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中国古代文学·孔子奠定了中国文学的基本原则·“文学”一词出自孔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儒学与中国古代文学·孔子奠定了中国文学的基本原则·“文学”一词出自孔子

“文学”一词的出现,始自孔子。孔门四科,有文学一类,《论语·先进》曰:“文学子游、子夏。”子游即言偃,子夏即卜商。孔子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教授,各有杰出代表。《史记·仲尼弟 子列传》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司马贞《史记索隐》曰:“《孔子家语》亦有七十 七人,唯文翁《孔庙图》作七十二人。”孔门高足,无论为七十七人,抑或是七十二人,皆具异能,子游、子夏即异能之士中的两人。

子游、子夏的异能,主要表现为一种博学六艺的修养,司马贞《史记索隐》论及子夏时云:“子夏文学著于四科,序《诗》,传《易》。又孔子以《春秋》属商。又传《礼》,著在《礼志》。”子夏于六艺之《诗》、《易》、《春秋》、《礼》四艺的传播皆具功绩。《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并记:“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子夏习于文学,故可任教授,传六经。《论语·八佾》也载孔子称赞子夏擅长《诗三百》之事,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所指何事,孔子曰:“绘事后素。”子夏联类及立身,曰:“礼后乎?”孔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阳货》曰:“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子游小孔子四十五岁,小子夏一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曰:“孔子以为子游习于文学。”子游任武城宰,而教民以弦歌之声,其重诗乐,于此可窥见一斑。而《论语正义》论子游之文学曰:“沈氏德潜《吴公祠堂记》曰:子游之文学,以习礼自见。今读《檀弓》上下二篇,当时公卿大夫士庶,凡议礼弗决者,必得子游之言,以为重轻。”即子游也长于礼。

子游、子夏明习《诗》、《易》、《礼》、《乐》、《春秋》等,被称为文学,所以,关于孔门文学之概念,前哲时贤有这样的说明,皇侃引范宁之释曰:“文学,谓善先王典文。”(《论语义疏》)即明习经典。邢昺注《论语》,则曰:文学,“文章博学”(《 论语注疏》)。至今人吴林伯先生《论语发微》则说得更明确,曰:“按文,六艺;文学,六艺之学,后世所谓经学。”以文学为善六艺,显然比邢昺之以文学为“文章博学”更恰当,因为子游、子夏所见,不过六经而已,而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其文章,也不过是传经之经学学术而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