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之横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三学之横

宋代太学分为外、内、上三个等级,也称三学。南宋淳祐(1241—1252)、景定(1260—1264)之际,太学的学生运动十分活跃,干予朝政、左右舆论,直接影响着社会政治生活。凡是太学生们不满意的人,那怕是宰相台谏这样的大官,也一定要直接加以攻击,直到把他赶下台才肯罢休。他们的政治影响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意志。政府如果对他们稍加约束,他们就以残暴的秦始皇作比喻,说这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样的恶行。当时的宰相和皇帝对他们都只好睁只眼闭只眼,不予过问。这样一来,这种学生运动发展到极处就走向了反面。他们逐渐被权贵所利用,收受贿赂,利用自己的舆论势力为奸邪辩护,甚至造谣生事,动不动就上书上章,人们像怕虎狼一样害怕他们,一般商人和平民,无不受其危害,并且无处申诉,管理京城的行政长官也不敢过问,连曾经很有势力和政治经验的权相史嵩之、丁大全等想改变这种状况,结果下场也很可悲。丁大全与之为敌,对学校进行整顿,重新修订学校管理办法,布之于学,严格学纪,结果遭到以方大猷为首的太学生们的合力围攻,丁大全也终因得罪而辞去相位。从此以后,学生运动恣意横行,更向恶性方面发展。到贾似道作宰相,自度不可硬来,就采用笼络利用的手段,重其恩数,增拨学田,多其馈赠厚赏,于是,太学生们食其利而畏其威,成为贾似道专权弄国的邦凶和舆论工具,即使看见贾似道误国殃民的罪行,也闭口不敢说一句话。贾似道以辞职来要挟皇帝的时候,举国愤慨,冀其早去,他们却上书谀美,极意挽留,把他称作“师相”、“元老”、比作“周公”、“魏公”,而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指责他的罪行,直到鲁港一战打了败仗之后,人们才开始醒悟过来,纷纷指责太学生们的种种恶行。可是已经太晚了、历史的错误已经造成了。

学生运动的性质要根据它的目的、方式、社会作用、组织形式和真实的社会基础来确定。对于学生的运动及他们的政治要求等,如果不加强管理和健康引导,听之任之,必然会自成体系、恣意横行,甚者受人利用、失去是非、违背初衷、淆乱视听,干扰和危害国家政治生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