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普林世界观上的弱点
亚历山大·伊凡诺维奇·库普林(1870—1938),俄国作家。出生官员家庭。1880年,他入莫斯科第二武备学堂读书,后又进亚历山大军事学院深造,至1890年毕业到军队中服役四年。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在马戏团》(1902)和中篇小说《决斗》(1905)等。1899年,他在雅尔塔契诃夫的别墅里结识了自己久仰大名的高尔基,并在高尔基的影响和1905年革命前大好形势感召下写出了《在马戏团》等优秀短篇,且从中表明了这样一个意思:人生来就是为了过幸福生活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如果人们生活得不好,那只能归咎于所处的社会。列夫·托尔斯泰读了《在马戏团》曾告诉契诃夫说,自己很喜欢这个短篇。中篇小说《决定》曾使他誉满全国。小说所描写的是他经历中的九十年代沙皇军队的生活。作品以尼古拉耶夫夫妇跟罗马绍夫少尉在感情和利害上的冲突为中心展开描写,一直写到二人决斗、罗马绍夫被打死为止。他在作品中无情地展现了沙皇军队严酷的等级制度,腐败无能而又残暴成性的军官,以及遭受非人待遇的普通士兵。作品不仅为俄国军队在日俄战争(1905)中的失败原因做了个最好驻脚;而且还对俄国美好的未来以及战胜时弊的主要力量表明了热切的希望。在俄国1905年的革命中,他目睹了革命事件的发展,还帮助过起义的水兵。于革命失败前后,沙皇进行了疯狂的镇压活动。由于他在世界观上存在弱点,在沙皇反动的高压、分化政策面前表现出极大的动摇性:不仅疏远了进步作家去接近已经倒向反动势力的文人;而且还写了一些宣扬贫富永恒、诬蔑革命党人的作品。1917年2月革命时,他与革命党人合办《自由俄罗斯报》。1918年,他在世界文学出版社工作。1919年,因白匪围攻彼得格勒,他携家经爱沙尼亚和芬兰到法国巴黎,一直到1937年才回国,于第二年就去世了。
以库普林和安德烈夫相比,他们俩的相同点都是当时俄国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作家,都在沙皇反动的高压、分化政策面前表现出极大的动摇性,都写出了一些坏作品:他们俩的不同点是,安德烈夫跟一伙反动文人结为至友,即同反动文人同流合污,站到反动阵营那边去了,而库普林则不然,他仅仅是接近那伙反动文人。因此,他们俩留给后人的遗憾与教训,可以说,各有各的代表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