛增,吴越地区的蚕桑丝织业越加发达。至今,太湖流域仍是我国最大的蚕桑基地。
养蚕业利润虽高,但风险也很大。蚕宝宝很容易生病,受一分病就歉收一成,严重的甚至全损无收成。当时,自然科学落后,不知用药医治,还以为蚕神在作怪,于是形成了种种禁忌、祭祀习俗。
蚕禁忌大致有三种:养蚕期间,禁止生人进入蚕室,值采罢蚕子,始允许生人进去,称“蚕开门”、“蚕关门”。顾禄《吴趋风土录》称“三、四月为蚕月,红纸粘门不相往来”。在蚕室内部,养蚕娘须遵守各种禁忌,如忌光、忌风、忌抽烟、忌各种臭气、忌花花绿绿的衣服、忌大声喧哗、近倾捣、敲击门窗、槌锡箔、说淫秽语言,忌未满月产妇作蚕娘,忌产妇孝子入家,忌酒酸五辛等。甚至在平时,蚕农讲话也要避讳,如忌“亮”、忌“僵”、忌“伸”、忌“虾”、忌“爬”、忌“葱”、忌“四”。
祭祀、酬神活动也有多种形式。“杀布种”:是吴江地区流行的一种仪式。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养蚕人家都要备酒食鲜果糕,祭祀灶神。 先泡了浓茶喷洒到蚕卵布片上,或在布片上撒些盐粒,然后将蚕种收藏好,称“撒布种”。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再将蚕种取出,撒去边班盐屑,拿到河里去漂洗一下,晾干后收藏到第二年谷雨时就可收蚁养蚕了。据说,经过这一仪式,蚕病就少,蚕花就可望得到丰收。其实,这是一种对蚕种进行消毒的古老方法,只是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而已。
迎蚕神。盛行于吴江等蚕区,过去每到清明前,民间艺人挑了付担,担上放马名王菩萨像,到蚕户门前高叫“蚕将军来哉!”然后就手敲木鱼、小锣唱起来:“马名王菩萨到门来,又进蚕花又进财。……”仪式结束,蚕家则赠艺人以米粮。这是一种祈丰收仪式。艺人则以红纸剪成猫狮之形,称“蚕猫”、“蚕狮”,送蚕户贴于门首,以此镇鼠——蚕的天敌。桐乡、崇明等地,则是在蚕忙前夕,民间艺人身背有黄蟒蛇的竹篓,至蚕户门前唱《赞蚕花》:“青龙到,蚕花好,去年来了到今朝。看看黄蟒龙蚕到,二十四分稳牢牢。当家娘娘看蚕好,茧子采来像山高。”
谢蚕神。盛行于桐乡一带,每至农历四月二十八,备酒菜、水果、糕点,斋供蚕神嫘祖和马头娘。(本节参考《吴越民间信仰民俗》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