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乌托邦”——“桃花源”理想的缺憾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用附加更多的说明,人们早已熟知这是东晋的陶渊明为我们精心描绘的美境“桃花源”。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尤其是身处乱世的劳动人民,谁不苦盼幻想这样一个富裕详和而安宁的理想社会;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劳动所得也全归自己所有,没有封建的剥削:“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陶渊明,这位生活于晋宋黑暗时代的高洁志士,面对着污浊的社会现实,深深地感到其“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是无法实现的。他光明峻洁的人格和坚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决定了他对现实采取的必然是不合作的态度。于是,他结束了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的仕途,坚决地走上了归田的道路。“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的归田,使他有机会接近山水、参加劳动、接触下层的劳动人民,从而,使其作品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愿望。他提出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桃花源是一种社会理想,同时又是对不合理的封建社会的抗议。
我们也应当看到:桃花源理想表现出的消极退隐的思想,却正是陶渊明整个理想的核心。《桃花源诗并记》中所写的是诗人不满现实而幻想出来的世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使他成为后代高洁志士的榜样。然而,桃花源理想的依据却是老庄的小国寡民的复古思想。他与现实不合作的反抗、他的“委运乘化”的人生态度,正说明他处在极端不合理的现实中而又企图超脱于现实之外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消极退隐的思想。在当时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陶渊明感到“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世冥。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儒家“独善其身”的思想促使他采取了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从他坚持高尚的志趣,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来说,尽管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整体而言,占主导的仍是其消极退隐的一面。这就决定了陶渊明精心刻画,竭力描绘的这个平静、安谧的世外桃源,只能是对现实无力的消极逃避,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空中“乌托邦”。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